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安站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23 05:59:00

導語:質安站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安站工作總結

一、質量監督管理方面

(一)監督工作概況:

20*年監督市區在建工程639個,面積275.*萬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增工程196個,面積99.5萬平方米。工程竣工備案171個,面積75萬平方米。

全年質量監督共發出9份查處通知,2份停工通知和15份不良行為告知單。安全監督共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和“停工通知”60份,查出并消除安全隱患300余處。

受理工程質量投訴28起,處理率100%。

(二)著重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汶川在地震給我市建筑造成巨大損害,僅市區受損房屋就達2000余萬平方米,200多萬平方米在建工程全面停工。為保障我市生命線工程和各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迅速恢復正常工作,為使市民放心生產生活,我單位在規劃和建設局的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重要工作:

首先,我單位組織市區專家和全國各地援助專家共200余人對市區受損房屋進行了應急評估,歷時一個月,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迅速使我市各行各業恢復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當中,圓滿完成黨和政府交給的任務,得到了各級黨政機關和市民的好評。

其次,為確保城市在建工程的質量,我單位迅速展開在建工程的全面檢查工作,出臺相應管理文件,明確各方責任主體責任,嚴格處理各種因地震災害造成的質量問題,消除隱患。

第三,按照省政府、省建設廳和市規劃和建設局文件要求,在應急評估基礎上積極開展受損房屋抗震鑒定工作,目前已完成33幢建筑的鑒定工作,面積達79258.1平方米。

第四,為確保農村永久性建房按時保質的完成,我單位在規劃和建設局的領導下,對農村永久性建房進行了定期巡查和指導工作,同時積極派員參加編寫農村建房質量通病防治知識手冊,免費送到農民手中。

第五,積極做好城市受損房屋加固監管準備工作,我單位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房屋加固知識,并邀請專家講課,同時向省總站請示加固監管工作程序等問題,以便使工作順利進行。改變監管方式,積極做好東汽等單位災后重建項目管理服務工作。

(三)按照年初制定的年度計劃有序推進各項管理工作

第一,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質量管理工作。嚴格施工現場審查管理,確保民用建筑節能分部工程的實施;嚴格審查進場材料的復檢工作,確保節能材料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嚴把竣工驗收關,對節能分部工程實體質量進行現場抽查,對不符合設計標準的項目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確保工程質量。

第二,全面開展住宅質量分戶驗收工作。今年四月,我單位全體監督人員參加省總站組織的分戶驗收培訓班,組織相關人員參觀成都花間集項目分戶驗收工作;五月,我單位組織全市建設、施工、監理企業相關施工和管理人員進行住宅質量分戶驗收培訓,培訓人數達近500人。目前我市鼎虹佳苑等數個工程項目已實施分戶驗收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

第三,加強責任主體單位質量行為管理。為規范各責任主體單位質量行為,提高質量意識,從而確保工程質量,我單位今年加大了各責任主體單位尤其是監理單位的不良行為的管理,即將按省總站要求,出臺監理單位信用評價和檢測機構信用評價管理文件。

第四,加強高層建筑的沉降觀測工作,規范測量行為。為確保高層建筑質量,我單位出臺了高層建筑沉降觀測管理文件,對高層建筑的沉降觀測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目前市區所有高層建筑均開展了有資質測量單位的觀測工作,改變了過去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自行觀測的不規范行為。

第五,加強深基坑邊坡支護的專項管理工作。近年來,我市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基坑最深已達10余米,為確保施工安全以及臨近既有建筑的質量安全,我單位嚴格要求該類工程邊坡支護施工方案的專項審查管理,嚴肅查處了東山美廬等工程的違規行為;同時嚴格要求有資質測量單位對邊坡進行變形位移觀測。

第六,加強商品砼的管理。按照計劃,每個季度對市區商品砼生產廠家進行抽查,對其原材料進行比對試驗,對其各質量控制環節重點檢查,并將結果以簡報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兩年來,商品砼質量管理已逐漸規范。為保證東汽災后重建項目順利進行,我單位多次深入新開辦的東汽置業公司商品砼企業進行技術指導。

第七,加強檢測機構質量行為管理工作。目前,我市市區已有兩家市屬檢測機構,同時還有幾家外地地基檢測公司在我市長期開展業務,為規范檢測機構質量行為,我單位采取召開座談會議和深入工程實地抽查的方式進行管理;建立不合格檢測項目快速上報登記制度,及時將信息反饋至監督員和工程相關責任主體。

第八,爭創結構優質工程和“天府杯”工作。去年,我市在爭創結構優質工程和“天府杯”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獲得省總站高度表揚,并被推薦在全省站長會議上介紹經驗。今年,雖然汶川地震使我市所有工程進度遭受影響,但我市爭創結構優質工程的數量依然達到了去年水平。

第九,積極開展建筑工程質量評價工作。為了促進我市建筑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完善全省建筑業企業信用平臺,我單位按照省建設廳和省總站的要求,依托在建工程實際管理水平,對市區多家建筑企業進行了質量評價,目前已完成39個工程的質量評價工作,十二月份將對市屬企業年度成績匯總上報省建設廳。

第十,積極開展“質量月”活動。按照建設部“質量月”活動要求,圍繞“質量安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主題,在市區各在建工程展開宣傳并張貼標語,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質量、安全、監理綜合大檢查,之后,省建設廳檢查組對我市質量管理現狀進行抽查督查,對我市質量管理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議。

二、安全監督管理方面

(一)安全評價:

對在建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按照安全生產大檢查與日常安全巡查相結合的隱患排查制度,有效地進行安全監督和隱患排查,全年進行了102次安全評價,綜合評價合格率為72%。在評價和巡查過程中針對施工現場的腳手架、施工臨時用電、塔機、臨邊防護、土方坍塌等重點隱患部位和環節加強了監控。通過評價工作的開展,對提高施工現場監督管理標準,加大隱患整治力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塔機備案及檢測管理:

20*年共檢查塔機220臺,發出“隱患查處整改通知書”13份,按照相關管理要求責令拆除隱患塔機2臺,有效規范了塔機安全使用。

(三)專項檢查:

20*年開展“兩節、三會”期間安全生產檢查督查和全市安全大檢查工作。與市安監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市區和五縣(市)一區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進行建筑安全執法聯合大檢查,抽查在建工程30個,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23份,查出并消除安全隱患100余處。

開展百日安全督查活動,結合各次安全大檢查開展建筑施工高處墜落和施工坍塌事故的預防和控制專項治理,督促各企業扎實有效地開展專項整治活動,落實各項措施,促使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不斷完善,提高了防護水平,使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防護自救能力明顯提高,逐步建立起預防高空墜落和坍塌事故的長效機制,減少了建筑施工高處墜落、坍塌等傷亡事故的發生。

(四)開展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安全管理

組織大量的人力和各型搶險救援機械等趕赴地震重災區,參加抗震救災和搶險排危工作,同時,對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開展受損應急安全評估工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對災后重點重建工程——東方汽輪機重建項目加強安全監管,對施工現場塔式起重機和整體提升架等大型施工機械設備,責令施工單位組織全面自查;對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要求施工單位委托有法定資格的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加強對重點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監管,采取聯席會議制等多種形式,做到安全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確保建設安全。

按照《四川省建設廳關于建筑施工現場恢復施工的通知》要求,深入細致地開展隱患排查工作。我局建筑安全監管部門重點對建筑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和建筑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專項工程進行安全隱患檢查,做到安全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五)安全生產月活動:

加強建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程,開展“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組織全市建筑施工工地張貼、懸掛安全標語350條,掛圖149份,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播放安全教育片、安全事故警示片6部,受教育群眾600余人。

(六)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延期及安全評價業績手冊換證、“三類人員”安全能力考核證書有效期到期復核工作。根據省廳文件通知要求,對我市36家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新辦和證書有效期期滿的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復核和延期換證,通過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生產條件按照相關規定嚴格考核,進一步規范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行為和安全生產條件,促使企業建立起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減少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三、二OO九年工作要點

我市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對各責任主體單位的不良行為管理還有待加強,尤其是針對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不良行為管理,各種查處數量偏少,手段偏軟;在質安站內部制度管理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針對質量管理的各種優秀業績和不良記錄信息還需建立一套完善地制度,借用市規劃和建設局的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以助于加強質量管理。針對上述問題,總結今年管理經驗,按照建設部在四川省展開的質量大檢查提出的相關要求,我單位2009年工作質安、安全工作思路如下:

(一)著手抓好災后重建工作,為災后重建企業服好務,同時做好城市受損房屋加固管理工作,積極探索災后重建項目的質量管理模式;繼續搞好建筑節能管理工作,以適應國家新政策和社會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住宅質量分戶驗收工作,使用戶滿意度提高;加強各責任主體不良行為管理,進一步加強不良行為的查處和登記管理,出臺相應的監理企業信用評價細則和檢測單位信用評價細則,力爭在2009年全面貫徹執行;進一步加強各種專項管理工作,如:商品砼管理、高層建筑沉降觀測管理、深基坑邊坡支護方案審查和實施管理、見證取樣管理。進一步加強建筑結構質量管理,加強現場實體抽查檢測和砼養護管理。加強進場材料的管理,把好材料進場關,督促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完善進場材料管理制度,規范進場材料的標識、標牌管理;搞好災后重建項目的建筑材料專項檢查。完善工程資料審查制度,加強施工項目資料收集歸檔管理,促使相關責任人員在資料方面做到及時、真實;保持和加強我市工程創優管理水平,并將管理目標化,層層分解到具體的管理人員。搞好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模范項目培育工作,力爭在我市召開一次全省范圍的現場觀摩會,以促進我市質量管理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二)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及建設部、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結合實際,針對我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高發類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深入開展建筑施工高處墜落、施工坍塌專項整治活動,積極推進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貫徹落實,推動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控制和減少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進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