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局上半年養殖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2 03:20:00

導語:水產局上半年養殖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產局上半年養殖工作總結

2012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農業局黨委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打造水產特色強市,在水產技術服務、漁業行政執法、機關效能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上半年漁業產量產值略增

元至6月,全市水產品產量69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400噸,上升6%,其中清江庫區鱘魚1500噸,鳙1300噸,鮰魚1500噸,其它魚類1100噸,池塘養殖、捕撈魚類產量1900噸。去冬今春,全市共投放大規格魚種1500噸,去年存塘(存箱)魚種1200噸,魚種總量2700噸,比上年增加500噸,上升22.7%,投放10厘米各類鱘魚65萬尾。

今年上半年,主要養殖魚類價格上漲,飼料價格同時上漲,肥料價格略跌,漁業生產效益形勢處于上升趨勢。

水產品加工業進一步拓展,3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建成生產廠房和工廠化養殖車間36296平方米,元至5月,加工水產品45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500噸,上升50%。

(二)服務漁民加強先進養殖理念培訓

今年以來我局積極開展春季“四下鄉”活動,從3月10日,共舉辦培訓班21場次,培訓21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800份。培訓的主要內容從以前的單純技術培訓轉化為先進理念傳送,主要以生態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庫區養殖風險預警、養殖環境保護為重點,一是針對庫區鱘魚養殖的風險,水產局專門印制了致清江庫區漁民朋友的一封信,發給庫區養殖戶,并轉載到宜都農業,分別從庫區的水質、病害、市場、密度、水溫五個方面分析了庫區網箱養殖盲目發展的危險因素;二是在庫區及堰塘設立了5個魚病觀測點,即時進行魚病預報和預警,有效地防止了春季魚病的發生及蔓延。生態養殖可以保護水域環境,可以減少病害,提高養殖效益,已成為廣大漁業生產者的共識;三是幫助農民合作社發展新品種、新技術,協助貴子湖特種漁業合作社和雞頭山生態漁業合作社購進鱘魚等5個品種名優魚苗種150萬尾。

(三)加強監管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局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組織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8次,培訓人員800人次,發放資料3000份;二是組織質量安全整治執法6次,對宜都市漁藥銷售點興牧畜藥門市部、宜都市陸城宏發漁具店、宜都市小芳漁具超市等5家漁藥銷售點進行了漁藥安全檢查,經檢查未發現不合格漁藥和漁用飼料。檢查工作人員同時向漁藥銷售點下發了水產局印制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牌匾,要求其負責人將清單牌匾懸掛上墻并嚴格按照清單上的要求進行漁藥經營;三是對庫區養殖戶、合作社和良種場的養殖程序進行檢查,確保漁業養殖的安全規范操作;四是實施抽樣檢查,對我市魚樣、水樣分別抽取了5個樣品檢測;五是開展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的申報,我市共申請綠色水產品1個,無公害水產品5個。

(四)加強漁業執法保障漁業生態環境和漁民合法權益

一是向養殖漁民及合作社發放了《庫區漁業規范化生產管理》通知,規范了漁業生產管理,強化清江庫區網箱管理,嚴格控制網箱數量;二是順利完成了長江春季禁漁工作,組織工作專班,強化宣傳培訓、巡查檢查,積極穩妥關注漁民生活,通過市人民政府申報了禁漁期漁民生活補助41萬元,發放機動漁船燃油補貼148萬元。三是查處漁業違法案件4起,沒收電瓶2只、裂變器2只,處理漁業水域污染事故5起;四是竭力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對清江高壩洲庫區的養殖漁船全面進行養殖證年審和漁船檢驗,簽訂了安全責任書,落實了安全責任人。

(五)突出重點狠抓項目的申報與實施

1、在建項目,一是水產大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的建設,該項目投資122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1萬元,主要完成實驗室的規劃及設計改建實驗室用房300m2,完成省管部分儀器設備購進及整體項目招投標工作;二是農業部農業開發專項項目宜都市泥鰍繁育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467.49萬元,已完成41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改建親本池15000m2,改建泥鰍苗培育池20000m2,改建暫養池2920m2,新建孵化設施及苗種池4000m2,改建蓄水池16500m3,道路硬化2.4公里,新拉輸電線路543m,目前雞頭山基地建設已完成、大溪基地建設剎尾;三是國家淡水水生動物增殖放流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項目,該項目實施時間2010至2013年,總投資100萬元,今年4月再次大規模向高壩洲庫區放流40萬尾優質魚種,投資20萬元,省市水產部門的技術人員嚴格按照魚苗的整體檢測、練網、裝車和運輸、跟蹤監測魚苗的投放程序進行操作,特別是確定2萬尾苗種做標記后放流,用于跟蹤分析和效果評價。

2、申報項目,一是國家級良種場項目,計劃投資500萬元,國家補助200萬元,已經向省水產局申報,正在制定可行性研究報告;二是板塊項目,總投資150萬元,省級財政補助50萬元,已向省局申報,主要用于漁業合作社補助、鱘魚產業化發展、技術推廣和苗種引進。

(六)進村入戶積極開展“三萬”活動

響應省委的號召和市委的部署,3月份以來,我局積極開展“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紅花套鎮鄢沱村是我局聯系村,該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627個農戶,我局所有干職工進村走訪,家家到、戶戶落,了解民情民意,并協助解決村民困難,工作組成員會同鎮機關干部三人走訪10多天,一名專職干部駐村3個月,堅持做到了“全覆蓋”,足跡踏進每個農戶的堂屋,并給5個困難戶每戶送了兩包肥料,給50多戶漁業養殖戶送漁藥100袋,專門請宜昌是水產專家講課。這次“三萬”活動對我局干職工教育很大,也認識到平時工作的不足,黨的“三農”工作政策需要我們去腳踏實地落實。

(七)迎難而上圓滿按期完成“四包”工作

穩定壓倒一切,市委給我局“四包”的工作時像是高壩洲中坪五組李光珍,家有4人,房屋310m2,土地2.15畝,李光珍曾參與村民到陸城上訪,家中是兒子馮海濤做主,但常年不在家,房屋搬遷,他本人因對村組干部有意見,一口咬定非20萬元不搬,或最后搬(他家只有16.1萬元搬遷費),態度生硬,我局組織工作專班,主要領導牽頭,服務中心主任楊傳平具體負責,二十多次上門苦口婆心做工作,感動了其母親李光珍,一起到馮海濤陸城租房內宣講搬遷政策,我們將各項政策細心講解,幫助他家解決按政策算的項目補助,又幫助他制定今后的工作打算,誠心服務感動了他,順利簽訂了搬遷補償合同,我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任務。

(八)機關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組織機關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廉政準則》,開辟了學習專欄,撰寫了心得體會。二是強化效能建設,嚴格執行“七個嚴禁”和“五辦作風”,著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認真做好信訪維穩、檔案管理和保密工作,排查不穩定因素。上半年我局未發生越級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二、存在的問題

1、庫區水域環境和漁業養殖仍存在一定風險。庫區網廂養殖有待規范。庫區養殖戶特別是移民,只注重漁業養殖發展,忽視水域環境保護,存在過度發展傾向,網廂密度過于飽和,存在水質惡化的趨勢,庫區養殖魚病時有發生。

2、漁政執法有待加強。執法人員偏少,白天執法取到明顯成效,但晚上執法難度較大,再加上很多違法電捕魚區域水淺灘多,電捕魚者現象不能杜絕。

三、半年的工作打算

1、水產技術的培訓及農業新技術的推廣,重點是高壩洲庫區魚病防治技術,計劃培訓20期,培訓1500人次;

2、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查監管,每月進行1-2次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在銷售季節及時抽樣送檢;

3、漁政執法:加強網箱的管理、漁業船舶安全管理;熊都庫區內抬網的清除和巡檢信息員的建立;9月30日前完成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的換證和漁業船舶的檢驗工作;繼續加強違規電捕魚的巡查與處理,漁業船舶安全檢查每月1-2次;

4、項目建設:在建項目爭取年內完成,及時驗收,加強項目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