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7 10:03:58
導語: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縣城鄉經濟社會環境一體化發展,根據馬秘〔2009〕23號和當組〔2009〕15號文件通知與安排,2009年6月我局與鄉村黨支部結為結對共建單位,結對共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局班子成員多次深入村組農戶,積極為村的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通過互動共建,局和村兩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有了顯著提高,村級經濟和環境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村先后榮獲“五好村黨支部“、“省生態村”、“計劃生育先進村”、“全市農村帶領群眾奔小康紅旗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信用村”、“社會治安模范村”等榮譽稱號,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共建機制
為切實加強結對共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結對共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確保取得實效,局黨組書記親自抓,由辦公室主任擔任聯絡員,明確專人抓具體工作,建立了結對共建工作臺帳,我局與村黨支部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明確了結對共建的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明確了“著眼農民收入、村級經濟兩個增長,推進物質、精神、政治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結對共建雙方的主要任務,確定了“嚴密組織,有序推進,求真務實,力戒形式,嚴格考核,突出成效”作為結對共建的主要措施。雙方負責人鄭重承諾,謀求共同發展。
二、結合基層實際,豐富共建內涵
在結對共建過程中,我們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標準,以環境整治為重點,促進村級大投入整治提高、硬措施保障實施,有力地推進了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基層組織共建。扎實做好“五個一”工作,在陣地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局領導多次前往共建單位,實地調查摸底,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意見,積極幫助提升共建單位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村黨支部一班人也多次到縣環保局與局黨支部成員交流黨建工作經驗,結合該村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人文環境等具體情況,共同探討了如何發揮“結對共建”活動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拓寬農民致富路子,提升村莊文明程度中的作用,一致認為要在“結對共建”活動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環保局和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結對共建”活動中爭先創優,加強生態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在2011年舉行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張久公局長和陳后斌書記局領導非常關心村里的穩定及和諧,并親自到村對村委會班子進行指導。
(二)黨員隊伍共管。
一是上好一次黨課。2009年村參加第三階段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鮑尚培書記親自到該村作了《堅持科學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的專題報告,鮑尚培書記針對此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三個層面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第一層面談了對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認識和理解,第二層面探討了環保工作與科學發展密不可分的關系,第三個層面結合村實際,要求該村利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在綠色生態產業上探索出一條更適合村科學發展的新道路。
二是認真開展座談。2011年,局“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深入到結對共建村鄉村召開干群座談會訪民情、解民意,邀請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組長、黨員代表、農民代表等人參加,掌握基層真實情況。他們聽取了村里關于村黨組織建設、村級經濟發展、村計生和社會保障工作以及環境整治工作的匯報,與村委會干部進行了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思路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難,在了解到村里加大環境整治力度資金還有欠缺時,張久公局長明確表態通過縣級環保專項資金給予支持,還就村級如何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走生態富民之路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三是指導和幫助村實施好為民服務全程制、“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無職黨員社職定崗定責、流動黨員“雙向帶動”、黨員承諾制和“四議兩公開”等工作。協調和幫助村做好流動黨員管理和流動黨員黨組織工作。
(三)干部人才共育。
一是確定局辦公室主任兼局機關黨支部書記作為聯絡員,負責與村的日常聯系和協調工作。
二是組織開展黨員實踐活動,2011年我局購買了優質稻種,由村選取了6畝良田進行生態種植,并組織局機關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共同勞動,體驗農村生活,增進共建感情,共建和諧氛圍。
(四)科學發展共贏。
一是幫助村制定和完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理清了生態富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思路,著力打造以農業為主導,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為重點的生態經濟格局。
二是幫助村改善農村環境。結對共建以來指導村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先后投入4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大力支持該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先后清理當家塘3口,清淤1km³,新建、維修垃圾池120個、集中處理池2個,新建大片石護坡近1.2km,改建“三格式”衛生廁所200座,“三翁式”衛生廁所150座。通過綜合整治,村村莊環境、村民居住條件、經濟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村的魅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011年底,鄉列為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鄉鎮,村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示范點,進一步加大了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在集中居住點建立了標準化污水收集處理站,并通過驗收確保生活用水達到了國家用水標準。目前,凡是有條件接入管道的生活污水全部實行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無法接管的因地制宜,采用污水截留、栽養水生植物等方法治理生活污水。其中戴村自然村成為全縣“美好鄉村”建設的示范點。
三是大力支持村級經濟發展,針對村獨天得厚的自然身體條件,局領導鼓勵該村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生態水產養殖和生態種植,拓展品牌意識,該村“市龍大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夏黑、醉金香等優質葡萄暢銷省內外,該村發展了茶花樹園林130畝。生態產業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一架馬車,帶領農民奔小康。
(五)困難群眾共幫。在共建活動中,協同村黨支部與戴志國等5戶困難戶結成對子,在每年春節前夕,局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該村慰問困難黨員、特困戶,先后送去慰問金4000元,帶去了黨的溫暖,與他們開展談心交心、具體了解了他們的困難狀況,鼓勵他們依靠多方力量,走出困境,并于他們所在的村委會領導進行了溝通,要求他們及時掌握以上困難戶的情況。
(五)黨建資源共享。幫助和指導村建好一個村活動中心,促進文明共建。支持村開展村活動中心擴建工作,贈送了有關農業致富信息方面的書籍,極大地豐富了農民兄弟的業余生活。邀請水產專家為農戶進行生態水產養殖技術培訓,通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同時,幫助村支部建立“”、“黨員學習日”等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了村級政務和黨務公開欄,提高了該村黨建工作水平。
三、總結創建經驗,實現共建提高
與村結對共建以來,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村民的生態理念明顯增強,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通過共建幫扶工作,達到了我局的自身建設的完善與提高,實現“機關黨員受教育,基層群眾得實惠,黨建工作上臺階,科學發展見成效”的工作目標,實現“雙贏”的工作格局。
但是由于環保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和創建環保模范城任務的繁重,我局與村的共建活動還不夠,與農村的發展需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新農村建設形勢,繼續深化結對共建活動,繼續深入開展“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和“走千企、進萬家”活動,促進活動向深層次推進。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主動開展活動,促進該村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二是在開展特色活動上下功夫。使共建活動更富有特色。三是進一步加強結對活動實效性。緊密聯系環保實際,創新幫扶形式和幫扶舉措,將解決基層實際困難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在“輸血”的同時,幫助基層提高“造血”功能,加強對當前農村分析形勢,商討辦法,制定制度,找準項目,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使結對共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 上一篇:汽車售后服務營銷論文
- 下一篇:國土干部學習季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