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學習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01 12:58:27

導語:文廣局學習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廣局學習工作總結

2011年,全局干部職工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宣傳部的工作要求,咬住全年目標任務,振奮精神,埋頭苦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

一、以“大文化”的理念,強力推進“文化名區”建設

區委提出打好“包公牌”、建設“文化名區”的戰略目標,作為具體執行部門,我們責無旁貸。一是以大規劃引領大發展?!拔幕麉^”的建設是一個過程,如何保證這個過程不偏向、不離題、有特色、有內涵,至關重要。在區“文化名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我們依托中科大人文學院,與省未來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共同合作編制《“文化名區”建設行動綱要》,將在對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現狀與國內外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走勢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包括發展理念、戰略框架和實施方案三個層面的整體設計,明確提出文化定位、目標、思路、任務,以及相應的制度、機制、流程設計和可操作行動方案。目前,整個《綱要》編制工作已進入外出考察、專家實地研討階段,其中在文化資源摸底調查基礎上形成的較為全面反映歷史文化的《文化》一書即將推出,并將陸續編印《民間傳說集成》、《民間工藝集成》、《民間風俗集成》等系列叢書。二是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精品創作推陳出新。春節團拜會、區第三屆“春色”旅游節開幕式及文藝演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省首屆新農村少兒舞蹈匯演、廬州放歌——百場文藝下基層、一年一度的“企退”人員才藝表演、幸福家園’社區廣場文化周等主辦活動彰顯了特色;我局文化館積極組織編排了12個優秀家庭節目,專門舉辦了一場區的專場,活躍了我市群眾“五一”期間的文化生活,營造了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為“中博會”增添了光彩,充分展示了我區人民群眾在“現代化大城市”和“新區”的建設中的精神風貌。其中,由我館工作人輔導編排的節目《全家喜洋洋》獲節目一等獎,魔術《變變變》榮獲節目二等獎,家庭表演《一家人》獲節目三等獎;鄉村大舞臺、送戲到、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文藝進社區、建設農家書屋(省級1家、市級4家)、圖書進社區等活動大大豐富了基層文化活動,充實了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音樂舞蹈大講堂進社區、民營文化團體獲獎節目展演等活動提升了社區文化品位。三是文化產業總量擴張,漸顯特色。我們注重在引導中規范,在管理中服務。目前,全區擁有文化產業經營單位800余家,吸納從業人員3萬人左右,年產值近20億元,已成為區支柱產業之一,并初步形成了寧國路美食文化街、馬鞍山路演藝風情街、蕪湖路文藝與時尚特色街區。我們還按照區委“文化引領、因文招商”的要求,目前,全區初步形成演藝娛樂、旅游觀光、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培養和引進了如璀璨明珠等為代表的娛樂企業,帶動寧國北路、馬鞍山路KTV集群;以大劇院、琴港演藝等為牽動的演藝企業,文化演出產業正在逐步壯大;以大圩農家樂、義城美食為代表的一批農家文化為特色的企業,逐步形成沿岸線的游樂餐飲文化產業集群;以三館為標志的文化游覽工程的建設,也必將帶動我區文化產業的升級換代。四是實行綜合執法,在規范中優化環境。2011年,大事多、要事多,文化市場監管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一抓平時,始終保持每天有一支隊伍進行市場巡查(含休息日),最低頻率不少于15家/次,“12318”舉報熱線24小時有專人接聽、受理。二抓熱點,對百腦匯電子城、合工大電子城多次開展聯合行動,對政治類非法出版物、網吧接納未成年人、電子游戲機經營場所、校園周邊壞境整治、非法安裝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等重拳出擊,先后出動稽查人員3843多人/次,檢查車輛1017多車/次,檢查了網吧、歌舞娛樂、音像、出版物、電子游藝場所1336家/次,取締、收繳了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31909張,查扣了賭機、電子游戲機機板381塊,書刊878本。三抓重點,中博會、國慶期間、紀念鄧小平黃山講話30周年、十七屆四中全會、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電玩專項整治以及迎接中央文明辦及掃黃辦檢查,我們全力以赴,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四抓引導,一方面,加大正面宣傳,積極開展反盜版保護知識產權行動;另一方面,監督、引導經營業主規范經營。同時,作為文化市場監管部門,既要嚴格管理,更注重文明執法。五是加大文化保護傳承力度。大孔禮堂修復完畢,配套設施建設正向市政府申報,衛立煌故居修復已列入市旅游局規劃。全區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個、市級4個、區級4個。

二、創新思路,雙向驅動,廣電事業邁出新步伐

面對城市化快速推進與局部農村依然存在的局面,我們把占領市場與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相結合,不斷推進廣電事業邁向新領域。一是加大投入,建立安全播出的保障基礎。我們先后投入近50萬元,組建了廣播與電視監控一體化的播出控制中心,改造了大圩發射塔,確保電臺的安全播出。二是以落實“村村通”工程為契機,更好地服務群眾。我們緊緊圍繞“村村通”這一個民生工程的實施,積極推進廣播電視的無線覆蓋。我們利用自己的廣播電視發射塔,作為全省承擔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程的6個發射臺之一,央視七套節目的成功落地,覆蓋范圍約20—30公里,我區所有鄉鎮及環北岸的、、、等地約百萬農民可直接收看到中央電視臺的農村電視節目。我區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及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作先后被省局、市局作為典型在省市媒體作集中報道。國家廣電總局計財司領導在現場察看后,給予積極評價。三是多輪并行,加快產業發展。在基本完成區域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之后,我們以用戶為中心強化管理,提高日常維護運行保障水平。積極在農村市場推行無線覆蓋,市、區共計投入1200萬元,先后在義城、大圩、淝河、煙墩及三十崗、大楊、南崗、山南等十余個鄉鎮近百個村開展了MMDS業務,并在大蜀山發射塔設備更換后,將原來的33套節目增加到目前的42套,大大改善了城郊和偏遠農村住戶收看電視難、效果差、節目套數少的問題。進一步把擴大工程建設作為網絡公司的主攻方向,做優、做強,全年共計完成建設合同1000萬元。加快了新項目建設,東方田園生態影視基地穩步推進,今年以來,影視基地規劃經市發改委、規劃、土地、環保、旅游、水務、文廣等七部門參與的規劃并聯會,北京國安集團也對該項目給予關注,意向性投資3億元用于景點建設,目前規劃正在進一步調整中。

三、圍繞“全民健身”主題,扎實推進群眾體育工作

一是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今年以來,我區的群眾體育工作堅持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積極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元月初,組隊參加“崗集杯”市第二屆農民男子籃球賽;組隊參加第十一屆全國老將田徑運動會,獲得了1金,4銀,1銅。在全國50多支代表隊中位于23名;指導萬振·逍遙苑體育俱樂部舉辦了2012年社區夏季五項運動會;8月8日為慶祝全國第首個全民健身日,我局組織部分人員參加體質測定活動;10月與區教育局聯合舉辦了教職工籃球賽。二是組團參加市第二屆農民運動會,此次運動會我區共派出274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農運會11個大項,30個小項目的全部項目。為順利完成運動員報名、選拔等工作,我局與區有關部門和參賽各街鎮對各個參賽項目逐一研究、安排,將報名、選拔、訓練和參賽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嚴格審核運動員身份。積極為運動員培訓創造條件,以便于各鎮街以及全體運動員在訓練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區運動員在比賽中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競技水平,展現了我區新農民的新風貌。在此次運動會中我區代表團獲得優秀組織獎。三是加強校園體育工作。

為貫徹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通知》精神,全面推廣素質教育,深入實施課外陽光體育活動工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我局按照體教結合思路,加強與區教育局聯系,在全區中小學校大力推進“陽光體育”活動,組織參加市中小學廣播操比賽,并在全區中小學開展了選拔賽;組織參加中小學生足球聯賽;12月組織了全區中小學生跳繩比賽等活動。

四、文旅互動,全力構筑生態服務高地

一是增強星級意識,優化接待環境。今年,隨著市星級農家樂申報、評審工作的開始,我局組織相關人員深入農家樂接待點,積極宣傳創星工作意義,引導農家樂干部職工牢固樹立星級意識,在我局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區共有12家農家樂進行加大投入,完善軟硬件設施,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并積極申報市級“星級”農家樂,力爭早日通過市星評委的驗收。今年10月,我局組織開展星級農家樂衛生間評比活動,通過活動對全區近20家農家樂衛生間進行了一次全面整修與提升完善處理,進一步優化美化旅游接待環境。

二是加強行業管理,力求規范有序。制定了區旅游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在黃金周及大型旅游節慶期間,事先做好實習訓練,從而有效地在黃金周及旅游節慶期間,能夠從容對待各種突發事件。采取不定期檢查和重大節慶日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全區旅游市場秩序管理。協同工商、衛生、農委等部門齊抓共管,全年共組織集中檢查2次,相關部門直接受理和處理糾紛3次。這些措施較好地維護了全區旅游市場秩序,全年無游客投訴案例,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是旅游商品生產與開發勢頭良好。以大圩旅游工藝品、大圩葡萄酒、孔大媽咸鴨蛋、小劉鳳凰蛋、義城銀魚、白米蝦等為代表的旅游商品發展勢頭良好,通過參加各級旅游商品博覽會以及市鄉村旅游產品交易會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形象,實現了生產銷售兩旺的發展態勢。

四是認真做好旅游項目的發掘、篩選整理,完善旅游項目庫建設。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我們通過反復調研和論證,共確定影視基地、牛角大圩現代農業觀光區、淝河綠色港灣、民國文化園等旅游項目10個,其中歷史與文化旅游項目2個,景觀旅游項目5個,農家樂旅游項目3個,進一步完善充實了旅游項目庫的建設。同時今年我區成立了文化旅游項目招商領導小組,以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為組長,以區文廣局為牽頭單位,并印制區文化、旅游產業招商項目冊,做為全區五大招商重點項目之一,進行重點對外招商。

五是精心策劃,加大旅游營銷。2012年上半年,我局組織舉辦了精彩中博魅力第三屆“春色”旅游文化節,本屆旅游文化節借助了“中博會”的東風宣傳,進一步塑造了旅游大區的形象。并向“中博會”來賓展示新、新旅游的新形象,讓來賓參觀歷史人文景觀、感受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新風貌。同時在市旅游局的支持和指導下,采取與新區建設指揮部、市旅游局、區合辦形式,不僅提升了層次,更使旅游與全市旅游更好地融為一體。此間,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舉辦了民俗表演、農民運動會,數字電影、書畫展、“十大湖鮮”菜肴評選、文藝匯演、自駕游等各種專項活動20多場,為市民發放旅游宣傳冊近萬份,有效地烘托了氛圍,聚集了人氣,增加了知名度。旅游節期間共接待游客75萬人次,旅游收入近8000萬元。使形象得到了充份的展示。在今年春節、十一兩節黃金周期間我局舉辦了《歡樂行、喜慶大樂游》,《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和諧、魅力攝影大賽》《區民間文藝大巡游》等活動,為市民奉獻了精彩的文藝節目,有效的烘托節日氛圍。據統計,在黃金期間,我區共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600萬元。

五、以“營銷”為統攬,履職盡責

按照區委“營銷”的總要求,“一崗雙責”的硬規定,我們圍繞中心,服務重點,突出主旋律,體現多樣化,始終加大對外宣傳力度。一是充分發揮區電臺的主陣地作用?!爸暋睂嵭袛U容與提質相結合,一方面調整優化欄目,擴大自辦節目時間;另一方面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重點和基層關注熱點先后推出“迎中博”專題,并協助舉辦“迎中博”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之聲開辟專欄,全方位報道區開展學習以及創新實踐的各種做法,并在新聞報道中及時跟蹤活動進程;國慶六十周年前后,我們開設了“與祖國同行”系列報道;大建設跟蹤報道,之聲重點圍繞“十五里河中段片區改造”和“新區拆遷”、“南北高架”等重點工程以專題、故事、新聞的方式立體宣傳工程進度和先進人物事跡。同時,“之聲”實現了網絡連通,進一步方便了聽眾上網點擊收聽。二是電視宣傳有聲有色。今年,電視新聞宣傳工作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拓寬外宣渠道,延伸外宣觸角,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媒體,全方位地開展電視新聞宣傳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宣傳任務。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1月底,累計編發各類電視、網絡新聞400多篇。其中中央臺發稿2篇,省臺發稿12篇,市臺發稿120篇,區政府網站、新聞網發稿260篇,制作電視專題片10部。列城區之首。三是充分發揮網絡視頻的主窗口作用。先后播出網絡視頻稿件近4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