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收入分析總結

時間:2022-07-02 04:19:00

導語:國稅局收入分析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局收入分析總結

年是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以年來,全縣國稅部門在市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自覺主動地服從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忠實踐行“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工業創業創新推進活動和年初國稅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大力組織稅收收入,嚴格規范稅收執法,切實加強稅收征管,不斷優化納稅服務,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各項國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F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應對從緊形勢,不斷深化稅收經濟聯動分析,國稅收入實現新增長。面對年以來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和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上下一心,積極應對,始終堅持組織收入原則,緊緊圍繞“稅收彈性系數大于1”的工作目標,按照“兩升一降”的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經濟稅收觀,深入開展稅收經濟聯動分析,掌握稅源變化動態和收入增減趨勢及原因,力求揭示稅收與經濟的內在聯系,有效提升了稅源監控水平,基本實現了國稅收入的平穩增長。1-12月份共組織各項稅收收入18.85億元,同比增收2.48億元,增長15.1。稅收質量穩步提高,宏觀稅負達到了9.64,同比去年提高0.33個百分點,彈性系數穩定在2.1左右;增值稅微觀稅負為3.62,比市平均水平高1.42個百分點;增值稅零負申報率為32.64,比市平均水平低3.15個百分點。

(二)深入推動管理創新,不斷夯實征管工作基礎,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邁上新臺階。緊緊圍繞“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這一中心目標,依托科技手段和現代管理理念,進一步健全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綜合稅源管理“四位一體”的稅收聯動機制,提升稅收征管工作水平。定期走訪調研150戶重點稅源企業,掌握企業經營變化動態,挖掘和發現新的稅收增長點,提高稅源監控的針對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定期不定期通報欠稅情況,加大欠稅公告力度,落實清欠措施,嚴格責任考核,全縣國稅連續五年實現當年無新欠。全面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以稅收管理員信息系統為平臺,通過與綜合征管軟件2.0版的鏈接,進一步規范稅收管理員工作職責和流程。以行業評估為主線,建立健全行業評估模型,加大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聯評力度,并向出口退稅評估延伸。今年以來先后對鑄造、制磚、塑料制品、電子電器、模具等7個行業實施了行業評估;獨立完成模具、鋁壓鑄和翻砂等3個行業,合作完成鋼材經銷行業的建模工作。1-12月份共評估企業364戶,補繳增值稅2882.23萬元、企業所得稅181.91萬元,加收滯納金43.98萬元,共入庫3108.12萬元,入庫率100;“兩稅”聯評企業113戶,試探性評估出口退稅企業22戶。

完成個體定額調整工作,共有600余戶從起征點以下調整到起征點以上。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計算機定額核定系統,并順利通過市局評估。切實加強海關完稅憑證的抵扣管理。認真推行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管理系統。順利升級車輛購置稅系統。切實做好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貫徹實施工作,加強對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后管理辦法的落實、跟蹤問效、收入測算和學習培訓,確保新稅法的順利實施。全面推開涉外稅務審計工作,完成審計任務9戶,補繳稅款121萬元,調增計稅所得額207萬元。落實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推行出口退稅免予提供紙質外匯核銷單,嚴格出口稅收函調管理,開通出口退稅短信平臺。做好各應用系統的日常運維和各類系統的升級完善工作,確保各類應用系統正常運行。推行辦稅服務電子評價系統,在城區稅務分局推行智能排隊叫號管理系統,改善硬件設施,使辦稅服務廳更加秩序井然。在市局部署下,圓滿完成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演練,落實奧運會期間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大力推行增值稅專用發票網上認證、網上抄報稅工作,逐步推行貨運發票網上認證工作,增值稅專用發票網上認證保持在70,貨運發票比例40左右,網上抄報稅800戶。深化與國庫、地稅、工商等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共同推動工作開展。規范內部行政管理,財務、信訪、保密、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都取得較好成績。我局被評為省衛生單位,市、縣檔案工作先進集體。

(三)嚴格規范稅收執法,不斷強化執法監督檢查,依法治稅工作取得新進展。以全面推行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為契機,結合“兩權”監督崗位考核標準修訂,進一步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明確實施要求和具體考核要求,形成了“以事定崗、以崗定責、權責相當、落實到人”的監督制約機制。1-12月份共實施責任追究60筆53人次,扣發獎金6920多元。組織開展執法檢查和稽查已查案件的復查工作,認真開展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并根據實際調整重大稅務案件標準,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組織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完成涉外稅收優惠政策清理。按照市局部署,結合我縣經濟發展實際,開展了軸承、五金機械、有色金屬冶煉等7個行業的專項檢查和岔路地區稅收專項整治,同時對發現的共性問題,以稽查建議的形式反饋給征管部門,發揮稽查以查促管的作用。1-12月份累計下達各類案件231戶,結案225戶,滯補罰合計2157.61萬元,其中查補稅款1020.41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案件27戶,移送法院強制執行案件2戶,4人被判刑,并處罰金30.6萬元。堅持以人為本,推行稽查預告管理,促進納稅人自查自糾。認真開展第17個稅收宣傳月活動,與地稅局密切協作,相繼組織了“十大行業謀發展納稅大戶座談會”、“稅法知識競賽”等活動。聯合地稅局、公安局積極開展打擊制售假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專項整治宣傳周活動。

(四)創新服務方式方法,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稅收服務經濟作出新貢獻。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工業創業創新推進活動部署,制定出臺關于工業創業創新翻番工程實施意見,不折不扣地落實好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再就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支持新農村建設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使企業依法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政策,幫助企業積蓄力量和練好內功。暫時免征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降低中低收入者負擔。1-12月份共減免各項稅收1.34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72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3937萬元,再就業扶持96萬元。為確保退稅款能盡快退到納稅人手中,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加強與國庫寧海支庫的聯系,加快審核審批進度,切實加快了退稅速度。1-12月份實際辦理出口退(免)稅9.8億元,同比增長12.7。此外,按月審批出口退稅專項獎勵資金,全年審核839戶次,發放566.13萬元。全面推進“陽光工程”建設,深入推行“文明辦稅八公開”。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要求公開的內容做到及時、準確、全面公開。積極舉辦稅收政策會、新企業所得稅法培訓班、出口退稅業務答疑會等,1-12月份共舉辦了20多期,6000多人次參加,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辦稅水平。組織編寫《稅收優惠政策匯編》,并印制5000冊免費發放給廣大納稅人。積極參加“外商投資服務月活動”和“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深受納稅人和地方政府好評。大力開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干部進企業、服務促發展”和工業創業創新推進活動,共派出干部100多人次,走訪企業100多家,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50多條,進一步密切稅企關系,提升國稅部門的良好形象。

(五)大力優化工作作風,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國稅良好形象得到新提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定期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刻領會新思想、新觀點,提升領導干部理論水平。嚴格按照稅務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抓好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民主評議等制度的落實。舉行工會和婦委會換屆選舉大會,優化干部隊伍結構。舉辦第四屆中層干部理論讀書會和第五屆政研會,繼續開展“每月一考”,組織開展公務員法律知識、保密法知識和黨風廉政知識考試,開展新企業所得稅法、稅收征收等培訓,參加總局、市局和地方黨委政府組織的各類培訓,促進了學習型機關創建的深入開展。我局政研學組被市政研會國稅分會評為-年度優秀政研集體。開展“比一比、看一看”活動,評選“窗口服務明星”,深入推進“文明單位”、“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和“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等各類創建活動。創辦青年季刊《稅月如歌》,搭建國稅青年交流新平臺。充分發揮黨、團、青、工、婦等組織作用,積極開展各種有益干部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繼續選派優秀干部擔任農村指導員,參與聯系村大鄭村的新農村建設。大力支持抗震救災工作,干部職工自發捐款達78775元、黨員交納“特殊黨費”40920元。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廉政預警分析,拓展外部評議,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系列活動,試行稅收管理員述職述廉,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