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業基地計劃
時間:2022-11-05 03:42:00
導語:先進制造業基地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扎實推進全市各級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工作,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加強考核,根據我市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總體目標和年度進度要求,特制定本計劃。
一、基本原則
(一)科學發展的原則。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量質并舉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統籌資源、能源與制造業的協調發展。
(二)重實質的原則。強調從實質上進行年度推進,突出大項目建設、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品牌建設、淘汰落后等具體工作舉措。對產品制造中心的建設強調分段實施,重點推進。
(三)抓落實的原則。把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各項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區和有關部門,明確保障措施,強化考核,狠抓落實,注重實績。
(四)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年度推進計劃的實施落腳點在企業、在項目、在產品。通過考核引導市、縣區、鄉鎮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年度推進目標
(一)提升先進制造業總量
十大先進制造中心銷售收入687億元,增長25.06%;占制造業銷售收入比重60.53%,比2005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各縣區分解目標詳見附件,下同)。
(二)加大工業性投入
計劃235億元,其中投入先進制造業占65%以上,投入高新技術產業占30%以上。在建項目中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0項,5000萬元以上項目120項。實施建設100個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重點技術改造項目。
(三)強化招商引資
一是合同利用外資16.5億美元,實到外資7億美元。二是確保引進內資65億元,其中工業占6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內資16億元以上,達到全市工業利用內資總額的35%以上。
(四)加快技術創新
完成重點技術創新項目50項,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專項計劃項目20項;完成省級以上新產品開發500項,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新產品160項;通過省級以上鑒定的新產品50項。培育制造業龍頭企業67家以上,特色優勢企業50家左右。
(五)發展規模經濟和培大育強
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長22%-24%,工業增加值增長18%,實現利稅增長16%,利潤增長15%。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億元且利稅總額超1000萬元的企業150家以上,其中年銷售收入30億元或利稅超3億元的大企業2家,年銷售收入20億元或利稅總額超2億元的大企業6家,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或利稅總額超1億元的大企業17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或利稅總額超5000萬元的企業36家以上。十一項工業經濟效益指標綜合評價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加快四大基地十個中心建設
按照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要求,編制十一五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發展規劃,明確到2010年,四大基地規模以上銷售收入達1440億元,十個全國先進制造中心規模以上銷售收入達1400億元。按照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原則,調整推進包裝印刷、絲綢與服飾、食品加工等5個后備全國制造中心。
(七)加強工業園區和工業強鎮建設
全市2個省公示工業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6億元,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性投入21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8億元。培育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億元以上工業強鎮9個。
(八)發展循環經濟,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拆除水泥機立窯12座,提前一年實現淘汰全部機立窯的目標。拆除粘土磚瓦窯32座。完成循環經濟重點項目30項,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企業35家,創省級綠色企業3家、市級綠色企業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9%。
三、年度考核辦法
為充分體現年度推進計劃考核的指導性、操作性、實用性、鼓勵性特點,將十個中心經濟總量的年度推進計劃分解到各縣區并進行考核。對2006年度主要推進目標,分工業性投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創新、工業經濟運行實績、發展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及工業強鎮建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十個制造中心總量等七個單項,采用總分80分制進行綜合考核。
1-6項單項考核基本分為100分(可超),各單項得分=單項基本得分×權數分/單項最高分;考核內容及辦法見后。第7項考核辦法:實績數/目標數×權數分,選擇最高數為滿分(5分),其余按最高分折算,增幅為負得0分。對縣區引進內資實行單獨考核,考核辦法另行下達。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貫徹落實。切實加強領導。完善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領導小組及工作網絡,從機構、人員上給予保障。落實先進制造業基地政策。貫徹落實《**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產業導向目錄》、《**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市關于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補充政策意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政策向先進制造業基地傾斜。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一步落實《關于限期淘汰水泥機立窯、粘土磚瓦窯的若干規定》,加大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力度,優化產業結構,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二)全力實施六大工程。制定行動方案。實施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工業投入、結構調整、培大育強、平臺建設、工業強鎮、要素保障等六大工程,組織專業人士制定各項工程具體的指導意見和行動方案。分解細化目標。將六大工程的具體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區和有關職能部門,強化相應措施。明確責任。各縣區和有關職能部門的一把手是實施六大工程的第一責任人。
(三)抓好有效服務。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圍繞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強化工業大投入,狠抓項目推進,抓項目開工、抓項目進度、抓項目質量、抓項目竣工、抓項目投產。組織開展“平臺建設年”活動,重規劃、強政策、抓落實,大力推進平臺建設工程和工業強鎮工程,提升開發區(園區)、重點城鎮工業功能區和工業小區等三級載體的產業集聚水平。努力緩解要素制約。制定要素緩解方案,抓好土地、資金、交通等要素資源的綜合平衡與利用;抓好企業經營者隊伍建設,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人才隊伍。從解決突出矛盾入手,繼續組織開展服務企業專項活動,提高服務能力和質量,解決一批企業實際困難。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行政務公開,明確職權,責任到人,努力建立高效的行政運行機制,加強組織、協調、督辦、查處相結合的效能監察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完善電子政務,積極推行網上辦公,提高辦事效率。完善新產品開發網上申報制度,完善網上投資審批備案系統,大力推行網上審批,縮短審批時限,改善投資軟環境。完善安全生產長效監管機制,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四)合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提高認識。堅定工業經濟是我市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堅定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是我市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抓手。加強宣傳。圍繞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這一主題,重點宣傳其重要性和深遠意義;宣傳其戰略目標、具體內容、工作措施;宣傳明星企業、制造業龍頭企業、特色優勢企業、重點骨干企業在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中的主體作用;宣傳大項目和工業園區建設;宣傳年度推進計劃,并使其落到實處。形成合力。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創新破難,打破部門界限,團結一致,形成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合力,提升合力扶工的氛圍。
- 上一篇:農村改廁項目實施方案
- 下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申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