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抗震救災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23 04:21:00
導語:交通局抗震救災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5.12”特大地震發生后,為搶救出更多的生命,將國家、單位、集體、群眾的經濟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行業主管部門的強力支持下,在社會各屆朋友的關心幫助下,我局反應迅捷、科學部署、統籌協調、沉著應對,積極開展抗震救災救助、自救搶險工作。截止6月30日,我局共投入搶險救災人員13258余人次、資金約685萬元,調集各種救援機具、客貨運輸車460余輛,冒著生命危險,晝夜奮戰在公路、辦公樓、住宅樓廢墟中,清運塌方188.5萬余立方米,全力搶通了市域龍池、虹口、青城后山、向峨各條以及通往震中區阿壩州汶川、映秀的國道213線等水、陸生命救援通道92.7公里,道路保暢890余公里,轉運疏送學生、傷員、受災群眾和救援隊伍43073余人,為全市及時有效地開展救援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道路暢通、信息收集報送、救援設備調集、交通秩序保障,為救援隊伍、救災物資挺進災區及時開展救援奠定了堅實的交通承載基礎,為都江堰市迅速高效地實施救援做出了巨大貢獻?,F將我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總結如下:
一、受災情況
1、公路橋梁損失情況?!?.12”地震后,全市道路橋梁,特別是山區道路橋梁損害嚴重,損毀達60.96%,不能通行達9.78%。其中青城山旅游道路、龍池旅游道路、虹口旅游道路、向峨至虹口道路均全部中斷,垮方量達200余萬立方米;虹口高原大橋、青城山紅巖橋等橋梁垮塌,S106線沙溝河橋橋臺沉陷;省道106線,縣道沙街路等道路出現沉陷和路面板斷裂嚴重;在建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全部停工;給搶險救援帶來極大困難。經調查統計,全市因地震破壞嚴重的道路共10條,計66.6公里;損害的有246條,計700.23公里;損毀的橋梁2座,損害的橋梁158座。總計經濟損失11.63億元。恢復需建設資金46.63億元。
2、交安設施損失情況。交安設施損毀率達40%,經濟損失約600萬元。
3、運輸經失情況??瓦\中心站受到嚴重損毀,不能投入使用;壓壞營運車輛10臺;客運、公交、出租車全部停運。直接經濟損失約600萬元,間接經濟損失無法估量。
4、水上交通設施損失情況。損毀4個碼頭及相關設施,虹口漂流停業,直接經濟損失約300萬元,間接經濟損失無法計量。
5、辦公區及家屬區損失情況。交通局機關、交管所、公路管理所、稽征所四處辦公用房嚴重破損,幾近垮塌,無法辦公;巴士公司租用辦公樓垮塌;公路管理所道班房除1處中度受損外,其余14處成為嚴重危房。全系統2棟家屬樓垮塌,5棟家屬樓成為嚴重危房。造成全系統職工及家屬遇難43人、受傷55人。經濟損失約8000萬元。
二、抗震救災情況
在從未有過的大災面前,廣大交通干部職工深知道路交通保障、交通運輸、搶險設備調集等工作對救災救援的重要性,更充分認識到交通戰線在此危急時刻應該履行的職責和應擔起的社會責任。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交通干部職工沒來得及回家看望親人的情況,沒來得及安慰一下驚恐的家人,在完全不知家中災損的情況下,地震后用較短時間,從各施工場地、執法現場、分散的工作點位迅速向局辦公樓集中。局領導班子以最快時間做出決策、最短時間予以安排,迅速將交通戰線干部職工投入到抗震救災第一線中去。
(一)沉著應對、統籌部署、協調有力,交通戰線抗震救災工作在科學決策下高效有序地全面推進
面對史無前例的巨大災情,交通局領導班子迅速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高成軍為指揮長,各位黨組成員、副局長為副指揮長,交通行業各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都江堰市交通局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啟動應急預案,在指揮部下設了四個工作組:道路恢復組負責全市道路的搶修,道路、橋梁受災情況的統計工作及全市水上、交安設施搶險、受災情況的統計工作;運輸保障組負責機具設備、客運車輛調集和交通運輸保障工作;應急救援組負責交通秩序應急保障、交通應急救援及交通安全工作;后勤保障組負責救援物資的統籌調配確保物資用到實處,負責災情傳遞、文件起草,確保抗震救災政令暢通等交通抗震救災后勤保障工作。同時,召開抗震救災現場動員工作會,明確了紀律:嚴格要求排查水路、道路基礎設施災情,落實清障措施迅速修復;嚴格要求排查水路、道路運輸災情,快速組織車輛搶救傷亡人員,疏散滯留旅客;嚴格要求排查系統人員災情,迅速組織實施自救工作;嚴格要求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團結一致,攜手抵御災禍共渡難關,為下一步的生存發展、災后重建打下基礎。局班子的科學決策,救災措施的落實,全面推進了交通戰線抗震救災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二)措施果斷、奮勇爭先、全力救援,搶通保暢工作成績顯著。
特大地震過后,通訊中斷是集結交通戰線職工最大的困難,交通中斷是實施生命大救援最大的阻撓。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著許許多多受災群眾無助的眼神,“早一步搶通道路,就能救更多的人”的使命感,促使局班子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采取果斷措施,以各種手段迅速集結、組織交通戰線干部職工,動員所有可能動員的力量,安排各工作小組,迎難而上,迅速沖鋒到抗震救災搶通生命救援通道的前沿戰場。
在局黨組的統一指揮下,交通職工不顧個人安危,身先士卒,查勘災情、精心籌謀、調集機具、生死鏖戰、克服重重困難,盡全力搶通修復全市范圍的國道、省道、縣級及農村公路;第一時間搶通了通往阿壩州汶川震中區及我市龍池、虹口、青城后山、向峨等各條水、陸生命救援通道,為我市搶險救援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交通承載基礎,使得各路救援隊伍、各種救援物資和設備源源不斷、安全、迅捷地涌向災區,為搶救災區人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經統計,修復受損道路、橋梁571處,搶通省道11.9km,縣級及以下公路186條284.8km,橋梁90座3058延米,隧道1道1100延米。
1、12日晚10時,我局職工陪同交通部、省交通廳、省公路局、*市交委等領導冒著危險,從彩虹橋出發,步行約10余公里,深入到龍池探明了道路災損情況,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搶通方案。
2、5月13日,調集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進行清障,疏通了“玉堂—彩虹橋”、“二王廟—紫坪鋪水庫”、“紫坪鋪大壩—龍池隧道”等路段,為大部分從水、陸兩路的軍、警、醫到汶川震中區救援創造更好更快條件。
3、5月14號下午,組織人員、調集機具、投入資金126余萬元,清運塌方50余萬立方米,于5月15號凌晨搶通了到龍池的29公里生命通道。
4、5月14日,協調*交投集團、*路橋、武警水電三總隊十支隊,組織機具,經過5天5夜激戰,清運塌方17余萬立方米,以最短的時間打通了到虹口的19公里生命救援通道。
5、5月16號,組織40余名道班工人緊急清理塌方11.5萬余立方米,修筑繞線便道850米,搶通了到青城后山的道路。
6、6月11日,組織人員220余人次、調集機具100余臺次、清坍方約10萬方、投入資金100余萬元,經過8天晝夜奮戰,全線搶通向峨至虹口八角廟13公里路段的安全生命通道。
(三)不畏艱難、積極協調、強力征用,運輸保障工作組織得力。
在局黨組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協調組織、征用各類客貨運輸車輛投身到應急搶險的各現場工作,確保了交通各項抗震救災工作的運力。組織客車50余輛,疏散轉運游客、阿壩州受災群眾3萬余人;組織客車50余輛,轉運高三學生4000余名,到溫江、四川農大復課就讀;調運外地貨車50余輛,轉運救災物資、救災機具130余輛次;積極調配、征用100余臺車輛,搶救傷員30余人、轉運受災群眾3000余人;組織調運客車80余臺次,轉運搶險官兵、志愿者、工作人員等2000余人次;協調各指揮中心,救援客運中心垮塌被壓客車10輛;組建四支應急救援機具維修隊80余人到搶險現場維修機具達2800余次;組織2輛大巴客車,完成對從沈陽乘CZ6409客機治愈返*的43名都江堰受傷群眾的接送工作任務。
(四)頻傳訊息、求助八方、救援及時,應急信息后勤工作成效顯著。
在局黨組的統一指揮下,交通職工積極奔走、八方求助,全力調集各類搶險機具6000余臺次,組織人員、油料到213線、龍池、虹口、青城山、向峨進行清障搶險,到中醫院、聚源中學、客運中心、交通局家屬區(米市壩街)實施救援工作;協調組織食品、藥品、帳篷、生活用品等物資,確保了交通系統受災單位、職工、家屬正常辦公、搶險救災、生活;積極協助局領導協調安排好交通抗震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及時向上級部門報送了地震災情統計數據、報表、文件等各類信息資料以及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向上級各部門報送抗震救災快訊18篇;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確保通信暢通、指揮有序,推進了交通各項抗震救災工作的迅捷、安全、有效開展。同時,積極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完成了引路的使命;10多次擔任安全警戒工作任務,安全迎送到災區現場指揮、慰問受災人民的中央、省、市領導人;積極實施自救,搶救出受災幸存輕重傷人員55人,搶挖出遇難人員43名、受損車輛7臺;完成對解放軍野戰部隊301醫院工作場地的平整、硬化工作任務;完成對300多畝寬的臨時停機坪的平整任務。
(五)重建家園、重振交通、重塑形象,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工作。
6月2日全面展開沙西線放線工作;6月10日開工建設蒲張路;6月中旬開工建設災民臨時安置點連接道路;全面恢復彭青公路、岷江4號橋、沙西線北灌段、舊危橋改建等在建項目施工;加快推進聚青公路、崇義立交橋等擬建項目的開工??朔刂乩щy,全力恢復公交線路18條、客運線路50條、營運出租車399臺。
總之,在此次抗震救災工作中,我局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行業主管部門的強力支持下,在社會各屆朋友的關心幫助下,通過交通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浴血奮戰,及時實施救助和自救工作,全力打通了通往阿壩州汶川以及市域內龍池、虹口、青城后山、向峨的各條水、陸生命救援通道,保障了運輸,為我市迅速高效地實施救援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關鍵時刻充分發揮了交通基層黨組織堅強戰斗保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為快速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的復蘇、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力以赴、統籌協調、狠抓落實、搞好重建”的總體要求,我局擬制了交通災后重建工作實施意見,提出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目標“六月內全面搶通市域所有通道,一個月內全面恢復震前在建項目施工,三個月內完成《都江堰市交通災后重建規劃》,半年內恢復毀損輕微道路到震前服務水平,一年內恢復市域交通主干線道路,二年內完成在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三年內實現市域交通路網上檔升級。結合道路恢復建設情況,及時發展完善配套道路運輸,為全市災后重建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交通保障”,落實了工作措施,并著手全力抓好以下五項工作,以確保交通災后重建目標的實現。
一是及時統一思想,強化組織領導,為交通災后重建工作提供思想與組織保障。
二是科學編制規劃,加快項目實施,為全市災后重建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承載基礎。
三是完善交安設施,強化道路管養,為全市災后重建創造安全高效的道路通行條件。
四是狠抓樞紐建設,完善運輸網絡,為全市災后重建提供全方位的交通運輸服務。
五是強化行業管理,提升交通形象,為全市災后重建營造優質高效的交通服務軟環境。
災難興邦,哀兵必勝!交通人眾志成城,重建繁榮交通網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 上一篇:計算網格資源管理分析論文
- 下一篇:機關單位信息公開工作意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