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互動工作情況總結
時間:2022-12-09 09:29:00
導語:城鄉互動工作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部署,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我村20年與省財政廳的結對共建活動以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重點,以幫助解決最現實、最具體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以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為目標,本著為我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切實解決了我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加強了村級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下面,現將兩年來我村結對共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地處縣鎮腹地,位于省中南部邊緣,緊靠荊江南岸,距荊州市主城區六公里。全村共有三個小組354戶,1294人,耕地面積2082畝?,F外出務工460人,享受農村低保戶19戶53人,村民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收入6400元,全村現有中共黨員24人,村兩委班子成員3人,"兩委"班子戰斗力較強,群眾自建家園、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高,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意識較強;農戶居住相對集中,發展潛力較大,實施新農村建設和農民發家致富有著較好的組織、思想、民情等基礎。
二、結對幫扶新農村建設工作情況
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省財政廳新農村工作隊結對幫扶下,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強化黨員干部隊伍教育,全面實施了安全人畜飲水工程、新村建設、危房改造、道路建設、茶園改造、學校建設等工程,到目前為止以基本完成。
(一)強班子,帶隊伍,在"結對共建"中夯實新農村建設組織基礎
班子是核心,隊伍是關鍵。在省財政廳新農村工作隊的指導下,在"結對共建"活動中,省財政廳新農村工作隊首先從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入手,幫助村兩委班子在發展思路、發展規劃、發展目標上準確定位。制定了長期發展目標與短期發展任務。提出了"依托資源壯龍頭,培育基地育支柱,服務城鎮求發展,文明和諧建新村"的總體發展思路。通過努力,在省財政廳的傾情幫扶下,村兩委班子帶領全村人民努力改善基礎條件、積極發展以茶葉為主的支柱產業,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全村上下形成了敬業奉獻的道德風尚、團結民主的干群關系、文明和諧的家庭新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先后獲得省、市級"文明村"和縣級"五好"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健全,全村社會穩定、風氣良好、村民安居樂業。
其次是極力支持村黨支部加強黨員隊伍培訓教育和管理。利用村黨員活動陣地,以黨支部發行的"農家文摘"報、組織黨員觀看電教片的形式學習、宣傳黨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提高黨員群眾的政治思想素質,把黨員、群眾思想統一到發展本村公益事業、建設文明新村的思想上來。聘請專家、技術人員開展茶葉、生豬等實用技術培訓10多次,建立了黨員聯系群眾公開承諾制度,幫助貧困戶加快致富,不斷強化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協助培養村級后備干部10多人,把一批有文化、有知識的黨員作為后備干部納入到村黨支部的視線內。幫助完善制度20多項,建立了定期召開支部會制度、黨務村務公開制度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等一系統制度。
(二)強基礎,解難題,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傾情扶貧幫困關注民生
1、加緊道路硬化,筑起群眾致富路。
針對全村"三架山、兩面坡、一條河"的實際情況,我們把新通組公路、主干道硬化當作首要任務,村委會積極爭取資金,著力解決出行難問題,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在省廳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硬化小河至青岡嶺6.5公里、黃龍洞至張家溝2公里、新區至青岡嶺1.5公里,完成硬化10公里。今年硬化灌坪至天堰茶廠3.5公里,目前正在緊張施工,年底通組硬化公路達到13.5公里,硬化通組率80%。
2、切實關心群眾,深化干群民生情。
農村安全飲水問題解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1年,在工作隊的幫扶下,申請專項資金27萬元,單戶建池243個,解決243戶853人安全飲水難題,聯戶建池18個,解決136戶493人安全飲水難題。結對幫扶以來,共解決2046人安全飲水問題,安全飲水覆蓋全村范圍。
2011年,進一步加大危房改造的力度,申請資金28.8萬元,危房改造72戶。于2011年底全部通過驗收并搬進新居。
集農民增收、觀光旅游生態茶園初步建成。爭取了低丘崗地1300萬元改造項目資金,對以櫻桃山片為中心的茶園改造、道路建設、人畜飲水和配套設施等實施綜合治理。使茶農得到了實惠。
2011年,在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中,省駐村工作隊經過實地調研,落實幫扶對象18戶,對每戶每年按2000元的標準進行點對點的幫扶,改善其生活生產條件,聯系工會為我村15名貧困大學生解決部分生活費。
3、加強陣地建設,力展基層新面貌。
陣地建設隨村委會辦公樓落成徹底改善。2011年,在各級各部門及省財政廳工作隊的關心和支持下,按照陣地建設要求,投資100多萬元在新區新建一棟占地300平方米、兩層村委會辦公大樓。極大改善村委會的辦公條件。增添村衛生室醫療設備,解決村民就醫難問題。20年,我們在"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基層組織"五個基本"建設活動中,規范各項制度、發揮陣地作用,使村級辦公場所真正成為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
(三)強硬件,重幫扶,在全力改善才芳小學校園環境中托起山村教育新希望
三房坪村才芳小學基礎設施簡陋、辦學條件差,是省駐村工作隊到三房坪村后的一塊心病。為改善辦學條件,在省財政廳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向省相關部門爭取申報了學校建設改造項目計劃,2011年暑假,省財政廳對學校實施第二年幫扶計劃,再次向學校捐贈1860冊圖書,并籌資20萬元,用于對原有陳舊的教學樓維修及小操場重新布局改造,教學樓維修、場地工程改造、走廊雨棚、校門外公路維修等讓才芳小學煥然一新。20年,省財政廳駐村工作隊著力于學校軟件建設水平,繼續愛心接力,再次伸出援手,積極為學校爭取到15萬元的幫扶資金,幫助學校解決低音廣播系統、電腦更新,攝像機、音樂教學器材等內部設施、設備的添置和校園封閉問題,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使學校硬軟件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達到全縣農村小學一流辦學水平,為學校實現飛躍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近幾年的結對共建工作中,我們得到了省財政廳、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各項工作進展都較為順利,但由于本村基礎薄弱,投入能力有限,在規劃實施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民增收難,壯大村集體經濟還有待進一步拓寬,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方面,這些困難的解決,都離不開省財政廳傾情幫扶。沒有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就沒有三房坪才芳小學欣欣向榮的校園環境。沒有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三房坪80多個危房農戶就不能盡快搬進新家。沒有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2000多人的安全飲水難題就不能迅速解決。沒有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就沒有能容納100多戶新農村小區新居拔地而起。沒有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天堰片涉及800多人3.5公里的致富路就不可能硬化......。
在與省財政廳結對幫扶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三房村擠身全縣乃致全省的明星村的希望。讓全村3400多名老百姓感受了省財政廳駐村工作隊拳拳愛民之心。讓全村200余名師生感受到了駐村工作隊的重視教育園丁情。我們肯請省財政廳的各位領導,把三房坪村繼續列入省財政廳的結對幫扶共建村,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省財政廳的幫扶下,早日實現三房坪全面奔向小康的目標。
- 上一篇:煤企文化建設管理細則
- 下一篇:報社總編輯年終述職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