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宣傳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14 12:00:00
導語:農業新聞宣傳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指導思想
2009年農業新聞宣傳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宣傳工作全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為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全年工作打算
在抓好日常農業新聞宣傳的同時,重點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深化部門改革,引進激勵機制。將信息宣傳中心過去“一站三部”的基礎上,新增“12136”服務部,拓寬直接為“三農”服務的省級熱線平臺。根據廳黨組賦予的信息宣傳中心工作職能,進一步細化各部業務范圍和工作目標,引進激勵機制,實施主任負責制的高效、精干、廉潔的運行機制。
2、堅持自身宣傳平臺,強力引導輿論導向。在認真組織協調有關媒體開展農業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同時,繼續堅持辦好《三農**》、《魅力鄉村》、《鄉村夜話》和《**農業》等四個自身宣傳平臺,引進激勵機制,對上大報(大臺)、攻頭版頭條、高水平、高質量,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新聞報道、專題報道和系列報道的作者給予重獎,進一步調動新聞記者和通訊員的農業新聞宣傳報道的積極性,為**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3、重塑**農業信息網,全力為“三農”服好務。下一步要做好有關子欄目的改版定位問題,加強對農業廳系統內部網絡資源整合,逐步建立網站群,探索全省農業系統農業專網,實施發文系統、視頻系統,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與此同時,擬采取定期通報信息上載情況,引進激勵機制,形成辦好農業信息網的合力,更好的為“三農”提供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和致富信息。
4、積極創建“兩個”服務平臺,不斷壯大自身經濟實體。在積極向省申報**農業信息化項目的同時,積極構建“兩個”信息服務平臺:一是創建“12316”省級“三農”熱線平臺;二是創建農業服務“短信”平臺。初步擬定,爭取在春節后通過武漢市百友科貿發展有限公司會同武漢市電信和聯通聯合開通“12316”省級“三農”熱線平臺和短信服務平臺,更好的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根本利益,進一步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分季宣傳要點
一季度
1、宣傳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和全國、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搶抓中央推進農村改革和拉動內需的戰略機遇。讓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了解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舉措。大力宣傳黨的各項支農、扶農、惠農政策,加強監督,搞好配合確保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截流,惠農政策到戶率100%。用政策調動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突出報道發展農業板塊經濟,重點宣傳省政府表彰的創建大縣和板塊基地縣市,大力宣傳發展優質糧、棉、油、水果、茶葉板塊和畜牧、水產大縣創建活動的典型。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宣傳報道,利用典型引導開展資源整合,品牌整合,形成規模,形成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擴大農產品出口創匯。
3、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抓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重點支持產糧大縣建設的方針和實現09年糧食增產8-10億斤、農民增收300元的預期目標。跟蹤宣傳糧食板塊建設、優質糧產業工程、測土配方施肥、種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進展和46個糧食大縣建設的動態。
4、宣傳越冬作物田間管理和冬、春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尤其是禽流感的防控和農業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為實現夏季增產、全年農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礎。做好主推品種化肥、農藥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多種媒體推介優質農資產品,介紹農資識真辨假常用知識,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5、及時報道各地春耕備耕的特點,進一步加大高產高效模式栽培技術、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稻鴨共育技術、避災減災技術等節本增效技術的宣傳。通過加大科技示范的宣傳力度,推動實用技術的實施應用。
6、做好“送科技、送農資、送法律下鄉活動”的宣傳,推動春季農業各類技術培訓,加大對《**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貫徹實施的宣傳力度,加強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確保食品安全。
7、認真總結農村土地二輪延包政策的鞏固、完善工作,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創新改革試點和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促裁試點工作的宣傳力度,宣傳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開展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引導農民致富的典型經驗。
二季度
1、利用各類媒體,宣傳各地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農業、農村工作實際,深化農村改革、構建公益性農技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服務體系和經營性農業專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三大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效果的新動作、新典型、新經驗。
2、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入戶的宣傳工作,積極營造各行業、各地區全面開展農業科技入戶的良好氛圍??偨Y經驗,推介典型,擴大項目實施范圍,加強示范引導,認真總結農業科技入戶的成效宣傳。
3、加大“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的宣傳力度,突出報道各地農村動力專業培訓的成功品牌以及農民通過培訓創收的新典型、新經驗。
4、做好“四大工程”(“綠色證書培訓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工程”“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工程”)、“三項計劃”(“百萬中專生計劃”“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大學生支農資助行動計劃”)和“三支一扶”活動的宣傳工作,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根據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造就新型農民和培養一批農民企業家的典型。
5、加強“三夏”(夏收、夏種、夏管)生產宣傳報道,做好在田作物的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農機跨區收割、擴大水稻機插示范等典型經驗的跟蹤宣傳報道。大張旗鼓的宣傳農村能源建設,突出報道各地大中型沼氣池建設和一建(建沼氣)、三改(改廚、改廁、改圈)以及血吸蟲重點交疫區“以機代?!表椖拷ㄔO的典型經驗,宣傳“沃土工程”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的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重點宣傳秸桿綜合利用和輕簡栽培等節約型技術示范推廣的典型和經驗,推進促進清潔田園、清潔家園建設。
6、加強《**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條例》貫徹落實工作的宣傳,促進各地認真落實稅費改革政策,支農、助農、惠農和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強化農民負擔監管,開展涉農亂收費專項治理,切實落實各項補貼政策,保護農民利益,維護農民利益,減輕農民負擔的典型經驗。
三季度
1、突出報道發展農業板塊經濟,重點宣傳板塊基地縣市,發展優質糧、棉、油、水果、茶葉板塊和畜牧、水產大縣創建活動的典型。加強農業產業化尤頭企業的宣傳報道,利用典型引導開展資源整合,品牌整合,形成規模,形成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擴大農產品出口創匯。
2、認真總結上半年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集中開展成就性的宣傳報道工作。
3、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的宣傳貫徹力度,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協會的典型,跟蹤和進行系列專題報道,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壯大,促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4、密切關注動、植物疫、病、蟲害發生趨勢,宣傳預防和防治成效。特別要通過各類媒體強化“綠色植保理念”,指導源頭治理;大力宣傳社會化專業服務優勢,引導和推動各地創建以病蟲預防、專業機防服務為主體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5、大力宣傳陽光工程政策,總結報道示范典型、十大勞務品牌、九大培訓模式,擴大陽光工程的影響力。吸時推廣好的經驗與作法,促進農村勞動力培訓再上新臺階。
6、繼續加大農村生態家園建設的宣傳報道,認真宣傳貫徹《**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重點圍繞實施平原湖區以大、中型沼氣池建設,山區以“一建三改”項目為主的鄉村清潔工程的新進展、新經驗、改變農民生活環境的新變化、新成效,組織媒體進行全方位跟蹤專題和系列報道。
7、大力宣傳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增強社會對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意識。重點報道以生態農業技術為紐帶,全力打造秸桿綜合利用循環;以沼氣為紐帶的廢物利用循環等農業循環經濟的新典型,為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農業創造輿論氛圍。
四季度
1、結合建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大張旗鼓地開展成就性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先進人物、先進事跡。
2、做好秋冬農業開發的宣傳工作,針對秋播生產的特點,公布秋播作物主推品種,宣傳一批產品質量優良、信譽好的農資企業,引導農民選用優質、安全、放心的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
3、組織有關專家就養殖業經濟發展形勢、畜禽、水產品食品安全與消費等知識進行專題宣傳。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報道,通過典型宣傳,推動免疫接種和種畜、種魚(親魚)安全越冬工作順利開展。
4、抓好**農產品對外宣傳工作,宣傳農產品出品創匯取得的好成績,重點宣傳有代表性的出口創匯企業的典型經驗。積極做好農產品進入上海和境外展銷的宣傳活動。
5、宣傳冬季小型農田基本建設,特別是高產農田建設的典型,突出報道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發展現代農業的典型經驗和作法。
6、加大發展節約型循環可持續性農業的宣傳,重點宣傳食用菌標準化栽培技術和高產高效模式,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和應用。圍繞創建蔬菜品牌,組織、策劃專題和系列宣傳,通過產品推介會、產銷銜接活動,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蔬菜品牌知名度。
7、回顧總結一年來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個方面的工作,全方位報道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特點、新成就。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