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安全體系建設試點總結
時間:2022-07-17 03:32:00
導語:糧食局安全體系建設試點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確保大米質量安全,營造糧食行業大米加工經營質量安全誠信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我縣大米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根據《*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工作實施意見》和《*縣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精神,我局于20*年5月份在全系統的18家大米加工企業進行了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工作中各企業在人財物等方面進行了必要的投入,且責任落實,任務落實,整個工作開展良好,效果明顯,通過考核評定,有10家企業*到了A級標準,8家企業*到了B級標準,為其它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典范,廣大群眾吃上了放心的大米面粉,同時自開展信用體系創建工作以來,全系統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也未接到一起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舉報投訴,糧食加工流通各環節以及各經營業主能夠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生產和經營,無違法違紀違犯管理的現象發生,糧食流通領域購銷秩序井然,整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F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各糧食加工企業共有19家(10月份新成立一家),均屬個體私營加工戶,主要分布在全縣各鄉鎮,加工能力一般在日產XX噸至XX噸之間,所加工的大米主要銷售本地市場,少部分銷往成都、重慶、廣東等城市。
二、完善工作措施,確保工作落實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我局于5月6日以*糧[20*]100號文《關于制定大米加工經營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縣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加強了與相關單位的協作共事,縣局組織召開了試點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動員大會,提出要求,落實了工作的具體任務。
2.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為具體落實工作措施,縣
局制定了《大米加工經營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即:利用現有大米加工經營企業的基本優勢,充分依靠各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加強管理,規范運作,全面提高大米加工經營消費的安全信用水平。明確了工作目標任務,即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有效規范食品生產加工銷售行為,規范流通環節的經營銷售行為,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銷售記錄,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應急體系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等,使該項工作任務得到了逐項分解,層層落實,保證了責任到位。
3.建立考核制度。為了使信用體系建設能夠*到預期的目的,縣局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了專項目標考核,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督辦力度,年底按百分制實行考核評定,凡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取消評比資格。
4.樹立典范,聯動整體。在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我局把基礎條件較好,有輻射帶動能力的十家加工企業作為重點,開展了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工作,同時又將其余企業納入了信用體系建設行列,取得了較好成效。
5.加大投入,確保成效。為了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局領導對工作中應開支的費用十分支持,特別是宣傳工作,教育培訓工作,專項整治工作等,先后投入資金*5000余元。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監管機制
1.縣局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建立健全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協調機制,修訂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關制度,制訂了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職責,專項整治、監管工作職責,宣傳教育制度,督查檢查制度,舉報投訴處理制度,信息報告制度,責任追究制度,質量檢驗登記制度,經營主體準入制度,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等職責制度。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機制??h局將各加工企業全部納入了監管對象,局機關各股室為監管主體,并將職責任務分解到各股室,進一步強化落實了主管單位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責任,并要求企業安排一人作為信息員,與縣局隨時保持聯系,報告工作情況及相關信息,形成了以企業為基礎的全方位廣泛覆蓋的監管網絡。
3.積極配合工商、衛生、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搞好大米加工經營的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對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市場管理,質量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我局都與相關單位密切協作,確保工作有效進行。
4.強化宣傳教育。制定了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并上墻,在宣傳教育工作中全面落實預案內容,同時配合縣食安委組織的食品安全進農村宣傳活動,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下鄉宣傳,在迎奧運法制宣傳中同時宣傳食品安全的有關知識,此外,還利用多種形式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電話,提高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了群眾的消費信心,提高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
四、注重監管環節,強化整治
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環節,是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我局以各企業為依托,加大機關各職能股室的監督管理職責,積極配合相關的職能部門,實現對企業的日常監管。
一是加強平時的日常管理??h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為搞好日常監管,首先是對各企業建立了監管檔案,設置了監管登記簿,舉報投訴登記簿,食品安全事故登記簿,投訴及事故處理登記簿等簿冊。其次是建立了日常監管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逗硬兌現。再次是實行量化考核評比以確定信用等級,同時實行動態管理,按照信用獎懲制度對大米加工企業實行分類監管,初步建立起了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體系。10月份,按照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縣局對19家企業進行了考核,并評定了等級,其中A級企業10家,B級企業8家。
二是抓好糧食的常規檢測,按照縣食安委統一下*的檢測計劃,由河市大庫和麻柳糧站兩個化驗室進行對糧食的常規檢測,并定期向縣食安委報告檢測情況。
三是抓好專項整治,強化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我局主要是在重要的節日和重大的政治活動期間,進行重點的整治。如今年7—9月,為抓好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我局專門印發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對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進行了集中整治,使企業完善了相關的生產經營證照,提高了生產加工場地的各項管理水平,增強了企業法人的食品安全意識,在整治期間無任何大小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我們的貢獻。
以上是我局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簡要工作情況,不妥之處請指正。
- 上一篇:城市林業思考管理論文
- 下一篇:城市林業建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