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貿易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
時間:2022-08-09 09:12:00
導語:經濟貿易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全市經貿工作回顧
是全面實施“*”規劃的奮進之年,也是迎接黨的*召開的重要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抓住機遇,調整創新,協調推進,狠抓落實,突出打造“一城三基地”和產業升級兩大重點,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工商貿經濟穩定增長,預計年內各項目標基本實現。
*年1—10月份,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311.3億元,同比增21.9%,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150.0億元,同比增23.1%,規模以下企業完成161.3億元,同比增20.8%;其中鄉鎮企業(包括個體)完成273.2億元,增25.6%,銷售產值263.7億元,產銷率96.5%。全市工業用電量8.48億度,工商稅收6.41億元,同比分別增37.0%、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億元,增8.7%,其中限額以上批零貿易實現銷售收入24.5億元,盈利水平回升,利潤總額萬元,同比增%。預計年內工業總產值能夠實現400億元,銷售、利稅、自營出口增幅可以穩定在20%以上。
經濟增長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增長速度有所回升。主要受世界經濟發展平穩、我市主要行業和重點企業產銷增幅回升較大、產業集聚效應放大以及*年增長基數較低等因素作用,全市工業經濟增幅回升明顯。二是增長質量穩定提高。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達25.5%,經濟效益指標綜合指數112.5,同比上升8.9個百分點,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顯示了調整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實際效果。三是工業出口增長乘勢而上。企業積極應對WTO,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強化企業管理,優化組織形式,整合網絡資源,全市外貿出口形勢喜人。全市自營出口總額達1.90億美元,同比增34.3%,其中生產企業自營出口萬美元,同比增%。
(二)工業投資持續擴張,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取得較大進展。
1—10月份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新立項192項,計劃總投資25.2億元;其中溫州市級以上項目65項,計劃投資19.4億,樂清市本級項目127項,計劃總投資5.8億元。完成技改財務數6.3億元,好于去年同期。3個被列入省級高新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項目的執行情況良好。11家企業申報辦理技改項目國產設備抵扣企業所得稅金額1.1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0.6億元,同比增26.4%。16家區外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新產品新增產值逐漸凸現。
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按照“一城三基地”的產業發展定位,加快了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市中心工業園區已有45家企業進區施工,30家企業部分廠房落成,8家企業投產;北白象大橋工業園區、淡溪工業園區正掀起建設熱潮;蒲岐、芙蓉、磐石、象陽、七里港、樂成、清江、天成、石帆等鄉鎮的特色工業園區已全面啟動,正按規劃和基建程序著手建設,其中蒲岐、磐石、樂成、清江4個園區成立了開發公司,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芙蓉工業區由企業合伙委托企管所建設。市中心工業園區、區域性工業園區、特色工業園區齊頭并進,合力構筑“工業走廊”。預計年內大部分園區將初步成型,10個園區將初顯效益。
(三)企業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改革工作有較大進展。
國企改革全面推進,改制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工業系統圍繞以產權制度改革和職工勞動關系處理為重點,切實加大力度,形成上下同心協力、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市雁蕩山酒廠、市機械電器總公司和市礦冶公司改制掃尾工作順利完成,市氮肥廠、市電子總公司和樂清酒廠等企業進入實質性改制階段。同時,進一步推進集體企業改制,完成了5家集體企業職工勞動用工“賣斷”。目前,全市21家預算內國有企業,已有9家完成改制任務,進入操作實施的有5家;二輕系統完成了25家集體企業改制任務。
民營企業股份合作制進一步發展和規范。在受到原有的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示范影響下,14家企業積極申報省中小企業局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推進企業向現代公司制企業轉變。創新企業經營機制,上市融資已成為我市企業制度創新又一重大舉措,正泰、德力西、長城、天正、華儀等股份公司上市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全部完成溫州市企業上市培訓輔導期。
(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初步成效,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狀況有所好轉。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市經貿局作為牽頭單位,積極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一方面,抓住社會反映強烈、嚴重損害樂清聲譽的突出問題,重點組織了46個專項整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據統計,1—10月份累計出動各類執法檢查人員9652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9570個,查獲違規單位或個人1715個,立案248起,涉案金額2310.64萬元,結案572起,涉案金額4742.2萬元,其中重大案件立案70起,涉案金額3200萬元,結案25起,涉案金額3480萬元,搗毀各種窩點62個。另一方面,加強成品油、化學危險品等重點商品和典當、拍賣、屠宰等特種行業的市場監管,經營秩序趨于改善。同時,“信用樂清”建設進展順利,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三大信用主體互促共進。
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為重點,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為契機,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對不符要求的加油站、船舶制造、礦山、沖壓設備、壓力鍋爐、消防設施等進行了嚴厲整頓,累計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15次。*年原經貿系統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比上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五)進一步轉變職能和服務企業,加強經貿綜合協調。
加大機構改革和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完成機關內設機構“三定”工作,抓好局機關機構改革工作,清退借用人員和臨時工,開展了企管所體制改革和人員分流工作,同時,簡化技改項目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推行集中審批、并聯式審批和網上審批,服務窗口受到群眾好評。
加強經濟形勢分析和綜合協調。努力把握經濟形勢,切實做好市場調控、重點項目實施等協調服務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有利條件;認真開展“一城三基地”規劃發展、國企改革、企管所體制改革、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優化、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調研,為市委、市政府獻計獻策;做好“工業50條”宣貫工作,對全市重點骨干企業技改立項、工業用地、出口退稅開展專項協調服務工作。
研究制訂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意見,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支持服務體系尤其銀企合作。上海浦發銀行與我局達成年授信額1.5億元,推薦了113家中小企業獲貸2.1億元,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發展。
創新市場營銷,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加快發展會展業,組織企業參加全國各地重要的商品交易會和洽談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模具設備及塑料機械展覽會。尤其組織企業參加第四屆深圳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會展期間,樂清展團充分宣傳推介了樂清的民營科技成果和項目,達成了一批協議,簽訂了一批合同,取得了一定實效。我市19家參展企業共發生成果交易8項,總計金額達5000萬元以上。
(六)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圍繞“兩年”活動創建文明機關。深入開展機關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加快發展活動。著重解決“五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學習教育調研、整改解決問題、完善機制鞏固提高等活動,強化了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深化了機關“作風建設年”和“調查研究年”活動。
認真宣傳好學習好貫徹好*精神和“5·31”講話精神。組建了浙江雁蕩山金獅啤酒有限公司黨委,抓好商業局黨組織歸并工作,開展了系統內行業協會黨建工作調研。
加強經貿法制綜治工作、廉政建設和企業培訓、經貿宣傳、政務信息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經貿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工業經濟運行中結構性、素質性、機制性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產業層次不高,企業贏利能力和贏利水平低,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業增長的基礎不穩固。二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不少大中型企業技術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技術創新后勁不足。三是企業管理落后,管理者素質與企業規模擴大狀況不相適應的矛盾較為普遍,管理基礎薄弱,經營行為不規范。四是中小企業發展緩慢,融資渠道不暢、服務體系不健全、行政審批環節過多過繁、辦事難的問題十分突出。五是經貿管理體制理不順。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對于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經貿發展至關重要。
二、*年經貿工作思路
主要預期目標是:工業總產值460億元,增15%;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5%;規模以上企業盈利水平好于上年,經濟效益綜合指標保持溫州全市前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全社會新增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投資35億元以上;安全生產、能源消耗控制在溫州下達指標內;為實現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作出較大貢獻。
(一)加快產品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傳統產業國際競爭力。
圍繞全力打造“一城三基地”的目標,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電器、電子、服裝、鉆頭等傳統產業,增強企業、產業國際競爭力。一是更大規模推進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抓好100個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爭取有更多的項目被列入國家國債、財政貼息項目。切實落實技改項目責任制,力爭由項目管理向效益管理轉變,加強對市重點項目的監管,規范項目竣工驗收,確保按期投產達產。二是加強科技合作。要加快推進產學研相結合,抓住我市與中科院產業局合作的契機,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加高等院??蒲性核撌趾献鳎细髌髽I的研發中心,促成建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鼓勵企業通過技術貿易與國外企業建立技術開發機構。三是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突出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在移動通信配套、電源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配套等領域有所發展,形成信息產業企業群;大力發展光機電一體化、環保產業、新領域精細化工、以納米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構筑競爭新高地。四是深入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要牽頭做好推動企業信息化的綜合協調工作,突出重點,系統集成。加快實施企業上網工程;推動信息技術在制造領域的運用,重點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CAD/CA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等先進手段,對企業研究開發、工藝設計、生產過程控制進行信息化改造;加快企業管理信息化。
(二)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推動各類企業制度創新和產業組織創新。
一是繼續集中力量打好國有工業、商業、物資及二輕集體企業改革攻堅戰。進一步研究制訂并實施全市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的工作方案,加快實現產權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雙到位”,規范操作,確保穩定。二是進一步推進民營企業制度創新。在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今年要繼續在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中推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產權交易中心,規范產權有序流動和合理重組,保障企業股東權益。完善股份合作制,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向規范的公司發展。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在進一步實施扶優扶強,培育產業排頭兵的同時,要把中小企業發展放在戰略地位,全面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和樂清市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出口、技改、用地、辦事等方面的問題。四是要推進區域特色經濟的組織創新。加快建設中心工業園區、區域工業園區和特色工業園區,推進產業集聚,整合中小企業群和發展龍頭企業,完善中介服務體系,創新市場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形成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和有序化競爭的新格局。
(三)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進一步推進品牌國際化和市場國際化。
要用足用好用活優惠政策,壯大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隊伍,進一步落實出口退稅質押貸款和出口商品貼息的政策措施,加強出口生產基地建設。要按照國際競爭新格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重點落實電器、電子信息、摩托車制造、工藝美術、服裝、精細化工等行業的應對措施。大力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加快提高高技術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推進品牌國際化和市場國際化;充分利用外商投資區和臺商投資區的設立優勢,要爭取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上有新突破。引導企業深入研究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則和我國的承諾,增強應對能力,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及環保體系、勞動安全衛生體系,創造條件促進相關企業“3C”認證順利進行,突破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
(四)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強化安全生產。
一是標本兼治,立足治本,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抓好產品質量、品牌建設、財經金融、建筑、文化、醫藥、道路交通安全等重點整治工作,爭取取得實質性成果,并落實防止反復的措施。認真實施“信用樂清”戰略,著力倡導誠實守信,加快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加強企業信用監督。二是高度重視和大力抓好安全生產。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體系,健全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加大對加油站、船舶修造拆解業、礦山、“三合一”市場、屠宰等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安全整頓和重大事故隱患綜合治理的力度。加快推行企業注冊安全主任制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系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體系。
(五)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充分發揮產業先導作用。
培育發展現代流通產業體系。一是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制訂連鎖經營發展規劃,推進零售業整合,培育一批大中型連鎖企業集團,提高連鎖企業的規?;潭群土魍I域的組織化程度。二是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加強工業企業的現代物流管理,完善大型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系統,依托區域特色經濟、工業園區開展物流服務。利用現有倉儲運輸設施,建設社會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構筑物流運輸體系和信息系統兩個支撐平臺。三是運用現代技術和裝備改造傳統商業。進一步抓好重點流通企業電子商務建設,提高流通信息水平。四是加強中心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工作。要與計劃、城建等有關部門合作,共同做好規劃布局、立項審核及實施工作。
加強重點行業和重點商品的市場監管。完善成品油、食品等重要商品的市場運行監測監管;推行綠色加工線、綠色通道和綠色市場認證制度;建立“菜籃子”產品標識和質量安全認證制度,建立骨干批發市場、屠宰企業防治污染和食品無害化處理系統。對事關社會穩定、人民生命安全的化學危險品、民爆器材的生產經營實行有效監管。
(六)大力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進一步服務經貿工作。
要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精神和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制度,開展黨員聯系職工、黨員責任區等活動。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改制后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搞好黨的組織建設,以建黨的十六字方針發展新黨員,擬舉辦兩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搞好到期支部的改選和后進支部的整頓工作。繼續抓好國有企業及鄉鎮經濟發展事務所的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企業職工凝聚力和愛崗敬業精神,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進一步加強鄉鎮經濟發展事務所隊伍建設,積極探索隊伍建設新思路。加強機關黨支部自身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政策、業務水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搞好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黨內監督制度,規范公務接待和公車管理,完善干部任用“一票否決”制度,健全干部談話、誡勉、回避、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繼續鞏固和擴大廠務公開成果,進一步加大案件查處力度。抓好行業協會黨建工作,協助各鄉鎮黨委做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健全機構,落實責任,加強檢查,做好綜治、禁毒、普法和依法治市等工作。此外,要做好信訪、保密、檔案、扶貧、計生等相關工作。
(七)加強經濟運行綜合協調,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是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協調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信息不暢、技術缺乏和其他有關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重點抓好金融機構授信、融資擔保體系、信息和技術服務體系、培訓體系等建設,要加大對現有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對重點骨干企業和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管理者加以重點培養,推薦年輕有為的企業管理者到大專院校學習深造,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邀請專家、教授講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二是加強機關隊伍建設。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積極推進承諾制。加快職能轉變,改變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健全和完善局領導聯片、聯鄉(鎮)、聯重點企業制度。三是用足用好經濟強市擴權政策。要按照“擴大部分縣(市)經濟管理權限”精神,加強與上級部門的聯系和溝通,積極主動做好權限下放的銜接和實施工作。切實搞好審批制度改革,規范辦事制度、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