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22 10:47:12

導語:鄉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總結

按照市、縣統一安排,今年7月份,我被選派到鄉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自任職以來,在縣委組織部、縣直工委、派出單位縣住建局和鄉黨委及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與村支兩委干部及廣大群眾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共謀發展。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迅速掀起農村改革發展熱潮?,F將今年來的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摸清底子,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村位于鄉東部,與政府駐地隔河相望,該村地理位置特殊,僅靠一條漫水公路與外界相連,一遇到漲河水,就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全村共200戶834人,其中貧困戶52戶160人。受交通的制約,無產業基礎,當地人口流出大,留在村上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孤寡老人,全村僅有8戶修建了平房,其他基本都是土木瓦房,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屬于典型的無產業支撐、無陣地、無學校、無醫療條件、無安全飲水的“樣樣無”貧困村,貧困程度較深,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到村后,通過召開支部會、代表會、群眾會和精準識別貧困戶座談會,認真聽取老百姓的發展愿望,充分征集他們的意見,做到了戶戶見面,情況全面了解。并根據群眾反映出的難點熱點問題,剖析梳理,建立臺賬、結合實際,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村發展總體規劃。

在雙線合一,新一輪貧困戶識別工作上,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統一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對原有的精準扶貧戶對象進行了清查,對不符合政策條件的堅決予以清退,按照標準將應納入而未納入的貧困對象重新建檔,切實做到扶貧對象精準。同時,對新增貧困戶,逐戶座談,找準致貧原因,了解發展愿望及需求,科學劃分貧困戶類型,針對不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詳細制定機關黨員干部與貧困戶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幫扶方式結對認親,幫扶貧困戶制定“一戶一冊”規劃,落實村委、幫扶聯系人與貧困戶簽訂雙向扶貧脫貧承諾協議書,切實做到了幫扶規劃到村到戶,幫扶措施落實到戶到人。

二、強化班子,謀求發展合力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又在基層村委任職過,我深深地明白,一個村要穩定、要發展,關鍵要有一個好的班子。發展規劃制定后,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作為第一書記,我始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上做主抓手,積極組織局機關黨組織與村支部結對連心,共同探索組織建設出路,堅持每月召開組織生活會,多種形式學習各方面知識,強化黨員的黨性和思想教育,增強為民服務意識。結合新型基層組織建設要求,協助制定了黨建工作計劃,我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借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規范開好“”,制定《村級領導班子議事決議制度》、《黨內生活制度》、《村規民約》等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加強班子團結,增強組織的戰斗力。培養和發展1名入黨積極分子,按期轉為正式黨員1名,壯大基層黨組織。堅持與村黨員干部一道學習政策法規,探討農村科技,謀劃發展出路。先后4次組織村干部和種養能手、群眾代表到民勝鸚鴿嘴村、大興鄉賈家梁村、泥溪鄉后灣村、犁轅壩村、鄉四合村、蘇家坪村等新農村建設新村、實施危舊房改造項目村、產業種植基地參觀學習,不斷靈活學習方式,增強村干部、群眾代表的學習興趣,開闊村“兩委”班子及黨員群眾的視野。

三、找準路子,強化項目支撐

一是先行解決住居安全問題。根據前期走訪統計,全村90%的房屋是土木瓦房,危舊程度比例高?,F已經爭取危舊房改造資金120萬余元,先期已啟動危險程度較高的住房改造,規劃改造141戶住房,目前有80余戶已經啟動,已經改造完成40余戶,30余戶由于全家在外務工,還沒能回家,預計在2016年1月底全面完成危舊房改造任務。通過實施危舊房改造項目,使他們不再擔心自己的房子隨時都可能垮塌的危險,切實解決村民住居安全問題。

二是切合實際發展可行產業。由于該村村民舉家外出務工、搬家的較多,田地、山林荒廢大,無產業支撐,現已引進成功人士2名在我村以流轉土地、山林的形式在發展產業,建立專業合作社2個,通過多方努力、外出考察,最終確定在該村1社先行流轉土地200余畝發展蘋果桃產業、利用退耕還林項目發展核桃產業300余畝,在4社流轉山林500余畝種植香菇、林下魔芋等林下經濟作物,規劃發展油牡丹產業,目前正處于試種植階段。

到村任職以來,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離組織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現在:農村基層工作經驗不夠豐富,引導農村產業發展的思路還需開拓,跑項爭資力度還要加強,農村落后基礎設施亟待解決等。下一步,我將將以干好“九件事”、當好“八大員”為工作指南,不斷地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敢于擔當,與村廣大干群一道,以時不我待,繼續深入推進村扶貧攻堅工作,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卓有成效地開展好各項工作,力爭早日摘掉貧困帽子,讓老百姓真真實實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