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縣城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9 05:04:00

導語:衛生縣城環境保護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縣城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1)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編制環境規劃并經縣政府批準實施,并建立了相應的工作制度。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劃定了水環境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2)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0.15mg/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SO2≤0.15mg/m3,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NOX≤0.08mg/m3。市局環境監測站按照國家規范監測結果是:PM10年日平均值為0.145mg/m3,SO2年日平均值為0.01mg/m3,NOX年日平均值為0.006mg/m3,為達標。

(3)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9%。全縣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Ⅱ類標準,飲用水源達標率達100%。市局環境監測站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Ⅲ級標準,對九項指標采樣監測,結果符合國家Ⅲ級標準,為達標。(4)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縣2006年重新劃定并建成煙塵控制區,面積為9.5平方公里。建成的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為達標。(5)國家標準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60dB(A)。2006年至2008年*縣城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分別是:52dB(A)、51.5dB(A)、52dB(A),為達標。*縣環境噪聲達標區工作從2006年9月創建,2008年5月經市政府檢查驗收合格并頒發了合格證書。建成的噪聲達標區為三個功能區,一類區1個,二類區2個,三類區1個,覆蓋面積11.82平方公里,建成區為11.82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100%以上。符合國家標準和創衛要求。(6)重點工業污染源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其他一般工業污染源廢水達標率≥90%。醫源性污水的處理排放達標率為100%,為達標,醫療、危險廢棄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統一貯存、處理。

(7)未發生特大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我局起草《*縣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應急預案》經縣政府同意,以縣政辦發(2006)18號文件印發全縣各部門。*縣近三年沒有發生特大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為達標。(8)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70%。縣政府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投資6000多萬元的縣污水處理廠前期設計、環評、選址工作已經完成,今年已啟動建設,為達標。

一、建立健全了創衛工作環保組織機構,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全面部署創衛工作。

1、將環保創衛工作列入了縣政府的議事日程。在縣政府領導班子中安排了一個常務副縣長和縣長助理分管環保創衛工作。調整和充實了縣環境保護委員會,對全縣環境保護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協調。在重大環保決策問題上,縣委、政府及四套班子成員,每年都安排二、三次時間,專門聽取環保創衛工作匯報,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建立健全環保創衛工作機構。一是縣環保局成立創衛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鄧科峰擔任,副組長由副局長劉充波擔任,領導小組下設創衛辦公室,分工負責,落實責任,工作有方案,目標任務有完成進度表,使大家對創衛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使創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二是落實經費,保障有力。使創衛宣傳、水、氣、噪聲整治工作干到那里,保障工作就做到那里,真正做到人力、物力、財力、效果四落實。

3、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創衛例會制度。為使創衛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我縣根據《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標準》,制定了《*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方案》和《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環境保護工作組工作方案》指導和推動創衛工作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同時為及時掌握和部署創衛工作,每周五下午召開環境保護工作組例會,及時總結和反饋工作情況,布置落實下一步工作。

二、強化宣傳,全民動員,營造人人參與創衛的輿論氛圍。

1、舉辦了創衛專場文藝晚會。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精心打造了一臺以創衛為主題的環境保護專場文藝晚會,通過觀看小品、歌舞等節目,使廣大群眾受到了直觀生動的環境教育,主動糾正日常生活中不愛護環境的陋習,自覺投身到創衛工作中來。

2、開辟了創衛宣傳專欄。為充分反映環保創衛動態,我縣利用文化長廊開辟環保創衛專欄,通過圖片等形式全面展示各項創衛工作,加強市民參與創衛的自覺性。

3、開設了新聞報道宣傳。通過縣有線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報紙等新聞媒體開設環保宣傳專題欄目,報道環境問題,宣傳環保知識。同時,積極向省、市、縣新聞單位踴躍投稿,廣泛深入地宣傳報道環保工作,報道創衛工作。

4、深入企業學校開展創衛環境教育活動。為提高中小學生的環境衛生意識,縣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先后在縣城中心學校開展創衛環境教育活動,并有計劃地深入到工礦企業進行創衛宣傳,促進企業提高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創衛工作。

三、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改善城區環境質量。

1、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根據*縣環境狀況的實際,我們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工作的重點。

一是控制二次揚塵污染。為了切實抓好二次揚塵污染防治落實工作,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縣控制揚塵污染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縣政辦發〔2006〕27號)等有關文件,環保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和各居委會積極組織實施,對建筑工地、市政施工工地、拆遷工地、園林綠化工地、城市道路清掃和露天堆放物料等控制二次揚塵,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各司其職,全方位監督。建設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和建筑工地年年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所有建筑工地都設立了環境保護監督欄,增加1.8米以上防護欄,對裸露黃土覆蓋,出入口硬化。城市道路清掃前增加灑水次數等,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揚塵污染。

縣城管局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和上級部門的支持,購置環衛設備,使城區主要街道實現了機械化清掃。建設局加大城區綠化力度,逐步減少黃土裸露,城區綠化率達到了38%以上,*縣成為省政府命名的省級園林城區。同時,環保局、城管局、建設局等部門積極合作,加強了對建筑工地出入口、運輸車輛和工地黃土、渣料堆放防塵降塵工作的檢查,三年共檢查工地71家,要求限期整改的8家。通過這些工作,有效地防止了二次揚塵對大氣的污染。

二是加強煙塵控制區燃煤鍋爐的長效化管理。近年來,根據創衛工作不斷深入,標準要求不斷提高,縣政府在2006年對城區1.4兆瓦以下燃煤鍋爐全面拆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礎上,2007年縣政府又把洗浴業鍋爐改造作為改善大氣質量的重要工作。今年初,縣政府辦轉發了環保局《關于2008年進一步治理燃煤鍋爐煙塵污染改善大氣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縣政辦發〔2008〕20號)文件,環保局積極組織落實,采取部門和居委會聯合,摸底調查,逐個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采取疏堵并重、嚴管重罰的措施。一是嚴把新鍋爐安裝申報審批關,積極推廣燃氣鍋爐和型煤鍋爐,推廣環保節能新技術,強化使用清潔燃料,以促進城區大氣質量的改善和提高。二是疏堵并重、科學管理。環保局結合*實際,采取疏堵并重、科學管理。在新裝鍋爐工作上堵住不合格、不符合規定的鍋爐安裝。在督辦拆改工作中,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宣傳好政府政策和新技術的好處,改變粗放型經營方式向環保型、節能型循環經濟模式轉變。三年中新增集中供熱燃煤鍋爐,都辦理了環評手續,環保組織驗收合格。

同時,按時完成了煙控區復測工作,使煙塵控制區內的燃煤鍋爐都能夠達標排放。目前,我縣煙塵控制區有燃煤鍋爐26臺,茶爐8臺,食堂大灶67臺,經過全面檢查與復測,鍋爐和茶爐煙塵濃度達標率為98%,林格曼黑度100%達標,實現了煙控區各項指標要求。2008年,為了切實加強燃煤煙塵的治理,縣政府印發了治理燃煤煙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的實施方案,要求所有燃煤單位都必須燃用不粘接煤、蘭炭等清潔燃料。煤炭經營單位不得將劣質原煤銷售給城區用煤戶,從源頭上控制煙塵污染。

三是開展了餐飲業油煙專項整治。近幾年來,為了解決油煙擾民問題,環保局根據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餐飲洗浴業煙塵油煙污染防治的通告》(縣政告字[2005]2號)和縣創衛辦發《關于印發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六小行業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縣創衛辦發[2006]12號)文件精神,狠抓縣城油煙治理工作。2005年對全縣215家賓招餐飲行業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裝置或實現高空排放。2006年、2007年對24家餐飲業下發了整改通知,已治理22家,受到市民的好評。2008年由區創衛辦牽頭,環保、工商、衛生、公安、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密切配合,對重點區域的餐飲業油煙進行了集中整治,目前,城區內大、中型餐飲業和敏感區域內的小型餐飲業236家的油煙都得到了治理。

四是夏秋兩季秸桿禁燒工作??h政府及時召開秸桿禁燒工作會議,和鄉、鎮簽定禁燒目標責任書,制定禁燒方案,落實禁燒責任。組織環保、農業、交通、公安、監察等部門聯合檢查,鄉、鎮都成立了禁燒機構,組織禁燒巡查小組日夜巡查。夏秋兩季發放禁燒通告1300份,各類宣傳單萬余份,共出動檢查人員1320人次,有效遏制了秸桿焚燒現象。在加大禁燒力度的同時,農業和科技部門積極推廣綜合利用技術,目前轄區內共有秸桿綜合利用企業2家,青貯加工點5家。夏季秸桿禁燒率達到96%,綜合利用率達到86%以上;秋季秸桿禁燒率達到98%,秸桿綜合利用率達到95.6%以上。

2、水污染防治工作。

縣環保局為了讓大家喝上干凈的水,認真執行《水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堅持從源頭監管著手,積極開展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切實保障全縣廣大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一是依法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我縣以取水點為中心,嚴格界定了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設立了水源地保護區警示牌。禁止保護區范圍內停船、游泳、洗衣、捕魚以及其他破壞水源水質的作業。組織環保、衛生、防疫部門每月對取水點水質進行一次監測。

二是堅決取締造紙等重污染企業。按照市、縣政府文件要求,2005年、2006年關閉造紙企業3家。2007年5月徹底關停了興盛造紙廠、華飛造紙廠和萬福造紙廠,關停工作受到縣政府的肯定和表揚,自此,*縣轄區內已不存在造紙企業。

三是加大醫源性廢水治理力度。按照國家和省市安排,督促縣級醫院建立醫源性污水處理設施,對城區2家醫院醫療廢水實施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并積極貫徹市政府文件精神,重點監管醫院醫療廢水的排放情況。

四是實施飲用水安全工程。縣衛生局、環保局、防疫站定期對*自來水公司及取水點進行檢查,確保城區居民飲用水安全。縣水務局在全縣農村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這項工程已經提前完成,農村全部實現了自來水入村入戶,受到了縣政府的通報表揚。同時,環保局、水務局聯合對農村自來水水站周圍的污染源進行了清理和整治,以確保地下水源水質安全。

3、嚴把項目審批關工作。

一是嚴格項目審批。嚴格按照省政府和省環保局有關規定進行審批,全面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目前已有瑞豐生化、雪峰化工等27個項目和工業園區企業完成環評重批工作,正在報批和編制環評報告書(表)項目55個,無違規審批和越級審批現象。

二是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對近年來新、擴、改建設項目執行“三同時”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對違規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共責令16家企業補辦環評手續,19家企業完善治污設施。

三是推進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制度。對辦理環評的項目嚴格執行環保驗收制度,督促企業投建治污設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僅2007年我縣就有8家企業通過省、市環保局的驗收。

4、加強危險廢物的監管工作。

為了加強危險廢物的監管,縣安監、公安、環保、工商等部門密切配合,對危險廢物和危險廢棄化學品的貯存、利用和處置實行了全過程的監督管理。*縣的危險化學品主要集中在淦輝公司,該公司的化學品全部存放在專用化工倉庫里,各種管理和領取制度健全。同時,環保、衛生部門加大了對醫療廢物、放射源和感光材料等的申報、登記造冊和處置的監管工作。正在使用中X射線14臺,銫-137三個實行嚴格管理。轄區內所有醫院的醫療廢物按照要求,做到了專人管理,統一存放,專車清運,集中處置。

5、環保專項行動工作。

一是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開展了“5·31”環保零點行動,縣政府組織環保、城管、水利、交通等部門采取聯合行動,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排污行為進行專門整治,全面清理了河道兩岸的生活垃圾和建筑余土。

二是按照國家和省市安排部署,精心組織開展了打擊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影響群眾正常生活,污染擾民的各類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治。環保、監察、工商、工業總公司、開發區管委會及鎮街等相關部門配合,共出動356人次,對轄區47家排污企業進行了檢查,處罰企業5家。

三是通過排查,確定了4家企業作為整治重點,掛牌督辦,解決了群眾長期投訴的新宇網吧等噪聲擾民、石頭火鍋、郵政大廈餐飲業油煙擾民等問題。

6、區域噪聲環境治理工作。

一是完成了噪聲達標區的創建工作。2006年按照縣政府的安排,我縣積極開展噪聲達標區創建工作,環保、公安、文化、交通等部門積極配合,通過一年的規劃實施,建成了11.82平方公里的噪聲達標區,2007年6月通過了市政府組織的考核驗收,使*縣建成區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了100%以上。

二是加強建筑工地夜間施工管理。我們對建筑工地夜間施工實行從嚴審批、從嚴檢查。我縣按照有關規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環保部門與各施工單位簽訂環保責任書,對施工單位因工藝要求需要夜間施工的,從嚴審查,從嚴審批,并檢查施工單位向周圍居民公告情況。對未經審批擅自夜間施工的,堅決予以嚴肅查處。

三是高考期間噪聲管理。高考來臨之際,縣政府召集教育、環保、公安、文化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對高考期間的噪聲管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縣政府印發高考期間噪聲管理通告,在縣電視臺連續播放。環保局對建筑工地印發通知,對高考期間的施工提出嚴格要求,并停止夜間施工審批。環保、公安、文化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檢查組,對建筑工地、歌舞廳等容易產生噪聲的地方,堅持夜間巡回檢查,對群眾的投訴及時查處,查處率達到100%。連續多年高考期間,沒有建筑工地夜間施工和噪聲擾民的現象,群眾對建筑工地的投訴幾乎為零,有效地保證了高考期間考生休息和應考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7、環境信訪工作。

我縣歷來重視環境信訪工作,把環境信訪工作列入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內容??h政府建立了信訪投訴督查制度,環保部門建立了信訪投訴接待日制度。政府辦公室、環保局向社會公布了值班電話和投訴電話,堅持24小時值班、24小時查處、24小時回復的信訪查處回復制度。2006年至2008年我縣共受理群眾和上級部門轉辦的環境投訴253件,全部及時查處,查處率為100%,辦結率為99%。

同時,我局非常重視人大議案、政協提案的辦理工作,2006年至2008年共受理人大代表建議16件、政協委員提案9件,全部按時限要求認真予以辦理,辦結率為100%,代表和委員的滿意率為99%。

8、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創衛意識。

我縣在創衛工作中,利用縣城廣場開展各種活動,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縣市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如每年三月開展的“科技之春”宣傳、6·5世界環境日宣傳、實施綠色創建工程等,使環保創衛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做到學校小手拉大手、社區群策群力、企業清潔生產等活動,落實環保教育內容。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企業,2006年至2008年市政府命名表彰綠色學校3個,其中市級3個,正申報省級綠色文明單位20家。

四、下一步創衛工作思路和打算。

1、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和宣傳欄、網站等宣傳媒介,全方位開展宣傳教育。定期播放新《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環保知識,并對造成污染嚴重的企業和單位進行公開曝光,為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環保創衛的難點。投資6000多萬元的縣污水處理廠前期設計、環評、選址工作已經完成,今年已啟動建設。我局根據職能,積極開展工作,使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盡快達到標準要求。

3、加大餐飲業油煙治理和建筑施工噪聲及網吧、商場空調機等噪聲的治理力度,使餐飲業油煙污染和噪聲擾民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落實環保長效管理機制,提高環保管理水平。

4、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查處居民群眾投訴的污染擾民問題,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總之,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創衛工作力度,鞏固創衛成果,糾正不足,落實責任,注重細節,使創衛環保目標任務早日完成,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使*縣早日跨入國家衛生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