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總結
時間:2022-12-01 04:59:00
導語:水利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水利系統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要求,弘揚“創新、發展、提高”主旋律,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為重點,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行業文明程度為目標,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保持我市水利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F將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簡要總結如下:
一、深入開展教育,素質大幅提高
(一)抓理論學習,促政治素質提升。堅持以學習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利用座談會、報告會、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推進理論學習,形成了全方面、多層次、廣覆蓋的工作風格。依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民“學習日”、“周末課堂”、“金沙大講壇”等載體,組織開展了12個專題學習教育,即:十七大主題教育、科學發展觀專題教育、“突出經濟保增長、突出創新增活力、突出民生促和諧”專題教育、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專題教育、慶祝建國60周年專題教育、統戰工作理論專題教育、反腐倡廉專題教育、“六個為什么”專題教育等。為增強學習教育效果,增強學習教育活力,我們分五個層面廣泛開展各項喜聞樂見的活動。一是在領導層,深入開展調研活動,黨委成員和機關中層干部圍繞“四大水利”開展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鎮村干部、群眾意見,召開各類座談會11次,撰寫了有質量的調研報告11份。二是在中青年知識分子層,組織開展“我為*水利獻一計”征文活動,45周歲以下中青年知識分子骨干踴躍參加,圍繞和諧水利、黨風政風建設、平安*、學習型城市等出金點、謀思略。
(二)抓道德實踐,促道德水準提升。以“奉獻、友愛、互助”為主題,形之有效地開展道德實踐活動。一是以第七個公民道德宣傳日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周活動,20多名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走出大門,舉行“節水知識進社區”、“水法宣傳到廣場”活動,向市民發出“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創節水型家庭”倡議書和節水宣傳資料200多份,接受群眾水法規及節水知識咨詢300多人次,向社會宣傳抗災救災基本常識和抗災救災先進事跡,舉辦“減輕災害,共創和諧”專題展出4期。二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進萬家”活動,圍繞信念、心理、成長、文化、環境、安全六大導航工程,在水利系統干部職工家庭中推行文明禮儀、心理健康、行為養成三項教育,關愛兒童捐款1000元。三是組織開展“獻一片愛心、送一份溫暖、促一方和諧”系列活動,局鎮共建、扶貧幫困、尊老愛幼、擁軍優屬等各項慈善活動扎扎實實,行之有效。分別向臺灣災區、孤寡老人、特困戶等捐款18萬元,綠化捐款15800元。
(三)抓全民學習,促文化素質提升。為建設和打造一支能擔當重任、一專多能的“技術型、管理型、操作型”復合水利職工隊伍,為水利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我們堅持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創建活動,倡導水利人樹立新的學習理念,形成全員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風氣,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形式、各類層次的集專業技能和文化知識于一體的能力素質培訓、教育。近幾年中,先后組織了三類培訓班,即:技術工人等級培訓、水利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培訓、防汛防旱人員技能培訓,累計接受培訓150余人次。在提高水利職工技能的同時,積極鼓勵干部職工學習專業知識,專門出臺了“參加本科以上學歷(學位)教育的實施辦法”,鼓勵他們參加與本崗位相對應或相近專業的學歷培訓、教育等,并對獲得畢業證書的依據學歷給予2000-5000元不等的獎勵。崗位自學在我局蔚然成風,有40多名參加了水利、法律、財務、經濟類專業的大專、本科、碩士學歷函授學習,已有20余人畢業。在干部職工自學的同時,我們有組織的選送骨干參加各類學歷班進修學習,即:河海大學水工專業函授大專班、河海大學常州分校農水專業半脫產大專班和南京工業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及研究生學歷教育和執業資格培訓函授班。40多名學員全部獲得相應學歷,為更好地提升水利人文化素質搭建了平臺。
(四)抓寓教于樂,促文化生活水平提升。開展健康有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水利人精神生活,是我局創建工作又一重要內容。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體活動,為建設廉政文化,組織黨員干部觀看電影《公仆》;在黨員干部中組織開展建國60周年知識競賽、觀看教育影片《建國大業》和“我的一句人生感言”活動,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政治熱情。在機關干部中由工、青、婦群團組織在機關開展“唱響紅歌”活動,機關工作人員群情激昂,高唱紅歌50多首,以歌會形式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在離退休老干部中開展“看*水利、寫*水利、講*水利”活動,組織他們參觀我市中央拉動內需項目、茅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參觀天目湖水庫水環境保護工作,激發老同志繼續關心、支持水利事業的熱情。
二、加強環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園
“加強環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園”是數年來*人民一直為之奮斗的主題。水利部門積極投入到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全省環保模范城市活動之中,一是把改造治理水環境作為水利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精心組織實施“清水工程”建設,集中力量突出河道清淤、村莊河塘整治,首先解決水臟的問題。共組織市鎮河道清淤298條552公里,清淤土方955萬方,整治村莊河塘2906個,土方650萬方。在全市建立起了24座在崗水庫水源地保護和113條河道379公里長效管護制度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水多但景不美的狀況,為打造一個真正的山青水秀、藍天碧水般的枕水城市“水鄉*”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二是積極實施庭院綠化,強調水利工程建到哪里水利綠化搞到哪里,近幾年共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實施水利工程和庭院綠化,綠化面積就達15.2萬平方米,庭院綠化率達35%,其中丹金閘樞紐、茅東水庫綠化面積都分別在4萬平方米以上,綠化面積達60%;08年新建成的石橋樞紐,占地40畝,綠化面積就達2.6萬平方米,局機關綠化覆蓋率也達到了30%。三是加強辦公設施建設和管理,全市11個基層水管單位之中,普遍實施舊辦公樓和辦公設施的更新改造,投入600多萬元新建了新浮和海底水庫管理所辦公樓,水管單位90%配有電腦、傳真機等現代化辦公設施,內外環境美觀整潔,無臟、亂、差現象。
三、創建宣傳有力,營造良好氛圍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和水利建設的亮點,強勢推進以防洪安全、水環境整治、機關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為重點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外宣傳工作,抓好主陣地,唱好主旋律。通過黨報黨刊、內刊簡報、櫥窗展板、標語條幅、圖片影像、政務平臺、水利網站等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水利,報道水利。茅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被列為中央拉動內需項目,得到了部、省、常州和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水利部門的關心、支持,各級領導多次視察、督察該工程,7月13—17日,水利部稽察組對茅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行了為期5天的稽察;9月9日—10日,國家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又對該工程建設程序、工程進度、工程質量、資金籌集等方面進行了工程審計。諸如此類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建設情況,我們都給予了重點宣傳、追蹤報道,分別在《金日*》、江蘇和常州水利網等報刊、網絡連續進行報道。全年,自辦《*水利》內部簡報10期,對外信息150余條,在部、省、市級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多篇,其中《中國水利》雜志和《江蘇水利》雜志分別刊登論文1篇,《中國水利報》6月12日第4期整版刊登了由姜以才等撰寫的“生態文明扮美長蕩湖”的長篇報道,圖文并茂,并加了長達1300余字的記者手記“科學發展觀,引領長蕩湖治理”,對我市長蕩湖的治理模式給予了肯定。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盛世華誕,水利巨變”圖片展4個展區,展出我市60年來水利建設輝煌成就圖片60幅。為了向*籍外人士展示*風采,我們利用一切機會,向來壇佳賓宣傳*,抓住部、省、市上級水利部門領導、專家來壇視察、督查、調研等契機,組織他們參觀*城鄉改革成果、參加*博物館、華羅庚紀念館等*人文,向來賓遞上*名片。
存在問題
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還不夠豐富,文明禮儀素質的培養訓練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2010年,水利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思路:
一是進一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文明素質教育,培育更加文明和諧的風尚。
二是深入廣泛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水利行業文明創建整體水平。繼續組織開展好“讓行業更文明、讓群眾更滿意”優質服務活動,爭創“人民滿意好站所”活動、“陽光行政、文明執法”活動、創“文明城市、優質服務”活動、“局村掛鉤、城鄉共建”活動等。
三是繼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測評體系》為內容,在水利職工家庭中開展未成年人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普及家校科學知識,開展“讀好書、育新人”等系列活動,不斷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創新。
- 上一篇:奧運理念與高校思政研究論文
- 下一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