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新聞出版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1 10:56:00

導語:市文化新聞出版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文化新聞出版工作計劃

2009年全市文化系統要全面貫徹黨的*和市委*屆六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文化、打造文化強市為中心,以“發展年”為主題,全面繁榮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滿足和諧社會建設目標需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遵循重點繁榮與發展農村文化、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并舉、普及提高與打造品牌并進、協調發展與突出特色“四項原則”,全面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化、群眾文化品牌化、文博事業體系化、新聞出版規范化、文化產業最大化“五大工程”。突出做好“保增長、促和諧、抓黨建”三項重點工作,為再創文化事業新輝煌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并以優異的成績向國慶60周年獻禮。

一、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化工程,在繁榮藝術事業方面取得新突破

1、辦好第七屆*藝術節,推出10臺新創劇目,集中展示*表演藝術的新形象,讓*觀眾充分享受文化藝術發展繁榮的新成果。

2、打造精品力作,評劇《呼蘭河》要勇奪全國戲曲調演金獎;評劇《尋常百姓》、舞劇《天祭》、話劇《信訪局長――潘作良》等優秀劇目,要分別沖擊國內大獎。

3、搶占國內外演出市場,努力塑造《滿風神韻》、*雜技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演出優勢的藝術品牌,力爭實現演出超千場、演出收入超千萬的奮斗目標。話劇《信訪局長――潘作良》爭取在市、省乃至全國巡演。

4、落實幾項重點活動和工作,一是落實藝術演出星火工程,全年送戲下基層演出100場以上;二是舉辦迎國慶京、評建院50周年慶典活動;三是做好京劇院迎接文化部對國家重點院團第一次復審的準備工作;四是承辦第九屆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確保賽事圓滿成功。

二、實施群眾文化品牌化工程,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實現新提高

5、推進城鄉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一是推進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二是推進各區、縣(市)文圖兩館建設;三是推進鄉鎮文化中心(站)建設,新建、改擴建農村鄉鎮文化中心52個;四是推進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新建村級文化活動室100個。

6、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完成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城鄉的全覆蓋;推進農村電影放映數字化進程;完成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自動化和規范化,啟動數字化社區圖書分館建設;做好迎接文化部第四次對全市公共圖書館的評估定級工作,確保市圖書館和城區圖書館達到國家一級圖書館標準,有條件的郊區縣圖書館要爭取進入國家一級館行列。

7、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實五項惠民舉措,一是采取多種形式免費培訓輔導群眾文藝骨干1萬名;二是免費為農民放映電影1萬場;三是為全市新建行政村文化活動室配置文化娛樂設備;四是組織開展文化下鄉、下基層活動,并形成長效機制;五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確保全年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及演出超過2萬場,觀眾達1千萬人次。

8、強化特色基地建設和品牌培育工作,精心組織好節慶、文化四進社區、歡樂進農家等系列群文活動及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活動;深入挖掘、培育好特色文化活動,使每個鄉鎮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動,超半數成為市級以上特色文化活動基地,每個區、縣(市)都要成為省級以上特色文化活動基地,并具有至少一項國家級文化活動品牌;群眾文藝的創作水平要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9、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完成好非遺普查工作,迎接國家驗收;建立市級非遺數據庫,公布首批代表性傳承人,推出第四批市級非遺保護名錄;開辟傳習場所,重點做好傳承人保護和活性傳承工作;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確保2—3個項目進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三、實施文博事業體系化工程,在加快博物館建設和名城保護方面邁出新步伐

10、加強博物館的建設與保護,建成二戰盟軍戰俘集中營舊址紀念館并正式開館;啟動*博物館建設工程,做好建筑改造及陳列布展工作;完成新樂遺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維修改造工程;修繕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東三省總督府及東北講武堂等舊址。

11、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階段性任務,全面展開城鄉文物普查,按期完成實地調查工作任務。

12、促進名城保護立法工作,啟動名城保護標識的設立工作;做好第三批市級文保單位的基礎工作,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制作保護檔案,明確保護組織及責任人,公布調整后的不可移動文物名單;上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草案),爭取年內由市人大頒布實施。

13、擴大文博對外文化交流,塑造文博品牌,推出《清宮遺珍——*故宮院藏清代宮廷文物展》赴韓國展覽。

四、實施新聞出版規范化工程,在營造發展環境、構建產業平臺方面呈現新態勢

14、舉辦第三屆東北文博會,力爭國內外參展機構達800余家,展位4500余個,交易額實現新的突破。

15、把握正確宣傳導向,要對書報刊的宣傳導向和編校質量進行全面抽查;遏制非法出版行為,監管重點由宣傳出版系統轉向全社會;指導各報刊開辟專欄、專題,開展“祖國60年”主題系列報道,并策劃一批大型叢書;實施書報刊名牌戰略,培養頂尖出版人才。

16、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重點搞好企業法人代表的培訓;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格各項從業資質認定,把好行業準入關,完善書刊審讀制和出版物經營單位守法經營責任制;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市區文化執法部門的職責和分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7、全面落實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按照《遼寧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市農家書屋建設指標,因地制宜,制訂切實可行的工程建設規劃,落實到村,分層次、分步驟地有序推進。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積極籌集資金,再建設農家書屋556個,使全市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50%以上。

五、實施文化產業最大化工程,在增強服務功能、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方面開創新局面

18、增強服務功能,推進一軸、兩帶、三中心、四基地、五大市場建設;啟動*經濟區八城市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建立文化產業合作機制;對專業市場進行合理規劃,扶持重點市場,升級現有市場,開發新的市場,塑造新的品牌。

19、做優發展空間,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制訂優惠政策,引導文化企業入駐產業園區;開展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命名工作;扶持動漫產業發展;以故宮方城文博旅游區、新民文化園為重點,申報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示范基地,打造*文化產業知名品牌。

20、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電影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鼓勵公司發展連鎖經營,輸出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六、以繁榮為中心,以管理為手段,在促進文化市場繁榮發展方面推出新舉措

21、下放市級審批權限,將市級電影放映審批權下放到“一市三縣”;重建市場準入和審批管理機制,推進網吧連鎖經營;建立區縣(市)文化市場考評體系。

22、引導培育市場健康發展,樹立規范、誠信、守法、文明、向上的優秀文化企業,發揮其典型示范和導向引領作用;開展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安裝工作,城區內具備接入條件的卡拉OK場所系統安裝率要達到80%以上,正版軟件曲庫使用率達到85%以上;加快以網絡文化、演出娛樂、電影放映為龍頭的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精心培育市場品牌。

23、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分別建立網吧、演出、娛樂、音像、電影、美術綤??分會;樹立協會在行業內外的重要地位,增加其在行業指導、價格談判、資源整合等方面的話語權。

24、嚴格規范行政審批,加大建設平安文化市場管理力度,進一步理順市區審批權限,健全行政審批責任制度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度,防止濫用職權和違規審批;深入開展文化市場安全整治專項行動,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徹底消除各種隱患,確保文化市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