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行為規范學校總匯

時間:2022-07-24 04:37:00

導語:深入行為規范學??倕R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行為規范學??倕R

在縣教育局德育室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校經過近一年多的行為規范示范校創建宣傳和教育活動,德育教育體系形成,學校的內外部環境和學校師生的行為,做事準則進一步規范,師生間的交流密切,相互之間團結協作,學校的校風,班級的班風有了一定的提升,學習氛圍濃郁,大家都感覺到了學校的文化氣息,學習氣息,人文氣息,和諧氣息,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中學正向著求德,求真,求進,求實邁進。

一年來,我校黨政工班子團結,全校師生同舟共濟,始終把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和訓練放在學校工作的主要位置,緊緊圍繞學校新三年發展規劃加強領導,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做到務實求真,多元拓展,自我教育,探索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面我把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的情況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制度保障,全員育人

我校建立了以校長→德育主任,中隊輔導員→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隊干部為主的管理網絡,明確各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教育的職責。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寫進學校工作計劃。重視師德建設,制訂了《中學教師師德規范》等規章制度及獎懲措施,建立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思想穩定的班主任隊伍,將"行為規范"教育活動開展情況作為班隊工作考核的重點。全體教職工轉變觀念,樹立和增強了全員教職工的德育意識,認識到每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規范習慣的培養。我們的班主任,天天堅持工作在學校德育工作的第一線;我們的教職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生如子,并把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在常規管理及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政教處堅持二周一次的德育例會,利用多種形式向班主主任宣傳新時期班級建設的理念,操作規程和班級建設的策略。拜師結對,互相交流,不斷更新班主任的帶班理念。我校的黨員,發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時期的好傳統,每人關心幫助一名雙困學生;我們的行政領導,每人蹲點一個年級組。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發揮著全面育人的作用。

二、自主教育,注重內化

我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層教育,科學制定分年級的行為規范訓練內容,做到每月總結反饋。以"學生自主教育"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生班干部和學生中隊委員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年級,班級行為規范養成的管理,促進學生的行為自律。具體是:

1,在日常教育中制訂和完善了《中學學生十分鐘文明休息制度》,《中學學生一日常規》等。

2,由政教,少先隊大隊部成立學生行為規范檢查組,對全校各班的晨檢,衛生,課間休息,廣播操等日常行為情況進行檢查,在學校行為規范的自主教育活動中,涌現了一批如羅苗,孫寧寧,石怡雯等自立,優秀的學生干部。

3,學校把學生行為規范檢查組和行政人員值日情況做出綜合評分,評出每周的文明班級,并在下周一的晨會上由學校領導對行為規范開展的好的班級授"文明班級"的流動紅旗。通過每日的行政人員檢查和學生的檢查,促進了學生自覺遵守校紀校規,遵循"十個道德"好習慣的養成。

4,開展"文明小公民"的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法制在線》,《交通安全》的短片,要求各班舉行"我是文明小公民的主題班會和證文活動。

5,組織學生定期赴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活動,這已成為我校的一項常規制度。每年一到重陽節,學校里的團干部和少先隊大隊部學生就早早地準備好了節目,帶上自己喜歡的水果和點心高高興興地來到鄉敬老院,有的為老人表演拿手的節目,有的幫助老人打掃房間,還有的學生親熱的為老人梳頭和老人拉拉家常。

6,學校組織學生干部和全體學生觀看海洋裝備島的發展規劃短片,參觀江南造船基地,赴上海德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學校還引導各中隊積極創建班集體建設,發揮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教育的意識,豐富了學生的內涵,拓展了學生視野。

三、構建學校,家庭,社區和諧有效的教育環境

我校學生來源面廣,外省市借讀生占學生總數的近五分之二,一些學生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對學生良好行規的養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依托,充分發揮好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作用。

1,全體教師重視家教指導,堅持班主任每月四次家訪制度。分年級召開學生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通過授課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引導。

2,做好品德,學習雙困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做到心理疏導,行動關懷,不讓一位學生掉隊。

3,走出去,請進來,每學期,學校邀請鄉邊防隊的警官,縣法院的法官,鄉公安局的干警來校為學生作主題教育報告。每年的寒,署假,學校與各村的村委分管干部商量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在社區生活能得到村委干部的關心,能過上一個愉快,健康有意義的假期。由于做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德育教育的網絡,大家齊抓共管,幾年來,學校的案發率,無故傷亡率一直保持為零。

四、在心理教育中讓學生找回自我

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齡特點,我校心理咨詢室堅持每周一,三,五日為學生開放,學生有思想障礙可以及時找心理老師,老師發現學生有思想問題也及時找學生。如屆九(4)中隊有一名女生,她是隨父母來振華港機打工的子女,由于她的父母忙于工作,沒時間多去關心和教育她,平時即使有時間去教育,要么就是罵,要么就是打,這位學生心灰意冷,一度曾走上邪路,上網吧去游戲機房,不思進取,無心學習。待她父母后悔時,她已經輟學流浪在社會了。當時她父母非常焦急,又拿她沒辦法,打算放棄了。后來,他姑姑來到學校,懇求學校教育和挽救她,心理教師和班主任分析了她的現狀,有的放矢,耐心找她談心,通過五次家訪,十次談心,終于感動了她,她來校讀書了。在來校學習的過程中,心理老師和班主任根據她喜歡唱歌的特點,多次鼓勵她,并推薦她參加校園歌曲歌唱比賽,結果她刻苦排練,努力準備,在老師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縣中學生校園歌手大獎賽,她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獲得了縣的個人演唱三等獎。這次比賽使她增強了信心,找回了自我,她思想穩定了,學習刻苦了,后來她順利畢業。當老師把這個消息告訴她父母時,她父母激動萬分,多次表示感謝。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學生的心理問題無小事,我們做老師的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問題,并要耐心地加以積極疏導,使這些學生早日走出迷惘,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五、在活動中體驗與領悟

我校在進行"行規"教育時,實施多元化的校園活動,拓展了行規教育的途徑。學校向全校學生發出號召:"光榮我光榮,我為爭光榮"。開展了以下活動。

1,開展了"養成"十個道德"好習慣活動。

2,"文明禮儀伴我行"實踐體驗活動。

3,按照教育室德育室制訂每月活動的主題,如:手拉手獻愛心,學雷鋒活動,民族精神教育(民俗民風的收集),各個節慶日慶祝活動,生命教育征文活動,體育比賽活動(組建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等,

4,我們還與邊防隊,鄉敬老院結對,定期開展活動。"八一"建軍節,重陽節組織師生進行活動和聯歡。同時,學校的體育場,圖書館,閱覽室,在節慶日期間向社會開放,讓德育工作輻射到學校周邊的社區。一系列的主題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塑造了學生美好的心靈。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自己,豐富自己。

六、創設"潤物無聲"的校園文化

我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行為規范教育環境,每一面墻壁都成為無聲的語言。

1,學校設有宣傳欄,名人名言,年級墻報等,向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

2,教室里設有溫馨角,有學生自己創設的"圖書角","生物角","學習園地"。

3,文化創建上,每學年舉辦田徑,足球,跳踢等體育比賽,十月國慶歌會,迎新年文藝匯演,征文演講比賽等,內容涉及"三島聯動","生態",江南造船,世博會,感恩,熱愛祖國,"八榮八恥"等,號召全體師生完成歷史賦于我們的重任,"以我所能,為祖國,為家鄉盡責任"等。

七、在創建行規活動中不斷提升學校師生的內涵

走進校園,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寬敞,美麗,整潔。我們的教師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他們注重學習,善于反思和總結,寫出了一批反映學生思想變化的有質量的德育小論文和成功的教學案例。如《走進他的心靈》,《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和剛走上教育崗位的年青教師寫的《我的事業》等。學校德育教育隊伍更加成熟。走進同學,學生們個個講禮儀,守紀律;學生之間減少了很多摩擦,更加團結友愛;走進家庭,孩子們都能自覺地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變得更加懂事;同學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年全校師生在縣各級各類比賽中連連獲獎。年學校被評為縣文明單位,健康安全學校,體育優勝獎單位。屆初三學業考試榮獲縣教學成績優勝單位。年學校檔案管理獲縣一等獎。一年來在縣"行為規范示范校的創建"的過程中,我校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家長滿意度高,社會各界反映好。

同志在抒發革命者偉大胸懷時曾豪情滿懷地吟誦:"戰士指向南粵,更加郁郁蔥蔥"。我們重視業已取得的成果,但我們更加注重任重而道遠的未來。為了實現我校提出的"為每個學生創造美好明天"的辦學理念,我校將在縣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在教育局德育室的大力幫助下,不斷總結經驗和不足,不斷學習縣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的好經驗,為實現新三年的辦學目標而努力,為海洋裝備島乃至全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合格接班人而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在縣教育局德育室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校經過近一年多的行為規范示范校創建宣傳和教育活動,德育教育體系形成,學校的內外部環境和學校師生的行為,做事準則進一步規范,師生間的交流密切,相互之間團結協作,學校的校風,班級的班風有了一定的提升,學習氛圍濃郁,大家都感覺到了學校的文化氣息,學習氣息,人文氣息,和諧氣息,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中學正向著求德,求真,求進,求實邁進。

一年來,我校黨政工班子團結,全校師生同舟共濟,始終把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和訓練放在學校工作的主要位置,緊緊圍繞學校新三年發展規劃加強領導,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做到務實求真,多元拓展,自我教育,探索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面我把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的情況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制度保障,全員育人

我校建立了以校長→德育主任,中隊輔導員→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隊干部為主的管理網絡,明確各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教育的職責。學校創建縣行為規范示范校寫進學校工作計劃。重視師德建設,制訂了《中學教師師德規范》等規章制度及獎懲措施,建立了一支業務能力強,思想穩定的班主任隊伍,將"行為規范"教育活動開展情況作為班隊工作考核的重點。全體教職工轉變觀念,樹立和增強了全員教職工的德育意識,認識到每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規范習慣的培養。我們的班主任,天天堅持工作在學校德育工作的第一線;我們的教職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生如子,并把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在常規管理及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政教處堅持二周一次的德育例會,利用多種形式向班主主任宣傳新時期班級建設的理念,操作規程和班級建設的策略。拜師結對,互相交流,不斷更新班主任的帶班理念。我校的黨員,發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時期的好傳統,每人關心幫助一名雙困學生;我們的行政領導,每人蹲點一個年級組。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發揮著全面育人的作用。

二、自主教育,注重內化

我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層教育,科學制定分年級的行為規范訓練內容,做到每月總結反饋。以"學生自主教育"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生班干部和學生中隊委員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年級,班級行為規范養成的管理,促進學生的行為自律。具體是:

1,在日常教育中制訂和完善了《中學學生十分鐘文明休息制度》,《中學學生一日常規》等。

2,由政教,少先隊大隊部成立學生行為規范檢查組,對全校各班的晨檢,衛生,課間休息,廣播操等日常行為情況進行檢查,在學校行為規范的自主教育活動中,涌現了一批如羅苗,孫寧寧,石怡雯等自立,優秀的學生干部。

3,學校把學生行為規范檢查組和行政人員值日情況做出綜合評分,評出每周的文明班級,并在下周一的晨會上由學校領導對行為規范開展的好的班級授"文明班級"的流動紅旗。通過每日的行政人員檢查和學生的檢查,促進了學生自覺遵守校紀校規,遵循"十個道德"好習慣的養成。

4,開展"文明小公民"的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法制在線》,《交通安全》的短片,要求各班舉行"我是文明小公民的主題班會和證文活動。

5,組織學生定期赴敬老院開展敬老,愛老活動,這已成為我校的一項常規制度。每年一到重陽節,學校里的團干部和少先隊大隊部學生就早早地準備好了節目,帶上自己喜歡的水果和點心高高興興地來到鄉敬老院,有的為老人表演拿手的節目,有的幫助老人打掃房間,還有的學生親熱的為老人梳頭和老人拉拉家常。

6,學校組織學生干部和全體學生觀看海洋裝備島的發展規劃短片,參觀江南造船基地,赴上海德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學校還引導各中隊積極創建班集體建設,發揮學生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教育的意識,豐富了學生的內涵,拓展了學生視野。

三、構建學校,家庭,社區和諧有效的教育環境

我校學生來源面廣,外省市借讀生占學生總數的近五分之二,一些學生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對學生良好行規的養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依托,充分發揮好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作用。

1,全體教師重視家教指導,堅持班主任每月四次家訪制度。分年級召開學生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通過授課等形式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引導。

2,做好品德,學習雙困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做到心理疏導,行動關懷,不讓一位學生掉隊。

3,走出去,請進來,每學期,學校邀請鄉邊防隊的警官,縣法院的法官,鄉公安局的干警來校為學生作主題教育報告。每年的寒,署假,學校與各村的村委分管干部商量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在社區生活能得到村委干部的關心,能過上一個愉快,健康有意義的假期。由于做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德育教育的網絡,大家齊抓共管,幾年來,學校的案發率,無故傷亡率一直保持為零。

四、在心理教育中讓學生找回自我

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齡特點,我校心理咨詢室堅持每周一,三,五日為學生開放,學生有思想障礙可以及時找心理老師,老師發現學生有思想問題也及時找學生。如屆九(4)中隊有一名女生,她是隨父母來振華港機打工的子女,由于她的父母忙于工作,沒時間多去關心和教育她,平時即使有時間去教育,要么就是罵,要么就是打,這位學生心灰意冷,一度曾走上邪路,上網吧去游戲機房,不思進取,無心學習。待她父母后悔時,她已經輟學流浪在社會了。當時她父母非常焦急,又拿她沒辦法,打算放棄了。后來,他姑姑來到學校,懇求學校教育和挽救她,心理教師和班主任分析了她的現狀,有的放矢,耐心找她談心,通過五次家訪,十次談心,終于感動了她,她來校讀書了。在來校學習的過程中,心理老師和班主任根據她喜歡唱歌的特點,多次鼓勵她,并推薦她參加校園歌曲歌唱比賽,結果她刻苦排練,努力準備,在老師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縣中學生校園歌手大獎賽,她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獲得了縣的個人演唱三等獎。這次比賽使她增強了信心,找回了自我,她思想穩定了,學習刻苦了,后來她順利畢業。當老師把這個消息告訴她父母時,她父母激動萬分,多次表示感謝。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學生的心理問題無小事,我們做老師的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問題,并要耐心地加以積極疏導,使這些學生早日走出迷惘,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五、在活動中體驗與領悟

我校在進行"行規"教育時,實施多元化的校園活動,拓展了行規教育的途徑。學校向全校學生發出號召:"光榮我光榮,我為爭光榮"。開展了以下活動。

1,開展了"養成"十個道德"好習慣活動。

2,"文明禮儀伴我行"實踐體驗活動。

3,按照教育室德育室制訂每月活動的主題,如:手拉手獻愛心,學雷鋒活動,民族精神教育(民俗民風的收集),各個節慶日慶?;顒樱逃魑幕顒?,體育比賽活動(組建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等,

4,我們還與邊防隊,鄉敬老院結對,定期開展活動。"八一"建軍節,重陽節組織師生進行活動和聯歡。同時,學校的體育場,圖書館,閱覽室,在節慶日期間向社會開放,讓德育工作輻射到學校周邊的社區。一系列的主題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塑造了學生美好的心靈。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自己,豐富自己。

六、創設"潤物無聲"的校園文化

我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行為規范教育環境,每一面墻壁都成為無聲的語言。

1,學校設有宣傳欄,名人名言,年級墻報等,向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

2,教室里設有溫馨角,有學生自己創設的"圖書角","生物角","學習園地"。

3,文化創建上,每學年舉辦田徑,足球,跳踢等體育比賽,十月國慶歌會,迎新年文藝匯演,征文演講比賽等,內容涉及"三島聯動","生態",江南造船,世博會,感恩,熱愛祖國,"八榮八恥"等,號召全體師生完成歷史賦于我們的重任,"以我所能,為祖國,為家鄉盡責任"等。

七、在創建行規活動中不斷提升學校師生的內涵

走進校園,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寬敞,美麗,整潔。我們的教師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他們注重學習,善于反思和總結,寫出了一批反映學生思想變化的有質量的德育小論文和成功的教學案例。如《走進他的心靈》,《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和剛走上教育崗位的年青教師寫的《我的事業》等。學校德育教育隊伍更加成熟。走進同學,學生們個個講禮儀,守紀律;學生之間減少了很多摩擦,更加團結友愛;走進家庭,孩子們都能自覺地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變得更加懂事;同學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年全校師生在縣各級各類比賽中連連獲獎。年學校被評為縣文明單位,健康安全學校,體育優勝獎單位。屆初三學業考試榮獲縣教學成績優勝單位。年學校檔案管理獲縣一等獎。一年來在縣"行為規范示范校的創建"的過程中,我校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家長滿意度高,社會各界反映好。

同志在抒發革命者偉大胸懷時曾豪情滿懷地吟誦:"戰士指向南粵,更加郁郁蔥蔥"。我們重視業已取得的成果,但我們更加注重任重而道遠的未來。為了實現我校提出的"為每個學生創造美好明天"的辦學理念,我校將在縣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在教育局德育室的大力幫助下,不斷總結經驗和不足,不斷學習縣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的好經驗,為實現新三年的辦學目標而努力,為海洋裝備島乃至全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合格接班人而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