農村經濟收益分配情況總結

時間:2022-06-02 09:11:00

導語:農村經濟收益分配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收益分配情況總結

*年我鄉以黨的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落實省委“三個文件”和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團結務實創新,富民興村強鄉”12字總目標,堅持“以招商引資活鄉,以特色產業興鄉,以非公經濟富鄉,以德法兼治穩鄉,以黨的建設立鄉,以團結實干強鄉”的六句話為指導思想,“以抓大戶樹典型,抓‘四通’促開發,抓基地上規模,抓加工育龍頭,抓市場重引導,抓科技重服務”為工作重點,大力實施“一帶三區”規劃與建設,促使鄉農村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勢頭,實現農村經濟收入9766.8萬元,同比增長8.2%;農民人均純收入1992元,同比增加92元,增長4.8%。簡要分析如下:

一、數據分析

1、農戶家庭經營在農村經濟發展中仍占主導地位,農戶出售農產品收入6658.9萬元,同比增長5.3%,占全鄉總收入的68.2%;

2、牧業收入增加,其產值為592.7萬元,增幅為4.6%;

3、農民外出勞務收入大幅增加,今年全鄉農民外出勞務收入405.7萬元,增幅為13%;

二、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長分析

今年一系列財政扶持政策的實施和較高的農產品市場價格兩者的作用與影響的相互疊加,刺激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經濟運行出現了多年來未曾有過的好勢頭,同時鄉有關部門也加大了對各項優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檢查,加大了對村、組增加農民負擔行為的監督和查處力度,農村經濟政策環境比往年有明顯好轉。

由于全鄉農民減負力度前所未有,稅負、勞務負擔、行政事業收費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政府財政直接補貼增加、勞務收入增長、農產品售價提高,直接拉動了農民收入增長,其因素歸納起來有下列幾方面:

一是稅負減輕。全省農業稅率減1個百分點,農業稅附加按比例調減。農業稅負總體水平下降5%。

二是勞務負擔減輕。按稅改政策,從今年起全面取消農村的“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根據農村基層的需要,實施“一事一議”籌勞制度,每個勞動力每年籌勞上限為15個工日,自愿“以資代勞”收費標準為每工折合8元。勞務負擔政策的“收支相抵”,農民的實際勞務負擔水平還是大大降低了。

三是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從今年6月1日起取消的收費項目有:衛生部門對進城就業農民收取的從業人員健康證工本費;公安部門對進城就業農民或按農民工人數向農民工所在單位收取的治安聯防費;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免收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對在城市中小學就學的農民工子女,在其辦理暫住證所在地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安排入學,其負擔的學校收費項目和標準要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除按照國家規定收取雜費、學費、住宿費和課本費外,一律不得收取借讀費、擇校費,更不得要求農民工捐資助學或向農民工攤派其他費用,對經濟困難的農民工子女就學要酌情減免費用,使農民外出務工積極性增加。

四是農產品售價提高。一方面,今年大米、禽蛋、豬肉、水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揚。食品類價格上升7.7%,其中糧食上漲31.8%,大米漲幅高達64.8%(3月份漲幅47.8%),油脂上漲18.6%,豬肉價格上漲23.8%。另一方面,糧食收購保護價提高。去年水稻收購均價每公斤0.90元,今年水稻保護價上升到每公斤1.40元,小麥售價比去年上升40%。據統計,今年全鄉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為1996年以來最高水平。

五是勞務收入增長。去年勞務輸出受SARS影響,農民不僅外出打工時間縮短,還增加往返旅費。今年沒有SARS影響,全年累計勞務輸出1797人,比上年增加435人,達到全鄉戶均常年有一人在外務工的目標,全年共創貨幣收入405.7萬元。僅此一項農民打工收入至少比上年增收13%。

六是政府財政直接補貼增加。今年對糧食生產進行直接補貼,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一環。

七是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促進農民增收。去年,全鄉糧經比列達到3:7。共發展優質烤煙500畝,新栽柑桔雜果*畝,桔園高接換頭1500余畝,發展雙膜草莓1000多畝,發展地膜蔬菜700余畝,落實優質米種植面積6000畝。共樹立種養大戶206戶,其中:柑桔、草莓種植大戶175戶,烤煙大戶4戶,養豬、養牛、養禽大戶27戶。建成綠色桔柑基地村5個,形成綠色柑桔基地5000畝;建成草莓基地村3個;建成蔬菜基地村4個;建成以高家灣為主的優質烤煙基地1個;新建千頭養豬場兩個,全鄉養豬17400頭、養牛1000頭、養家禽11余萬只;建成養殖基地村4個,實現全鄉戶均達到5頭豬、30只禽;建成優質米種植基地村5個,發展優質米6000余畝;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村3個,發展黃姜、元胡等中藥材640畝。農業結構調整趨于合理,為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八是“一帶三區”建設初見成效,帶動農民增收。經過一年的努力,“一帶三區”建設項目規劃已全面完成。目前,斗山萬畝觀光農業園區內的主干道路和水利設施建設正在積極實施,已移動土石16000多立方,開通園區主干道3000多米,投資500萬元的抽水井站和蓄水池已投入正常使用。同時,圍繞斗山農業觀光園區建設規劃,又對高家灣至城許路呂家村段1800米的道路進行了全面疏通。整個園區道路建設涉及占地70多畝,通過鄉村組干部的扎實工作,克難攻堅,積極動員群眾移栽桔樹1萬余株,道路拓寬拆遷17戶,有力保證了園區建設的工程進度。五郎廟綠色園林型集鎮開發園區已具雛形,園區內新建成私營企業6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37戶,累計吸引投資*多萬元。石英砂加工小區已建成年產石英砂7000噸加工廠1個,其它加工型建材企業12家,落實其它石英砂加工項目2個,其中,漢中市秦蜀礦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漢硅集團投資將均在1000萬元以上,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帶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