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路近期工作計劃書

時間:2022-10-31 03:27:00

導語:愛之路近期工作計劃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愛之路近期工作計劃書

一、建立環保公益網站和論壇使其成為志愿者獲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有力渠道。

申請免費空間:網站秘書組進行(已完成)

*美工及程序建立:委托專業網絡制作公司?(費用4500元?目前個人墊付)

*網站信息收集:將網站欄目設置以及內容說明發給每位志愿者,大家更加要求協作收集,可以轉載或原創。

*信息上傳及更新:招募兩個志愿者完成信息上傳并且負責日常信息的接收和更新,秘書組協助。

*論壇訪問和維護:告知所有志愿者網站地址,請大家上論壇發言;在論壇開辟昆明高校環保社團及其他在昆環保組織志愿者分論壇,供分享和學習;將一周時間分成七天,指定每天的斑竹并要求值班日必須上論壇發言和維護。

二、志愿團隊組建及能力提高項目,活動形式:培訓、沙龍、調研、觀看影片、觀察自然等。

目的:使志愿者明白工作的意義,了解機構的使命及目標,促進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達致一致性;通過訓練,確保志愿者的服務意識和素質達到應有水平;幫助大家發掘潛能,促進個人發展。

主題:基礎理論、工作技巧、環保知識的訓練。

(一)基礎理論

初步概念

1、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志愿者精神?

2、志愿者工作的范疇和類型

3、志愿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工作技巧

4、了解機構及小組對志愿者工作的期望及目標

深入認識

1、了解社會的需要及可以提供的資源

2、掌握服務對象的特征與需要

(二)技巧訓練主要包括團隊合作、人際溝通、自我認識、時間管理、調查訪談、帶領游戲、活動策劃、小組工作等技巧。

(三)在活動中通過游戲交流等方式融入環保知識,主要包括: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性行為、各種行為造成的危害和后果、生活中的污染、我們能為地球做哪些小事等等。

指導思想:

1)“參與式學習”?:

青年及成年人均已積累了不同的生活經驗及智能,因此活動強調個人參與,著重親身體驗及經驗交流。

2)“輕松有趣”:

學習新事物亦標志著學員需要作出改變及適應,輕松愉快的訓練活動有助學員減低壓力,提高學習興趣。

3)“活學活用”:

應鼓勵學員對新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多作練習。

項目計劃:

1、組建志愿者之家——尋找市內的空廠房,布置成為網站志愿者活動和交流的固定場所。

基礎建設:請每位志愿者捐獻一本環保科普圖書或兩本環保雜志,建立綠色書架(給大家閱覽半年之后所有者可以收回);積極尋求公益基金的支持,為志愿者之家添置簡單桌椅、書架和充實部分書籍(優先選擇二手家具并歡迎志愿者捐獻);開辟“愛之路”家庭成員的照片和留言板,使大家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準備8至10塊白板釘在墻上提供給各環保社團和組織用于團隊介紹、活動分享和展示,內容由各組織自行更新和維護;室內張貼志愿者的環保攝影作品和收集的宣傳掛圖;在室內建舊物交換置物架,擺放網站志愿者需要出賣或贈送的二手物件,以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

室內活動開展:每周末在志愿者之家組織沙龍和讀書會;提供場地給環保社團每月進行一次分享和交流會;志愿者的室內培訓和觀看影片等活動也可不定期的選擇在這里開展。

2、戶外活動——根據市民的情感和需求制訂貼近生活的環保主題,每次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如:污染地實地調研、認識污水處理場和垃圾填埋場、進環境友好型企業參觀、走進植物動物園和保護區體驗自然等活動。

戶外活動盡量與報社合作,以擴大宣傳效果和吸引更多新人,對每次活動的參加者進行評估,分清短期好玩者和真正對環保感興趣并能長期關注的人,下次活動需通知后者參加,經過三次活動的初步考驗可以發給他們“志愿者申請表”歡迎加入團隊。

3、能力建設的同時穿插對外的環境教育活動,以訓練和鞏固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調查分析社區、學校、農村等不同對象的特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方案并在一段時間內選定一個具體的對象和目標開展活動。

三、工作計劃備注

活動周期:

200*6——200*/3??為期10個月,每月2次活動,共計20次。

參加人員:

本組織申請并已獲得志愿者資格的朋友,保證常規活動參加人數在30-40人之間,實地走?訪調研活動人數控制在15人左右。

組織人員:

目前,由梅念蜀、劉雪琴、劉曉云、張波、丁建華任本組織秘書組協調人,繼續招募和發掘其他合格協調人,負責項目的策劃、執行、評估和對外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