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信息計劃

時間:2022-10-14 05:21:00

導語:電子政務信息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政務信息計劃

根據中發辦[20**]27號文件和豫電政辦[20**]29號文件精神,新密市被確定為河南省基于互聯網電子政務建設試點?,F結合新密本地電子政務實際需求,參照《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等及保護實施指南》等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防范及其要求,進一步整合各部門資源,著力構建全市安全的電子政務辦公平臺,解決目前各單位信息資源不能充分共享、聯合辦公效率低下、不能移動辦公、公眾獲取信息難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一、技術、管理保障方式

1、技術實現方式:綜合運用以密碼為核心的信息安全技術,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授權管理和訪問控制等安全機制,采取分級分域控管技術,合理配置信息安全資源,實現等級化安全防護,有效解決了信息傳輸安全。

2、管理保障方式:采取全市集中管理與各單位分頭維護相結合的辦法,按照“統一管理、分頭維護、共同構建、全面服務”的模式維護管理。

二、建設項目

(一)基礎工程

1、以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為中心建設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工程

(二)基于互聯網電子政務應用工程

1、社會管理平臺上的行政并聯審批系統。

2、內外網網站整合改版工程。

3、和諧服務平臺上的“”便民熱線服務系統。

(三)深化推廣工程

1、基于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各項應用。

2、地理信息支撐平臺信息查詢系統。

3、政府網校學習系統。

4、子網站系統。

二、建設項目方案

(一)基礎工程

以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為中心建設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工程

利用現有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按照重點區域安全保護原則,采用一體化設計、分級分域防護理念,通過建設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完成政務專網核心網與互聯網之間安全、有限數據擺渡,為開展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政務試點工作打好基礎。

1、建設目標:①建設互聯網接入控制、邊界防護和內外網數據擺渡系統

②按照重點區域安全保護和分級防護原則對互聯網緩沖區進行等級劃分,對互聯網應用進行分級、分域劃分管理,完善互聯網緩沖區安全防護體系。

③按照重點區域安全保護和分級防護原則完善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安全防護體系。

④在緩沖區建立基于單點登陸的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2、責任分工

牽頭管理部門:系統規劃由信息辦和北京ca認證中心負責;建設推動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測試驗收由省信息辦負責、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推廣使用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

監督審計部門:建設審計由監理公司和相關專家負責;應用監督和日常統計由兩辦牽頭,信息辦負責。

系統技術服務部門:系統技術規劃、布置和技術服務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

參與單位:系統調研、需求和應用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

(二)基于互聯網電子政務應用工程

1、社會管理平臺上的行政并聯審批系統

1)目標:建設網上服務并聯審批平臺,實現互聯網受理,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辦理、處理、辦結,最終流轉到外網的一站式并聯審批服務平臺;

2)技術要求:完善單點登陸應用系統,并在此基礎上改善和建設各項應用?;趩吸c登陸系統建設統一身份認證系統,通過數字證書、usb-key等手段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等級化訪問控制,實現基于工作流的訪問控制;

3)實現方式:一是硬件基礎施工,通過sslvpn技術加密的核心設備在互聯網區建立外部網絡緩沖區,互聯網來訪者使用sslvpn技術通過防火墻和入侵檢測設備過濾后可以進入緩沖區,通過數字證書等認證方式進行統一身份認證,認證通過后在緩沖區內進行數據交換。數據交換完成后,由緩沖區通過物理網閘向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提出數據擺渡申請最終完成數據擺渡交換。

二是公開招標項目實施公司。

三是由中標公司結合行政服務中心進行各項行政審判前期調研,提出具體實施方案。

四是實施部署行政審批系統。

五是試運行,進一步完善系統。

4)責任分工

牽頭管理部門:系統規劃由行政服務中心和中標公司負責;建設推動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測試驗收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推廣使用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

監督審計部門:建設審計由監理公司和相關專家負責;應用監督和日常統計由兩辦牽頭,行政服務中心負責。

系統技術服務部門:系統技術規劃、布置由信息辦、行政服務中心和中標公司負責;技術服務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

參與單位:系統調研、需求和應用由行政服務中心和中標公司負責,具體工作流程由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

2、內外網網站整合改版工程

1)目標:對現有門戶網站進行整合優化升級,從后臺和數據庫上整合內網門戶和外網門戶網站,實現內外網門戶信息的分級、分內容的同步顯示和一體化維護,實現電視節目直播。建成中文、英文二合一的全新的中國.新密門戶網站,規范并打造新密網站群,十七個鄉鎮、辦事處、管委會全部制作獨立網站,形成以一帶多、群體宣傳和規模優勢。

2)技術要求:一是統一內外網網站后臺管理系統,變2套系統為單一系統;

二是建立數據緩沖區,實現內外網數據交換,由緩沖區通過物理網閘向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提出數據擺渡申請最終完成數據擺渡交換。

3)實現方式:公開招標內外網站整合公司。

4)責任分工

牽頭管理部門:系統規劃由信息辦負責;建設推動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測試驗收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推廣使用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

監督審計部門:建設審計由監理公司和相關專家負責;應用監督由兩辦牽頭,信息辦負責;日常統計由信息辦負責。

系統技術服務部門:系統技術規劃、布置和技術服務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

參與單位:系統調研、需求和應用由信息辦、原兩辦文件規定網站更新單位和中標公司負責。

3、和諧服務平臺上的“69812345”便民熱線服務系統

1)目標:實現由單一的電話接入方式,變為電話、傳真、手機短信、網頁表單、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接入;實現網上事項辦理、自動考核、自動語音功能與政府網站及其它辦公系統整合等功能,為公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市長熱線多渠道受理、短信督辦、超期提醒、多渠道回復公布等;

2)技術要求:呼叫中心系統

3)實現方式:一是公開招標項目實施公司。

二是由中標公司結合市長電話室心進行前期調研,提出具體實施方案。

三是各相關具體職能單位提出具體建議。

四是實施部署系統。

五是試運行,進一步完善系統。

4)責任分工

牽頭管理部門:系統規劃由政府辦和信息辦負責;建設推動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測試驗收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推廣使用由市委辦和政府辦牽頭。

監督審計部門:建設審計由監理公司和相關專家負責;應用監督和日常統計由兩辦牽頭,市長電話室負責。

系統技術服務部門:系統技術規劃、布置和技術服務由信息辦和中標公司負責。

參與單位:系統調研、需求和應用由政府市長電話室、和中標公司負責,具體工作流程由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

(三)基于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各項應用

在一體化設計,分級、分域防護原則下基于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完善電子公文、視頻會議、個人辦公等應用系統。完成各項應用互聯網緩沖區和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之間數據安全、有限擺渡。實現互聯網公布、公示,政務專網流轉、辦理結果返回效果。

1、地理信息支撐平臺信息查詢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給救助管理和計算機輔助調度的集成電子地圖解決方案。它提供了在電子地圖上自動和迅速地給救助和事件的地址定位,并且持續實時更新事件狀態。建立新密市具有有限目標和專業特點的地理信息系統,為特定的專門的目的服務。

2、政府網校學習系統。

提供機關工作人員學習、考試快捷方便的網絡渠道。

3、子網站系統。

對全市各單位建設本單位子網站,為形成全市的政府網站服務群打下基礎。

四、工作計劃

20**年12月—20**年4月為項目調研、規劃期;

20**年5月-20**年6月建設一體化分級防護安全保障體系,完成互聯網緩沖區和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的風險評估和分級分域防護建設;同時進行并聯審批調研。

20**年7月-20**年10月,建設基于單點登陸的統一身份認證系統。以內外網整合改造為首個嘗試,基于統一身份認證體統實現一套后臺管理內外網網站,子網站系統的建設,完成互聯網網站和服務大廳在互聯網緩沖區的部署,完成互聯網網站后臺管理和服務大廳的內部流轉在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的部署,最終完成兩者之間數據安全、有限擺渡。

20**年9月-20**年10月,在互聯網區建設12345市長熱線受理系統。

20**年9月-12月完成雙網并行并聯審批系統調研,以一個網絡便民服務項目為試點,完成該事項從互聯網發起申請到政務專網新密核心網辦理、處理并最終將結果返回互聯網服務大廳的整個流程設計和基于工作流的訪問控制。

20**年11月-12月完成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準備,前期調研,基礎應用;政府網校的建設。

20**年10月-12月,對整體試點項目工作總結、回顧,進行試點工作初步驗收。

五、建設要求

一是注重實用實效。試點工作從實際需求出發,注重實用,本著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進行詳細調研,針對新密市信息化基礎設施較好、村村通電話、光纖已鋪設到鄉鎮進行全面分析,提出詳實的需求分析報告,有效整合各部門資源,著力構建全市安全的電子政務辦公平臺,合理開設欄目,解決目前各單位信息資源不能充分共享、聯合辦公效率低下、不能移動辦公、公眾獲取信息難的問題。

二是節約資金投入。試點工作中要立足發揮原有設備最大功效,有限投入的原則,在硬件購置、應用開發、辦公設備購置等各方面,本著從需求出發的原則,不追求最先進的,只建設最實用的,處處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從每一個環節把好資金使用關,避免重復性投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三是加強維護管理。在試點建設的同時,注重文檔管理和制度建設。針對設備管理、網絡維護、系統應用管理,分別制定涉密設備管理辦法、網絡維護實施方案、績效考評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強對各單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