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4 11:48:00
導語:農機化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區農機化工作始終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狠抓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推動了我區農機化事業的全面進步。
(一)農機裝備總量和農機作業水平有新的提高
預計到年底,全區農機原值達96.78億元,農機總動力1591.73萬千瓦,各類拖拉機擁有量50.27萬臺,增長2%、2.5%和2.5%,其它如畜牧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及農田基本建設機械都有一定的發展。全年完成實際機耕面積1494萬畝,機收面積45.45萬畝,增長1%、2%;完成機耕作業面積2800.2萬畝,機械播種面積7.11萬畝,機械植保面積60萬畝,農機運輸作業量97億噸公里。
(二)農機化生產組織工作和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的成效
各級農機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加強春耕、“雙搶”、“三冬”農業生產關鍵季節農機化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廣泛開展“萬機鬧春耕”、“萬機戰雙夏”和跨區機收作業,提高農機生產作業的組織化程度。農機跨區作業邁出新步伐,加大跨區機收水稻作業的組織協調力度,積極培育農機作業市場,跨區機收水稻作業擴展到12個地(市)70個縣(區),完成機械收割面積26.25萬畝,其中跨區機收水稻7.04萬畝,為農民節約水稻收割成本200多萬元,為機手增加收入400多萬元。
(三)“興機富民”行動計劃取得較好成績
我區精心組織實施了“興機富民”行動計劃,加大了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力度,農機化重點項目、先進適用技術和農機化科技示范園(基地)建設進展順利,“興機富民”行動計劃取得較好成績。廣泛開展“農機化科技下鄉”活動,將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送到城鄉,推廣新機具2.98萬臺套,深受農民歡迎?!柏S收計劃”農機化項目進展順利,項目區實施面積15.72萬畝。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推廣完成機械半機械化肥深施面積2*****0萬畝,機械化節種面積74萬畝,機械化節水面積61萬畝,旱作機械化技術面積110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繼續穩步推進,重點抓好農業部確定的糧食產地烘干項目建設,今年在興安縣建立了糧食烘干基地,總投資130萬元,于6月份建成并展開烘干工作,為該縣糧庫烘干因水災被浸泡的25噸糧食,烘干經濟作物10多噸,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精心組織實施了崇左、扶綏、邕寧、平果等4個甘蔗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示范基地甘蔗生產從耕整地、開行、中耕培土、施肥、灌溉、植保、運輸等環節均采用機械化技術,增產增效明顯,使蔗區農民看到了機械化耕作的好處,激發了農民買機、用機的信心和希望,較好地發揮了示范基地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四)“農機質量安全年”活動扎實有效,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加大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力度,扎實開展“農機質量安全年”活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方面,一是抓好農機產品鑒定、質量檢驗工作。區農機鑒定站全年完成農機產品技術鑒定69項,推廣鑒定15項。二是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我中心編制了《20*****年小型多功能拖拉機生產企業及其產品目錄》和耕整機及微拖等四個企業標準,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并施行了《小型多功能拖拉機安全運行技術條件標準》。各級農機部門根據這些標準開展了小型多功能拖拉機、耕整機、微型拖拉機專項檢查,通報了專項檢查結果,對存在問題的企業提出整改要求,注銷了6家不合格小型多功能拖拉機生產企業的《產品目錄》名單和5家微型耕整機生產企業的《技術鑒定證書》。三是開展了農機產品市場整頓和“打假”工作。配合全國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投訴“3.15統一大行動”,我區在容縣舉辦了廣西分會場活動,推進農機“打假”工作。全年共出動人員1752人(次),檢查農機企業、經營點593家;在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配合下,共查處違法案件36件,查封沒收假冒偽劣農機產品3345臺件,涉案金額167.53萬元。四是積極開展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投訴活動,全年共受理農機產品質量投訴16起,結案15起,結案率為93.8%,為農機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56萬元。
農機安全生產方面,我區把安全生產作為農機管理的重中之重,把防止群死群傷性重特大農機事故作為重點,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生產各種制度措施,扎實開展“農機質量安全年”活動。一是把農機安全生產納入農機管理工作全局定位和總體部署,多次召開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落實全年或階段性農機安全生產措施和目標任務。二是根據機構改革情況及時調整和充實各級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逐級簽訂責任狀,落實責任制,強化目標管理。三是抓好“農機安全村”試點工作,全區120多個村委開展了試點工作,探索了新形勢下適合廣西實際的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新途徑。四是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技術檢審、執法監控“三大防線”,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工作。五是扎實開展“黑車非駕”專項整治活動,6月和10月集中力量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周”活動。同時,周密部署重點抓好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國慶”、*****前夕和春耕、“雙搶”、“秋收”等重要節日期間及農忙季節的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六是深入開展農機監理隊伍準軍事化建設和“文明監理,優質服務”示范窗口活動,規范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提高農機安全生產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實現了全年農機安全生產比較平穩的良好局面。到目前,全年發生農機事故164起,其中重特大農機事故37起,死亡49人,受傷人數161人,農機事故率、重傷率、死亡率均低于農業部規定的1.5‰的指標。
(五)農機化政策法規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為了確保農機化工作的正常開展,做到有法可依,工作有據,我們邀請人大及相關單位對廣西農機化管理工作的現狀和立法的可行性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廣西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廣西農機產品鑒定和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小型多功能拖拉機安全運行技術條件標準》、《開征燃油稅對廣西農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等方面的法規政策建議和應對措施?!稄V西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已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一審,擇機出臺。《廣西農機產品鑒定和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已送自治區人民政府政策法規室審查,有望近期出臺?!缎⌒投喙δ芡侠瓩C安全運行技術條件標準》已由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堕_征燃油稅對廣西農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已經課題研討會及專家論證,完成課題研究,為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燃油稅改革方案提供決策參考。
存在問題與不足
當然,我區農機化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政策法規建設滯后。例如農機產品鑒定、質量監督及“打假”等政策法規不健全,無法可依。二是農機安全生產存在薄弱環節。由于相關部門時常設置障礙,使政府賦予農機部門的“負責實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農用運輸車等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理、產品質量檢驗、鑒定和認證管理”的職責難以落實,縣以下道路安全隱患嚴重,加之農機部門無上路檢查權,執法工作十分被動。
二、20*****年農機化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20*****年,我區農機化工作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安全生產為主線,以示范基地(園區)建設為重點,以新機具、新技術推廣為手段,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我區農機化事業新局面。
2、主要目標任務
(1)農業機械裝備總量。①農機原值達到1*****.39億元,增長5.8%;②農機總動力達到1654.98萬千瓦,增長4%;③各類拖拉機達52.28萬臺,增長4%。
(2)農業機械作業水平與效益。①機犁機耙作業面積
2856.15萬畝,增長2%;②機械收割面積47.7萬畝,增長5%;機械脫粒面積1853.4萬畝;③農機總作業值110億元,增長2%。
(3)拖拉機年檢16.22萬臺,駕駛員年審15.08萬人。
(4)農機安全生產控制目標、農機事故率、死亡率均低于1.5‰。
(二)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
1、大力抓好農機化政策法規建設
繼續做好《廣西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廣西農機產品鑒定和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工作。為了應對入世給我國農業帶來的挑戰,努力提高農機使用的組織化程度,提高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為此擬著手對基層農機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調研、論證,爭取出臺一個管理辦法。繼續做好《開征燃油稅對廣西農業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課題成果利用工作,為政府制定燃油稅改革實施方案提供參考。
2、大力抓農機安全生產
搞好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是各級人民政府賦予農機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農機安全生產要以防范重特大農機事故為重點,力爭做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努力為農機化發展營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一是要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安全生產是政府行為,是一把手工程,必須按中央要求和國務院規定,明確職責,明確責任,當前要著重抓好縣、鄉兩級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充分調動縣、鄉兩級抓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從源頭上把好安全生產的關口。二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技術檢審、執法監控“三大防線”工作落實。三要積極開展農機安全村建設,認真總結上年開展農機安全村示點的成功經驗,并形成一套規章制度,在全區推開,使農機安全生產形成基層抓、抓基層的良好局面。四要深入開展“文明監理,優質示范窗口”活動,規范監理執法,提高服務意識。五要抓好全區農機安全監控網絡項目建設。集調控指揮、信息交流、車輛檢測檢驗和安全教育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從手段上解決安全生產落實問題。
(3)大力抓好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農機化技術推廣,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振興農機富裕百姓的重要措施。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要在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要抓好經實踐證明適合廣西實際的小型農機具、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豐收計劃”農機化項目、機械深耕深松技術、中低產田改造綜合機械化技術等農機化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在擴大實施面積,提高質量,增強實施效果上狠抓落實,真正使農民夠用得上更多的既能節約成本又能增加效益的農機化適用新技術新機具。二是要重點抓好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甘蔗生產機械化技術、果蔬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組織實施工作。水稻生產機械技術推廣工作,在鞏固機械耕整地、機播機插、機械植保、機械脫粒已取得成效基礎上,要在機收、烘干等機械化技術推廣方面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甘蔗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要認真總結崇左、扶綏等示范基地的成功經驗,擴大示范推廣面積。同時,抓緊研制、引進適合我區蔗區生產條件的深耕深松、開行、中耕培土、蔗葉還田、砍蔗等機具,抓好試驗示范推廣工作,減輕蔗農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甘蔗增產、農民增收目標。果蔬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主要抓好水果生產機械化技術和果蔬保鮮機械化技術推廣,選擇果蔬生產重點縣進行項目建設。三是精心組織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機化項目建設和農機化技術實施。積極參與我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農機化技術實施和農機化項目建設要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提供農機裝備和技術支撐,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機化項目精品,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4、大力抓好農機化示范基地(園區)建設
(1)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組織實施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是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區水稻生產機械化意見》的重要舉措。在繼續抓好興安縣糧食產地烘干項目試點縣和右江河谷現代農業實驗示范園區田陽縣農機化示范基地建設的基礎上,一要抓好水稻跨區機收示范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機收作業特別是跨區機收水稻作業,突破水稻收割環節機械化。二要抓好柳州地區、欽州市等4個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建立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樣板,探索經驗,推進我區水稻生產機械化。
(2)甘蔗生產機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在繼續抓好崇左、扶綏等已有的甘蔗生產機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的基礎上,明年擬新建設3—4個示范基地,使全區5個甘蔗生產地市均有機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要基本實現耕整地、開行、中耕、植保、灌溉、收獲等生產環節機械化,實現畝增產1噸,畝節本增效300元的目標。
5、加強調查研究,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提高辦事效率。調查研究是了解新情況、把握新趨勢、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的基礎。各級農機部門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總結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貼近農業、農村發展和群眾需求的實際,創新農機化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區農機化管理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政策法規、抓投入、抓協調上;地(市)縣農機部門工作重點在于結合實際抓落實。要緊扣區黨委、區政府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確定工作思路,精選能夠體現農機化作用的有新意、有聲勢、有影響、有實效的大事作為重點工作,整合全系統力量,聚精會神,真抓實干,不斷推進我區農業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