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完善民權管理總結

時間:2022-06-09 11:31:00

導語:民政局完善民權管理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完善民權管理總結

涉及面廣,著力提升民政工作服務水平。民政工作量大。服務對象多,廣大民政工作者密切黨群關系,樹立干部新形象的橋梁和紐帶。要進一步抓好涉軍群體、精退職工、城鄉低保對象等民政服務對象的維穩信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不時提高民政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主動適應建設“兩型社會”要求,充分發揮好民政部門的工作職能,推動全縣民政工作深入繼續發展。

省、市民政干部的精心指導下,年,民政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抓重點,克難點,創亮點,切實做好民生保證、鞏固基層政權建設、維護涉軍群體穩定、推進殯葬管理改革等方面扎實工作,有力改善了民生,保證了民權,維護了民利,推動了全縣民政事業的深入繼續發展。

(一)著眼于改善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規范城鄉低保管理。大力開展城鄉低保規范化建設活動,一是堅持公正公平。實現了工作制度化、審批順序化、管理規范化、監督社會化,并接受了縣人大常委會對城鄉低保工作的執法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張榜公示制度,準確界定低保對象,縣低保局對新增鄉村低保對象和農村“三無”人員入戶調查率達100%由縣局統一為全縣150個村(社區)制作規范的社會救助公示欄,全縣所有村(社區)全部按新的要求組建了不少于20人的低保評審團。創新了調查評議方式,喬口鎮由鄉鎮成立調查組,對所有農村低保對象進行調查。低保金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全部實行銀行,足額及時到位。至12月份,全縣在冊鄉村低保對象戶43789959人,月發保障金130萬元,有在冊農村低保對象10426戶,20088人,月發保障金144.5萬元,城鄉低保人均月補差均達到省市下達的實事工程指標??h高塘嶺鎮高塘嶺社區居委會和黃金鄉白馬村村委會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基層低保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

提高五保供養水平。依照“制度健全、管理有序、資金落實、應保盡保、服務優良”目標要求,二是提質改造敬老院。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不時提高五保供養水平。今年我縣切實加強敬老院的建設和管理,強化服務理念,優化管理服務機制和制度,對全縣14個鄉鎮敬老院進行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登記。完成靖港鎮復勝村、鎮村、鋪鎮村、鄉村、長聯村和星城鎮騰飛村6個村級五保之家建設任務,目前6個五保之家都已入住五保老人。投入資金20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擴容提質改造,新增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增加床位50個,使該院床位總數達102個,目前已入住老人73名。鋪鎮敬老院吸納了一韓國老板來投資辦院,投入80多萬元新建了一棟五保老人住院樓,進一步改善了院內環境。敬老院和丁字敬老院還組織五保老人外出觀賞學習、開闊視野,市多家媒體進行了新聞報道。目前,全縣14所鄉鎮敬老院共集中供養五保老人641名,被評為“全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縣”

完善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建立了網絡報災平臺,三是夯實基礎工作。成立了縣、鄉、村三級災害信息員隊伍,配備了167名災害信息員,并組織進行了業務培訓。制定了縣自然災害救助預案,開展了首個防災減災宣傳日活動,明確了雷鋒路社區作為我縣“綜合減災社區”創建單位,提高社會各界的災害風險防范意識。等6個鄉鎮新建了救災物資貯藏點,使全縣總數達到12個,為及時救災提供了充沛的物資保證。

做好其它社會救助工作。積極開展年全縣春節走訪慰問活動,四是認真落實政策。共投入慰問資金307萬元,為全縣14000余名特困對象解決生活困難,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至11月份,共發放臨時救災救濟款149萬元,對1477人實施特困戶大病醫療救助,發放醫療救助金270萬元;對3113人次實行社會精神病人藥物救助,30名重癥精神病人進行了強制住院治療;資助特困大學生共237人,發放助學金52萬元;縣城主路口設立社會救助引導牌,社區成立社會救助志愿者隊伍,加大社會救助力度,目前共接待求助人員561人次;嚴把政策關口,認真落實六十年代精退職工待遇,目前已審批全縣新增精退人員1449人,并嚴格依照每人每月50元的補助規范發放到位。

(二)著眼于鞏固基層政權建設。

由縣委發文明確和諧社區的評先評獎管理方法??h委的積極建議下,一是抓好和諧社區建設和村民自治工作。繼續將和諧社區創建列為全縣六大主體活動之一。目前全縣各個社區的陣地建設日益規范,主題活動充溢生機,社區服務不時推進,實事工程深入人心,創建活動扎實推進。高塘嶺鎮的西塘街社區、銅官鎮的誓港社區被評為“長沙市和諧示范社區”同時,銅官鎮華城村、鄉新陽村和鎮八曲河村、茶園村開展了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增強了村級服務功能,培育了一批群眾文化組織,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h委、縣政府組織了村主職干部培訓班,開展了兩次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專項檢查,全縣深入開展村務公開和規范化建設。所有村設立了規范的村務公開欄,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推動了基層民主建設,今年10月12日《人民日報》政治新聞部專程來我縣采訪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并在10月28日的人民日報》上進行了報道。

有5.2萬名選民參加。9月22日進行了全縣集中動員和業務培訓,二是認真組織第七次社區換屆選舉。涉及7個鄉鎮15個社區。11月5日圓滿完成了居委會的換屆選舉任務,共選出社區居委會主任15名,其中連選連任10人,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和委員40人,其中新進班子17人。新當選的55名社區居委會干部平均年齡36.7歲,其中大專以上文化水平40名,年齡結構和文化層次上進一步優化,為全面推進社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三)著眼于維護優撫群體的合法權益。

聽取意見,對全縣2000多名重點優撫對象、傷殘軍人、抗美援朝復員軍人進行了一次上門走訪。宣講政策,使優撫對象應該享受的待遇全部落實到位。同時切實解決重點優撫對象在住房、治病、生活等方面的難題,對16戶在鄉老復員軍人的住房進行了危房改造,制定了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證方法,醫保報銷方式逐步向“一站式”結算方式過渡。認真落實各類要求,確保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和醫療補助、軍休人員生活待遇、退役士兵扶持就業補助經費及時到位。推廣以自謀職業、自主擇業的安排政策,組織開展退役士兵培訓,協助退役士兵就業守業。切實加強了縣光榮院的管理,認真落實軍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四)著眼于規范管理和依法行政。

實現了火化率100%目標。另一方面是重點做好配套工作,殯葬管理改革穩步推進。一方面是鞏固全區域實行火化的殯葬改革的效果。通過明確責任機制、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等措施。全縣7個鄉鎮開展公益性墓地建設。目前,、、4個鄉鎮的公益性墓地已經建成,其中鎮公益性墓地采用草坪墓葬的形式,實現了占地面積最少、安葬骨灰最多的環保生態墓地建設,為全市首創。日前,市局在縣組織召開了公益性墓地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對我縣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以創建文明窗口為載體,婚姻登記工作以依法登記、熱情服務為宗旨。以優質文明服務為目標,全面推進了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被國家民政部授予了年度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單位”榮譽稱號。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嚴格依法履行民政部門的登記、管理和監督職能,重點打擊非法民間組織和民間組織的非法行為。全縣共有福彩投注站60個,其中今年新增站點10個。福利彩票發行至10月5日完成銷售1750萬元,提前85天完成市下達的年度發行任務。區劃地名工作方面完成了金洲大道段的道路設標工作,編寫縣門牌整頓、編碼管理實施方案(試行)制定創建平安邊境的相關制度,校核、審查和編寫《地名志》卷部分。

(五)著眼于提升民政工作服務水平。

局堅持每季組織一次黨委中心組(擴大)集中理論學習,今年以來。邀請市局領導和高校的專家教授進行專題輔導,提高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同時組織干部職工圍繞“責任是什么、服務體現在哪里、該怎么做”深入開展專題討論,增強了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爭先意識。為方便服務對象辦事,組織各科室依照政策法規的要求,對辦事項目、順序、時限等進行了重新制定和明確,并在局政務網上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今年5月,全縣范圍內還開展了一次“心系民政對象”大走訪活動,抽調40多名機關干部,組成17個工作小組,歷時一個多月,對全縣14個鄉鎮150個村(社區)4929名傷殘軍人、鄉老復員軍人、三屬”人員、城鄉“三無”人員、統戰救濟對象進行了入戶走訪,密切了干群聯系,樹立了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