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勞動保障局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09 05:14:00
導語:城區勞動保障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開局之年,全區勞動保障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重點工作指標全部超額完成
截至20*年底,全區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總量為194*人,開發社區就業崗位16880個,13849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了就業,就業率為71.36%。其中3759名“4050”就業困難人員通過幫扶實現了就業,就業率達到78%,223名新認定的就業特困人員全部得到安置。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81%。全區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養老、工傷、失業、醫療、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合計57.8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1%,收繳率達到99%。五項社會保險支出合計41.43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0%,基金結余16.45億元。各項社會保險運行平穩,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勞動仲裁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952起,結案率100%;勞動監察受理案件898起,結案率100%。勞動關系保持基本穩定,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二、全區勞動保障工作在五個方面取得新進展
20*年,我們按照*工作高標準的要求,在完成好各項工作指標任務的同時,結合區域功能定位,研究探索首都體制下勞動保障工作規律,不斷深化各項改革,推進工作創新。
(一)完善區域促進就業新政策,打造素質就業新格局。
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及*市就業政策的基礎上,以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和促進穩定就業為著力點,調整完善了區域就業政策。新政策的特點突出表現為四項突破。一是加大了職業技能開發力度,在全市率先突破原失業人員享受一次免費技能培訓政策,對于確有崗位需求和就業意向的本區“3540”以上登記失業人員,給予持續性職業技能培訓支持。二是立足城鄉統籌,圍繞社區群眾生活需求,突破只對本區失業人員開展免費技能培訓的限制,對愿意從事為老服務的失業人員及農村勞動力,經審核后也可以享受培訓補助。三是促進穩定就業,突破原只有本區單位才能享受政策的限制,對于成規模安置本區“3540”登記失業人員的用人單位包括外區單位,區就業資金給予培訓補助。四是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作用,突破原有限制,對失業人員創業全程跟蹤服務滿一年的職業培訓機構給予支持。政策的創新,對我區20*年就業工作發揮了顯著作用。
(二)推出管理服務新舉措,提升就業工作品質。
一是在就業管理服務方式方面進行創新。我們積極探索政府調控勞動力市場資源的新模式,不斷延伸就業會員式助理服務,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職業介紹服務集團,引導行業自律,推進誠信服務,探索了調控、管理社會就業資源的新途徑。二是在社會事業發展與就業工作結合方面進行創新。把為老服務等區域社會事業發展與就業工作結合起來,在推進“無圍墻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大力開發社區為老服務就業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把低保政策、殘疾人政策與就業工作有效銜接,完善低保失業人員、殘疾失業人員就業服務,促進困難群體就業。三是在服務區域發展與統籌城鄉就業方面進行創新。以滿足*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需要為出發點,與延慶縣等四個區縣建立了“手拉手”就業協作機制,既滿足了我區企事業單位的用工需求,又為遠郊區、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了渠道。
(三)深化醫療保障改革,逐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是實施公費醫療制度改革。從20*年1月1日起實施公費醫療管理改革,在全市率先實行了區屬公療退休人員醫療費用統籌管理,方便了退休人員就醫,減輕了單位負擔。二是深化社區醫療保險服務改革。在1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了高血壓、糖尿病兩種慢性病綜合管理試點,對參加試點的退休人員開展藥物治療,同時進行非藥物干預,轉變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提高了健康水平,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也為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市勞動保障局和市衛生局聯合召開會議推廣了我區經驗。三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繼續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監控和預警機制,深入開展勞動保障、衛生、藥監、物價、財政等部門對醫院的聯合監督檢查工作,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降低患者住院次均費用的增長幅度。
(四)社會保險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加大政策宣傳,優化社會保險服務,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穩步增長。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納入工傷保險范圍。建筑施工企業參加基本醫療和工傷保險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完成了事業單位陳舊性工傷和醫護人員感染非典的工傷認定工作。社會保險保障范圍明顯擴大。二是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落實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20*年我區企業退休人員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人均增長129元。實施企業退休人員統一的補充醫療保險,參保的退休人員醫療費用超過起付線后,屬于報銷范圍的個人自負部分再由補充醫療保險報銷50%,提高了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水平,也減輕了企業負擔。
(五)完善勞動關系調整長效機制,區域勞動關系基本穩定。
一是積極推進勞動合同制度。以勞動合同宣傳月活動為契機,開展勞動保障政策法規宣傳,同時做好企業簽訂和續訂勞動合同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使我區勞動合同簽訂率保持在較高水平。二是推進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探索新形勢下勞動監察的方式方法,在全市率先采用書面審查制度,積極開展“勞動用工規范一條街”工程,在執法監察中更加注重對單位的指導服務。三是著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推進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預留帳戶工作,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建筑施工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發生。同時以“簽合同、上保險、保工資”為重點,加大專項執法檢查力度,開設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對于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做到快立、快查、快審、快結。四是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單位活動。以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為切入點,發揮政府、工會和用工單位三方面的作用,在全區積極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單位活動,營造和諧穩定的區域勞動關系。
回顧20*年,我區勞動保障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同時也進一步贏得了社會認可和群眾好評,獲得了多項榮譽。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為全市唯一的全國勞動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受到國家人事部和國家勞動保障部的聯合表彰,并被勞動保障部授予“優質服務窗口”稱號,被*市委評為“政治思想工作先進單位”。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是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和市勞動保障局關心指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和各有關部門、各街道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企事業單位理解、配合和全區勞動保障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扎實工作的結果。在此,向關心和支持我區勞動保障工作的各級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向在勞動保障系統辛勤工作并做出成績的全體干部職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上一篇:論建立大人力資源系統
- 下一篇:電子商務對會計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