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師資建設工作小結

時間:2022-12-23 11:31:00

導語:學院師資建設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師資建設工作小結

確立了學科建設是全系工作核心的辦學理念,堅持師資建設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系建設中的重要工作來抓,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過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在數量上、尤其是業務素質的提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就我系以來師資隊伍的現狀、師資建設工作的經驗和教訓、以及今后三年師資建設工作的展望等方面做一總結匯報:

一、教師隊伍現狀:

1、全系現有專職教師27人。從年齡上看,生物系中、青年教師占了85%,并且青年教師92%已經具有碩士學位,僅有的一位也正在華師大攻讀碩士學位,并且其中還有3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從學歷結構上具有很強的優勢,近一年來引進和培養回校的碩士和博士有4人,學歷層次進一步提高;我系教師學緣結構合理,本科畢業于我校的僅有5人(占總人數的18.5%);

而最終學歷獲得均為外校,包括等等,學緣結構分布廣泛,具有很強的學科發展優勢。總之,以來尤其近幾年經過人才的大力引進和針對性外派攻讀學位等方式,生物系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高學位、高職稱、年輕化的教師群體。但是從人數上看我系年人事部門編制為41人,實際在編教師只有27人,缺編34%,教師處于人數極度緊缺狀態;而今又有生物技術和園林兩個新專業上馬,所以師資建設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直接關系著生物系未來的發展。

2、教師的學術水平

我系教師隊伍中具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在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開發研究方面十分活躍,完成多項科研項目,近五年在國內外刊物上近200篇,其中一部分成果被SCI、ISTP等國際權威性的學術榜刊物收錄,華棟教授先后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并且其中一項已經轉讓投入使用,并獲得16萬元的專利轉讓費;目前我系教師承擔了“863”項目子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另有中華科教基金、教育部專項研究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課題十余項,近五年來支配科研經費百余萬元。期間有兩位教師被評為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兩人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稱號,7人進入校五級學術人才梯隊,二人成為校學科帶頭人,二人分別獲省政府特殊津貼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同時我系教師還特別注重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期間先后主持“世行資助教科農合一新型師資培養研究”,“面向21世紀本科學歷初中生物教師培養與實踐”等多項省級和校級課題,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遺傳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三等獎,華棟教授主持的“世行課題研究”獲得省級三等獎、省樹勛二等獎,孫存華教授主持的課題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還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這些成果的獲得有力地促進和改進了我系的學科建設。

3、教師風范

我系始終把師資隊伍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黨員同志帶頭,廣泛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高學歷、高職稱教師,主動承擔本科生理論和實驗教學工作,并且一直實行老、中、青教師傳、幫、帶的光榮傳統,使青年教師更快通過教學關,發揮好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多年來受到全體學生的一致好評,從而在青年教師評優賽中涌現出一批教學新秀,并且年孫存華教授和屈艾副教授雙雙獲得我?!笆讓脙炐憬虒W獎”,鄭元林博士獲優秀青年指導教師獎。同時也涌現出一批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和、師德模范和勞動模范,如:朱必才教授先后獲得曾憲梓優秀教師獎、省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師德模范,屈艾副教授獲得江蘇省崗位女明星等等。

二、師資建設的經驗和存在問題

1、積極對口引進關鍵性人才

學科學術帶頭人是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到師資隊伍整體結構和學術水平。期間我系根據學科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除積極地培養我系現有在職人員外,積極引進高層次關鍵性人才,嚴把進人質量關。1997年,我系從陜西師范大學成功引進了朱必才教授,他的到來,大大改善了遺傳學學科梯隊的整體結構,為我系第一個碩士點——遺傳學碩士點的成功申報奠定了基礎,從而促進了相關學科的發展;年我系又成功引進了留德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部生命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陳宏教授,他目前承擔“863”項目子項目、中華農業科教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十余項重大課題,近三年年均支配科研經費20余萬元,他的加盟,進一步壯大了遺傳學師資的隊伍,不僅為我系沖擊遺傳學博士點增添了砝碼,同時也為我校博士點授權單位的申報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我系積極優化組合學科構成,發揮引進人才的學術優勢,帶動我系其他專業的學科建設,為下次申報相關學位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2、聘請知名專家做兼職教授

近兩年,我們先后聘請了旅美和旅英的著名生物學專家孫東旭、南新升、宋文超作為我校的兼職教授,每年定期回國到我系來講學,他們的講學,既使我系師生增進了對發達國家生物學發展的現狀以及生物學研究領域新技術的了解,更重要的在全系上下營造了一個濃厚學術氣氛,并且從交流中開闊了我系青年教師的科研思路,同時也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系和合作,進一步促進生物系教師的學術水平。他們也為我系研究生的培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不僅傳授了一定的實驗技術,還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為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3、實行導師制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實行老、中、青教師傳、幫、帶的導師制是生物系多年來一個光榮傳統,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長期在進行課程教學的同時,承擔著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為了讓他們更快通過教學關,根據情況對所指導的青年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考核等各個教學環節上進行指導,使他們盡快熟悉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且實行先聽課,然后承擔部分章節的教學,逐漸承擔整個課程,逐步提高教學能力,發揮好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多年來受到全體學生的一致好評,從而在青年教師評優賽中涌現出一批教學新秀。

4、青年教師流失嚴重

期間我系在師資建設上著實作了大量的工作,從內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從職稱上還是學歷上都有很大的改觀,但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師資流失和人數缺編嚴重,例如:期間,我系先后按計劃外派袁宗飛、董金輝、劉士旺等十余人次到北大、武大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進修或攻讀學位,為青年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并且學習期間我系積極創造條件動員他們學成返校,但是由于科研和教學條件的限制,相當一部分如袁宗飛、董金輝、邵文海等先后出國,周化民調走等,給我系的師資隊伍建設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也限制了生物系學科建設的發展。

三、“”后三年師資建設規劃和措施

1、調整師資建設規劃

根據生物系“”規劃以及生物系專業和學科建設規模的發展的需要,在總結師資工作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我們及時調整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在現有師資隊伍的基礎上按照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園林這三個本科專業建設,以及相關博士點、碩士點建設的需要,分別制定了年、年和年三年的進人計劃,并同時確定了相應的引進人才的緊缺專業,通過招聘高層次人才和接受應屆畢業碩士生相結合的進人方式,短期內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2、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加大進人力度

我們采取參加專場人才招聘會、隨時走出去等吸引有關人才等多種措施來引進人才,我們已經于年底和年月赴東北、西北、西南、華北、華中等地有關高校、研究所,利用沖擊博士點等多種機會積極吸引我系所需的人才,目前已經有10余位應屆畢業生和留德博士朱建軍、高級園林工程師盧芳等高級的專業人才確定來我系工作,計劃在明后年以相同的進人速度引進相應專業的人才,爭取年底專職教師達到60人左右。

3、加大力度改善實驗室等工作條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和教學環境,從而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和教學水平,爭取年有2-3位教師能晉升為高級職稱,年有2-3位教師能晉升為高級職稱,年有3-4位教師能晉升為高級職稱,更好的帶動青年教師通過教學關,成為科研和教學“雙優型”的師資力量。從而促進生物系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發展,提高本科教育辦學水平,加快碩士點建設步伐,進而沖擊博士點。

4、建立相對穩定、適當流動的師資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培養方案,有計劃的選派青年教師外出深造,同時儲備較充足的師資后備力量,保障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建立相對穩定、適當流動的師資管理模式。

5、大力開展“凝心聚力工程”

針對生物系青年教師多、青年教師中高學位人才多的現狀,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建設,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適當的待遇留人方面多做工作,使多方面人才能留得住、引得進、養的好、用得上,推動生物系各項事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師資建設工作不僅是我系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切實把師資建設工作作好,為我系及我校整體事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生物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