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05 10:29:00
導語:民政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工作回顧
*年是全面實施“*”規劃的關鍵年,也是全縣上下扎實苦干并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一年來,全縣人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奮力拼搏,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新局面。
——綜合實力在結構調整中躍上新臺階。*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億元,增長41.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5.4億元、18.6億元和4.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1%、46.7%和5%;完成財政總收入1.89億元,增長4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189萬元,增長47.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8億元,增長335%。榮獲了*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第一名。
——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在產業拉動中取得新成效。完成了榆橫工業園區控制性規劃和道路綠化工程,榆馬大道全線貫通,25公里10KV輸電線路建成投用,應急供水工程啟動實施;延長20萬噸醋酸、華電2×60萬千瓦電廠等5大項目和330KV、110KV兩個變電站開工建設;榆橫工業園區5平方公里三產服務區控制性規劃已通過評審。煤、油兩大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南區煤炭資源整合方案通過省政府批準,兩個蘭炭生產園區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四大井田及煤炭鐵路運營專線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抓緊進行。與此同時,狠抓現有煤礦技術改造、安全監管、生產計量與火工品管理等工作,煤炭工業產能和效益大幅提升。年產原煤335萬噸,實現產值6億元,完成稅費1.4億元,增長71%。油氣開發秩序逐步規范,新打油井221口,生產原油1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4億元,完成稅費1.7億元,增長45%。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節能降耗力度,關閉蘭炭企業6家。
——新農村建設在支農惠農中邁出新步伐?!叭r”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縣本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000多萬元,用于農業項目建設。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9.1億元,增長51.2%,糧食總產量13.6萬噸,增長23.4%。新農村試點示范順利推進,新增試點示范村10個,啟動實施3個鄉鎮19個行政村156.5平方公里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區建設。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羊、豆兩大主導產業初具規模,新增人工種草面積19萬畝,建成人工授精站30個,引進優質種羊1.6萬只,全縣羊子飼養量達104萬只,增長16.8%;豆類種植面積達44.7萬畝,實現產值7961萬元,增長36.7%。全年新修梯田1500多畝,造林14.8萬畝,水土流失初步治理100平方公里,基本農田保有面積達到128萬畝,生態環境得到逐步改善。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完成農民技能培訓12批130次,輸出務工人員4.8萬人,勞務收入達3億多元。
——改革開放在加快發展中再創新局面。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公務員登記工作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堅持市場化取向,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完成3戶國有企業改制,糧食企業資產審計評估和人員分流工作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新增個體工商戶530戶,新增私營企業37戶。第三產業健康發展,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9億元,增長20.3%。
——城鄉面貌在攻堅克難中發生新變化。開展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相關片區詳規編制工作,完成了103個村莊建設規劃和8個建制鎮總體規劃。本著資源整合、資產置換、經營城市的理念,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啟動了縣城5大市政重點工程,目前,縣城中心區改造拆遷完成計劃的95%,南街廣場完成工程總量的20%,*一期工程接近尾聲,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垃圾處理廠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影劇院改造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四中道路、古城西路、建國西路、交通巷、西沙路等道路硬化工程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用,新建公廁6個,新增排水管道1560米,新增城區天然氣及其它清潔能源用戶2500多戶,安裝路燈213盞,縣城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西南新區開展了基準地價評審、部分土地統征、違章修建摸底排查及街道建設規劃等工作,引進入區項目8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韭殿路建成通車,響南路完成路基工程,完成通村油路126.2公里、通達工程352公里。王圪堵水庫進場道路全部竣工,庫區實物調查基本完成,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移民方案初步形成。縣城二期供水工程建成投用,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3%。加大電網改造力度,投資1100多萬元,改造線路140公里,完成了13個無電村通電工程。通信事業快速發展,全縣移動用戶達7.4萬戶、聯通用戶達3.8萬戶、電信用戶達4.5萬戶,分別增長18%、28%和10%。
——人民生活水平在和諧發展中有了新提高。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著力解決群眾在飲水、行路、上學、看病和溫飽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4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50元,分別增長41.2%和22.9%。大力推進六大百姓工程。完成投資2723.8萬元,建成各類供水工程225處,解決了6.6萬人的飲水困難。啟動實施重點村28個,完成移民搬遷219戶1150人,解決了5400人的溫飽問題,9800人實現脫貧。農村新能源技術利用和推廣工作取得新成績,新建沼氣池2200口。25.3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7.2%。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和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兩個確?!?、“兩個保證”得到有效落實。就業面持續擴大。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81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在統籌協調中譜寫新篇章??萍紕撔履芰M一步增強。圍繞白絨山羊、大明綠豆、洋芋等產業,啟動實施科技計劃項目5項,試驗推廣項目2項。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穩步推進“雙高”普九,全縣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9.5%。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完成農村文化“兩館、一站、一院”建設任務,“*老腰鼓”被陜西省文化文物局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吉祥腰鼓》、《鄉歌》兩個節目榮獲全國同類節目一等獎,成功舉辦了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65周年歌詠比賽等3次大型文藝演出,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7%和97.5%。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成了14個鄉鎮衛生院改造任務,農村醫療服務設施得到較大改善,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扎實推進。集中開展了流動人口清查、打擊“兩非”、干部職工超生等專項治理活動,投入87.5萬元落實計劃生育家庭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完善,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社會文明程度有了新提高。維護穩定工作成效顯著。深入貫徹《信訪條例》,及時妥善處理了一系列糾紛矛盾。中央信訪聯席辦及中、省、市信訪局歷年立案的20件信訪案件,去年全部報結,并通過驗收合格,市信訪局特發賀電予以表揚。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安全監管網絡,制定了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17項應急預案,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試點工作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了指揮統一、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活動,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有效維護了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
——政府自身建設在依法行政中出現新氣象。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扎實推進法治政府、陽光政府和責任政府建設。狠抓干部作風整頓,著力解決影響政府效能和作風建設的實際問題,政府部門干部隊伍作風進一步好轉,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依法行政,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全民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政府工作法制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定期向人大和政協通報工作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年承辦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06件,并全部按時辦結。全面加強政府機關廉政建設,廣泛推行政務、廠務、村務公開制度,增強社會和群眾的監督,政風、行風都有新的轉變。
各位代表,過年的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是攻堅破難的一年,是滿載收獲的一年。一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臺階,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全縣上下呈現出了百業俱興、團結一致、共謀發展的喜人局面。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形成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工作思路,繪就了實現后發崛起、有序跨越的宏偉藍圖。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省、市駐橫單位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上一篇:市經委加強作風建設活動情況匯報
- 下一篇:農機局農機跨區作業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