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培雙帶工程總結
時間:2022-09-25 11:38:00
導語:雙培雙帶工程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培雙帶”工程組織實施以來,我縣按照省、市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把實施好“雙培雙帶”工程作為加強農村黨建的一項重點工作和長期任務,緊密結合我縣實際,創新工作載體,深化“培帶”內涵,落實“培帶”措施,靠實“培帶”責任。通過持續不懈的抓促,取得了明顯成效。
——基層組織戰斗力不斷增強?!半p培雙帶”工程實施以來,結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六化工程”和“五好村”創建標準,按照建設“雙強”型班子要求,共調整村班子29個,其中村支書、主任23名;新建改建“五位一體”活動室48處6000多平方米,實現了村村有村部;建辦村級集體經濟示范點46處,收入萬元以上的村由31個增加到47個,實現了村村有收入。村級班子在發展公益事業、帶領群眾致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全縣農民黨員普遍接受了1—2次培訓,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培養黨員致富明星戶422人,黨員致富帶頭人871人,幫助239個黨員貧困戶脫了貧。有378名黨員致富帶頭人被確定為發展對象,吸收的279名農民黨員中,產業開發帶頭人216名,占77.4%。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半p培雙帶“工程實施以來,縣上立足“南果北煙、東畜川菜、全縣香菇、戶戶香包”的總體思路,建成了10個項目示范基地、聯系科技致富帶頭人100人,培養1000個黨員致富明顯戶,不斷充實“十百千”示范內容,擴大覆蓋,提升效益,促進了農業結構由品種調整向效益調整逐步過渡。
——服務“三農”的良性機制基本形成。工程實施以來,縣涉經、涉農部門從技術服務、物資供應、人員培訓等方面投入資金50萬余元,落實示范項目扶持資金372.1萬元,成立烤煙、蔬菜、林果、畜禽、刺繡等專業協會31個,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4萬份,書籍7800多冊,科技光盤1470多套。形成了鄉鎮綜合服務、重點產業開發管理部門項目支持、聯村抓點部門全面參與的良好格局。
——催生了一批小康示范村和小康農戶。堅持把“雙培雙帶”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依托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資金優勢,鼓勵和引導村級黨組織和致富黨員帶頭參與小康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示范引導作用。全縣建成榆林子鎮中巷、山河鎮西關村等小康示范村27個,小康示范戶741戶,縣財政列支150萬元,對小康建設實行了以獎代補。新農村建設被列為全省試點縣。
具體工作上,我們主要突出了六點:
一是擴大宣傳覆蓋,營造良好氛圍?!半p培雙帶”工程實施以來,縣、鄉均成立了“雙培雙帶”工程實施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工程實施工作。在每年堅持層層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充分思想發動的同時,縣上先后投資36萬多元,以境內正周、南羅兩條干線公路為主,制作了26處永久性大型宣傳牌,刷寫固定標語171處,建立村部宣傳欄94個,編印下發《**縣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典型事跡選編》5000多冊,《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宣傳手冊》6000多冊,編發簡報195期,在縣電視臺開辦了“‘雙培雙帶’在**”電視專題欄目和“雙培雙帶”事跡展播廣播專題欄目,舉辦了“‘雙培雙帶’工程黨員電化教育月”活動,做到了電視上有圖像,廣播里有聲音,街道、村鎮有標語,形成了立體式、全方位的宣傳輿論聲勢,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氛圍。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培育先進群體。我們堅持把培訓教育作為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整體素質,縱深推進“雙培雙帶”工程的重要措施,堅持不懈抓落實。一是拓寬培訓渠道。充分發揮各級培訓機構的職能作用,在縣農廣校開辦了大專班和村干部中專班,在縣委黨校開辦了函授輔導站,在鄉鎮設立了農函大輔導點,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特別是結合實施“萬名基層黨員干部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和“黨員電化教育科技富民活動”,采取集中辦班、現場培訓、外出考察、聘請專家講課等形式,舉辦了烤煙優質高產、果園規范管理、畜禽養殖、農村小康住宅建設等專題培訓班。工程實施以來,縣鄉共舉辦村干部培訓班38期,培訓4003人次;黨員骨干培訓班51期,培訓4025人次;致富能人先進分子培訓班41期,培訓4490人次。全縣有72名村組干部參加了農函大、農廣校學習,已取得技術員以上職稱的村組干部29名,農民黨員64名。
三是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按照“支部+協會”的模式,我們緊緊依托村級煙、果、畜、菜、菇等重點產業農協會、農研會,組織煙草、果業、畜牧、農業、農辦等重點產業牽頭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和示范基地,現場輔導培訓,特別是對農村產業致富帶頭人、黨員致富帶頭人和貧困黨員、貧困群眾等優先安排,優先考慮,收到了抓兩頭帶中間的良好效果。三是努力改進培訓方式。堅持積極選派人員參加省市培訓,努力創造條件辦好縣黨校主體班,選派部門技術骨干深入基層抓點示范、鄉鎮圍繞龍頭產業抓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加強“雙向”培養,我們還積極協調縣農廣校、職中舉辦了6期村干部學歷培訓班,先后多次邀請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和市專家咨詢團來縣講課,指導農業開發,培訓技術骨干??h上多次組織鄉村干部,產業開發帶頭人和致富能手赴山東壽光、河南西峽、陜西楊凌高科技示范園區參觀學習,組織“果樹狀元”、全省優秀共產黨員任高印等15人在全縣巡回演講,均收到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四是豐富培育載體,搭建致富平臺。我們堅持把實施“雙培雙帶”工程與扶貧開發、農業產業化開發結合起來,制訂了《黨員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優惠政策》、《農村致富帶頭人領辦、創辦龍頭項目優惠政策》、協調縣信用聯社制訂下發了《**縣農村信用社支持“雙培雙帶”工程的通知》,從技術服務、資金扶持、政策導向上給予了全方位的傾斜。同時,確定落實了部門歸口管理、技術能手經營、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和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抓管的10個項目示范基地,聯系科技致富帶頭人100人,培養1000個黨員致富“明星戶”的“十百千”“雙培雙帶”示范點,落實示范點投資78.7萬元,優化提高了山河秦店子萬畝川區綜合開發、湫頭湫東千畝果園新技術示范、西坡千頭母牛繁育小區、永和羅溝圈奶牛繁育中心等科技示范園區14個,為致富帶頭人大顯身手提供了舞臺,有效地帶動了全縣科技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是拓寬投資渠道,提供優質服務??h上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采取財政拿、企業籌、部門擠、項目帶等多種途徑,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保證“雙培雙帶”工程建設和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經費投入,基本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銀行貸款為支撐、社會集資和引進外資為補充的“雙向”培養投入體系??h上從科技三項經費、財政支農資金中拿出150萬元,縣煙草、果品、香菇、刺繡等重點產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科技等農業實用人才培訓主管部門擠資5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烤煙優質創稅小區建設、草畜產業開發、農副產品加工運銷等重點項目培訓經費投入200萬元。這樣,縣上通過多種渠道圍繞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份額投入培訓經費400萬元,幫助扶貧開發整體推進村的貧困黨員確定致富項目46個,占黨員數的41%,占貧困黨員數的96%??h上還確定山河、榆林子兩鄉鎮建辦“黨員群眾共同致富信用聯合體”試點,形成互相擔保,利益共享的信貸機制。永和鎮羅溝圈奶牛養殖公司一次協調小額信貸資金97萬元,幫助37戶買回了奶牛,發展起了養畜、種草、栽蘋果的致富產業。五是強化班子建設,提高帶富能力。我們通過“兩推一選”、下派任職等方式,重點從回鄉知青、復退軍人、致富能手和縣鄉機關干部中擇優選拔,把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熱心服務的優秀青年選配到村干部崗位上,進一步提高了村級組織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能力。永和鎮琴宅村黨支部書記趙輝芳,是全縣有名的蘋果貯運大戶,年貯運銷售蘋果700多噸,既有帶富能力,在群眾中又有較高的威望,“雙培雙帶”工程實施以后,被群眾推上了村支部書記崗位,在帶領群眾發展果產業,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縣委制訂出臺了《村干部管理暫行辦法》、《機關到村任職干部管理辦法》、《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鄉鎮領導干部實施辦法》和《退(離)職村干部享受生活補貼暫行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強化了基層干部管理,調動了村干部服務群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使命感,有10名村黨支部書記被縣委任用為鄉鎮黨委委員。與此同時,經過摸底調查和認真篩選,縣鄉均建起了村級后備干部檔案,全縣共確定村級后備干部220名,其中年齡在35歲左右,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204名,占92.8%。
六是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幫帶責任。我們按照縣簿、鄉冊、村表、戶卡的要求,建立了“雙培雙帶”檔案,全縣結成幫帶對子1085個,其中,全面推行了結對幫扶責任制,機關單位黨組織幫助貧困村40個,機關黨員扶貧困戶2800戶;縣、鄉領導干部結對幫扶174個,黨員致富戶幫扶貧困戶541戶,致富能人幫扶貧困戶385戶,干部黨員幫促黨員、困難群眾各3255名,已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871名,致富帶頭人入黨積極分子644名,發展305名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繉嵙恕叭夀k點”責任,建辦縣級領導聯系點30個,鄉鎮領導聯系點30個,建立“雙培雙帶”示范村28個、聯系戶342戶,規劃建設示范基地10個,產業開發示范戶180戶,參與產業化經營黨員1639名。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縣委對“雙培雙帶”工程幫扶責任進一步細化,全面推行縣級領導干部“十個一”和縣直部門“一十百千萬”示范工程,幫助困難黨員群眾解決了一大批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堅持半年檢查,年終考核,加大了對“雙培雙帶”工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每年結合黨建工作考核對“雙培雙帶”工程實施情況進行通報,并納入全縣“三位一體”考核范圍,使“雙培雙帶”工程級級有人抓、層層有人管,全員抓落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雙培雙帶”工程實施以來,盡管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工作思路還不夠寬,“培帶”的辦法還不多,資金、項目支持還不到位,對一些弱勢群體和特困黨員的培養扶持找項目難,組織實施更難;二是鄉鎮在產業布局、發展現狀上的差異性,導致在培帶措施的落實和投入上有差距,影響了整體工作進展;三是由于我縣受制于農業大縣的約束,產業結構單一,特別是受國家產業政策制約,烤煙支柱產業直線萎縮,政策、市場等因素對產業發展影響大,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暢,“雙培雙帶”在落后偏遠地方實施的難度大;四是整合資源、資金的優勢發揮的不充分,部門幫扶作用還需進一步強化;五是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步伐緩慢,與縱深推進“雙培雙帶”工程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通過四年多來“雙培雙帶”工程的深入實施,我們深深體會到“雙培雙帶”工程是對新的歷史條件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客觀規律認識和把握的產物,是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的結果,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村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圍繞“三個結合”,扎實推進“雙培雙帶”工程。
一是要把“雙培雙帶”工程與貫徹落實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結合起來,真正使“雙培雙帶”工程成為黨員發揮作用、群眾致富的平臺,通過對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文件的進一步貫徹學習,繼續深化“雙培雙帶”內涵,真正發揮好先進群體和致富群體這兩支隊伍的作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二是要把“雙培雙帶”工程與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結合起來。要通過深入實施農民教育培訓工程、新農村建設實用人才工程和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工程,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致富能力,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致富增收的本領和水平。雙培雙帶工程“培”是關鍵,“帶”是目的,只有不斷加強教育培訓,黨員才能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領,致富帶頭人才能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靠擾。
三是要把“雙培雙帶”工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半p培雙帶”工程離開項目和資金的支持,就難以發揮培帶的示范效應,因此,在實施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積極依托項目、資金優勢,扶持一批示范點、示范村,建辦一批產業示范項目,真正發揮“雙培雙帶”工程的示范效應。
- 上一篇:黨組織活動場建設報告
- 下一篇:三級聯創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