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規劃創新發展總結

時間:2022-12-22 10:17:00

導語:經濟開發區規劃創新發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開發區規劃創新發展總結

2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開發區繼往開來的一年。按照縣委、縣政府以及嘉興市委、市政府“工業強縣、濱海開發”的戰略部署,今年以來,開發區繼續重抓招商引資,加快平臺建設,強化項目服務,全區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20*年各項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新批外資項目10個,減資項目1個,合同利用外資4827.88萬美元;實到外資2616.8萬美元;實到縣外內資53538萬元。

2、工業生產性投入完成14億元。

3、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7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20%;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4.2億,同比增長23%左右,超過全年15%的增長指標。

4、外貿出口實現34271萬美元,超額完成全年3.33億美元指標。

5、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成1.57億元,完成年計劃160%;

6、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利稅完成8275萬元(不包括國稅),同比增長70%左右,超出全年15%的增長指標。

7、全區地方財政稅收收入實現8885.5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進一步創新開發建設思路,全力以赴構筑發展平臺。

20*年,我區共完成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建安費3.8億元,其中安置房建設建安費2.9億元,拆遷補償款5000萬元,道路工程建設建安費4000萬元。共簽訂工程項目74個,竣工項目17個。其中,完成B4、B12路等瀝青道路鋪筑2.8公里,鋪設污水管道5849米,新種綠化3.1萬平方米,建成A5路便道450米。完成了東?;ㄔ范诎仓梅康谝慌偷诙灿?6.7萬平方米建設,完成東?;ㄔ范诎仓梅啃^內道路2.3萬平方米建設。主要做法是:

1、以嘉興市濱海開發為契機,積極做好空間優化與橋港聯動發展文章。

今年以來,開發區結合濱海新區的總體規劃工作,堅持濱海新區的統籌開發原則,積極參與嘉興濱海新區總體規劃、產業和電力規劃的編制工作。同時,編制了大橋新區給水管網和污水管網專項規劃,并通過了專家評審,解決了多區域開發的給排水處理問題。完成了區內新城、西塘兩個村的村莊布點規劃編制。積極參與*港區圍墾工作,做好政策處理,確保了圍墾工程如期開工。

2、以打通大橋新區各條主干道路為目標,繼續加強推進征遷工作。

20*年,我們繼續完善拆遷政策,進一步規劃拆遷程序,完善動遷評估機制,加大拆遷政策宣傳力度,組織本委工作人員和各村村干部,集中力量全力推進大橋北接線以西主干道拆遷工作,共完成了244戶約86535平方米房屋的拆遷工作,提供安置房面積72660平方米(共603套),涉及到曙光、新海、王莊三個村20個承包組。

3、以市場化運作為基本手段,奮力推進新區安置房及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快新區安置房建設進程。繼續采取“捆綁開發、借雞生蛋”方式全面開工東?;ㄔ范诎仓梅拷ㄔO。其中,第一批2、3、4組團10.2萬平方米(共40幢、761套公寓房)房屋已竣工并交付拆遷戶使用;第二批5、7組團6.5萬余平方米(共27幢、502套公寓房)基本完成單體驗收;第三批6、8組團9.8萬平方米(共38幢、656套)已于5月20日開工,已完成工程總量的30%。

二是采取以自主財力與BT方式相結合的投入模式,抓好大橋新區主干道路以及部分配套設施建設進程,為重點產業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配套服務。今年完成情況如下:

——投資1*6萬元,基本完成全長1300米、寬40米的B4道路(東西大道—老01省道)工程建設,同時完成道路兩側雨水、污水管道鋪設和白洋河橋的建設,整個道路的瀝青路面已完成,與東西大道實現了聯接。

——投資408萬元,加快全長527米、寬46米的A10道路(B12—平海路)工程建設,完成道路二灰鋪設和雨水、污水管道鋪設以及橋梁梁板架設。

——投資341.3萬元,完成全長648米的B12道路(A10—A15路,大連實德道路南段)雨污水管道鋪設及瀝青路面工程澆筑。另外,B12大連實德道路北端便道工程已完工,與東西大道實現了聯接。

——設計規模為55000噸/天的B5路污水泵站工程完成泵房建設以及供電設施和設備安裝。

與此同時,積極采取BT的方式推進A4等總長9.304公里長的道路建設,于9月28日與上海閔行市政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BT開發合同,引進社會資金6800萬元,于12月1日正式開工,有4條道路已全面展開建設。

(二)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機制,加快培育臨港產業。

1、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機制。

一是堅持內外資并舉。今年以來,我們抓住大橋建設帶來的資本洼地效應,在引進外資的同時,著力面向溫臺地區開展內資招商,采取優質接待與上門洽談相結合的方式,廣泛與溫州民營企業接觸,并積極參與在溫州召開的招商引資洽談會。全年縣外內資簽約達12個,計劃總投資25.32億元,注冊資本5630萬美元,合同外資3708.5萬美元。

二是堅持二三產業并舉。今年我們在三產招商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引進了計劃總投資4億元的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建設項目,該市場于8月4日摘牌,已進入建設階段。計劃建成為全國第一家暖通空調冷凍制冷設備及零配件物流園區項目已簽約,計劃總投資12億元,正在抓緊前期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是加強各項招商服務的基礎性工作。制定出臺了開發區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加強招商隊伍建設,積極做好項目信息的收集與跟蹤服務,做好國內外客商考察接待,組織各類談判活動,做好新引進項目的各項審批手續前期代辦工作。同時,強化手段搞好對外招商引資宣傳工作,制作完成了招商引資宣傳畫冊、多媒體等,先后參加了嘉興濱海新區投資說明會、濱海新區臨港產業發展論壇以及浙洽會、嘉興工業博覽會、上海二三產業投資說明會、溫州招商洽談會,多次赴上海、杭州、溫州、寧波、蘇州等地洽談項目,廣泛宣傳推介開發區,努力開辟招商新門路。

2、進一步創新項目推進機制。

圍繞“簽約項目抓立項、立項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投產項目抓達產”的總本目標,專門設立了項目推進工作辦公室,規范服務程序,以項目推進工作聯系單的形式,積極主動做好新進區項目各項配套服務工作。全年共受理工業生產性投資審批事項項目73件,完成審批事項68件,受理項目累計計劃總投資50億元。在已受理的73個項目中,幫助企業修訂、編制、起草可研報告等資料90多份,占受理項目總數的95%以上;幫助企業協調工商、經貿、發改、環保、國土、規劃建設、消防、設計、環評等部門和單位160多次,聯系協助有關部門對項目進行現場踏勘、鉆探、放樣等50多次,有力地推進了項目建設進程,全年實際已開工建設項目達到42個,促進了全年14億元的生產性投入任務的全面完成。

3、進一步強化民營企業服務工作。重點在品牌培育質量提升、節能環保、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對現有的企業服務。在品牌培育方面,有16家千斤頂企業獲得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6家千斤頂企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了生產車間,1家企業增添了一條自動噴漆生產線,在今年的省級定檢抽查中,合格率達到了80%。在節能環保方面,與年能耗1000-3000噸煤的8家企業簽訂了節能降耗責任書。在技術創新方面,全年新產品申報7項,其中有2項列入省級新產品計劃,并申報了6項專利產品,全年企業新注冊商標25只。

(四)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力。

1、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為中心,鞏固黨執政的思想基礎。繼續開展黨的先進性教育,按照“取得實效”、“群眾滿意”和“走在前列”的要求,切實解決農村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影響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主要問題、群眾最關心的重點問題,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實效。組織召開開發區黨代表大會,在全區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凝聚合力,掀起新一輪開發建設熱潮。落實黨內關愛制度,發動全區黨員繳納特別黨費建立黨內互助金,共籌集經費28160元。

2、以提高素質、改進作風為重點,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抓好培訓干部的工作,堅持每月一次的全體干部學習交流制度;以先鋒工程建設為重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曙光村通過了縣先鋒工程考核驗收。

3、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路子。已有金騰公司、海利集團、金令公司、金泰來公司等四個黨支部通過了縣級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考核驗收;組建了第一家非公企業黨總支部——海利集團黨總支,新組建大宇標準件公司黨支部。充分發揮工青婦的助手作用,加強全區群團組織建設,新組建規模以上企業工會11家。重視加強黨對群團工作的領導,認真開展黨群共建,支持群團組織依照各自章程開展活動,努力發揮群團組織在開發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積極穩妥地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今年發展新黨員14名。

4、堅持從嚴治黨方針,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實施細則》,抓好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扎實推進機關、企業、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活動,組織開展了“和諧家庭”、“學習型家庭”、“綠色家庭”、“平安家庭”、“廉政家庭”等“五十佳”特色家庭創建評選活動;進一步推進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加強對招商引資、土地出讓、拆遷安置、農村醫保、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廉政監督工作;建立開發區招投標分中心,對所有工程項目實行招投標,通過招標方式節省資金722.85萬元,全年對40個工程招標項目實施了群眾參與監督,對7個工程項目的承建、監理等單位進行了工程開工前的廉政談話;嚴格執行機關效能建設“四條禁令”,重視抓好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注重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一年來,全區共立案查處黨員違紀、違法案件4件,處分黨員4名。

(五)繼續抓好新區各項社會事業。

1、繼續開展“平安開發區創建”活動,營造安定、祥和的治安環境。

一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重點抓好“五好”平安企業創建工作,健全了網絡組織和規章制度;積極試點并推廣“綜治進民企”工作,與6個行政村、41家規模企業簽訂了綜治、信訪、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書;全力抓好信訪工作,全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66批(件),辦理12345縣長公開電話交辦單121件;認真做好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46個,全年共受理調解12起,成功調處12起;啟動了“五五”普法工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16場次;積極做好歸正人員幫教和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加強重大節日食品安全衛生檢查、抽查工作,積極做好霍亂防控、瘦肉精整治,配合縣食安委做好豆制品放心、放心店和校園放心店等工程的建設。

二是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全年共組織開展4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積極開展企業安全生產ABC分類管理,評定A級企業14家,B級企業35家。開展?;洜I許可證(乙證)的年檢。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累計贈送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50余冊,組織各種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共233人,組織25家企業4000多人次參加安康杯競賽活動,組織40余人次觀看“平安祝福”安全文藝演出;積極開展消防建筑“多合一”專項整治以及特種設備專項整治活動。全年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無工礦死亡和重傷以上事故,無水上交通事故,各項指標均控制在縣控制指標內,安全生產實現了三個“零增長”目標。

2、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今年全區出生人口224人,出生率8.63%,自增率2.63%,計劃生育符合率99.11%,90%的外來人員得到基本的管理與服務。繼續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抓好慈善、殘疾人、老齡等民政事業。全年共發放低保金394758元、重點優撫對象撫恤金及補助費308140.7元、春荒救濟8000元,發放臨時救濟20人次6907元,積極開展擁軍優屬和殘疾人工作,積極開展各類慈善救助,完成慈善募捐款424400元。加強以大病統籌為重點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年受理城鎮大病醫療保險和農村大病醫療保險1020人,支出補償款112.9萬余元。

3、重視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已覆蓋到每個承包戶,新城村、西塘村分別通過縣級整治村驗收。積極配合縣環保局做好20*年度區內企業的排污申報工作。積極做好環保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區內白洋河場前河沿線污水排入治理,對區內34家水污染企業和使用?;菲髽I開展環保專項檢查,有三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吉安污水排放已納入省、市聯網在線監控。

4、努力抓好全區勞動保障工作。開展勞動用工書面審查工作,全年全區將近有170企業參加了勞動用工書面審查,全區60家規模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組建*縣濱海服裝協會,規范服裝行業用工行為,遏制模糊工資發放勢頭。開展勞動用工情況專項檢查活動,先后五次配合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專門工作人員,組成檢查組,重點對本區84家服裝企業開展了勞動用工專項檢查,共處理各類勞資糾紛43起,涉及工資總額162萬元。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舉辦了農村青工就業洽談會,組織新東方、奧力星、吉安、太平洋能源等公司參加各類人才招聘會,組織吉安、金令、金海歐等公司職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共培訓658人。完成基本養老保險年度考核目標,截止12月底,全區參保人數達3400人,比年初凈增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