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開放型農業發展計劃
時間:2022-03-15 11:26:00
導語:省開放型農業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放型農業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開放型農業,是實現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重要手段,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重要渠道,是增強地方財力的重要措施,是加快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重要選擇。我省發展開放型農業,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具有很好的優勢和條件。黨的十六大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農業正成為資本持有者熱衷的投資方向。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下,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出于提升自己在全球、全國的競爭地位等切身利益的考慮,加快了產業梯度轉移步伐,紛紛把目光轉向環境優美、資源豐富、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中西部地區。*迅速發展的態勢,全省上下高漲的人氣,得天獨厚的資源、生態、土地、勞動力等諸多優勢,承東接西的區位條件,日益改善的投資環境,必將為*發展開放型農業提供重要的條件。為此,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特提出我省發展開放型農業實施意見。
一、發展開放型農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
1、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勇爭先,以實現農產品競爭增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抓手,充分依托自身優勢,實施大開放主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實現開放型農業新突破。
2、基本思路
堅持“六個并舉”即對內對外開放并舉,內資外貿外經并舉,一二三產業并舉,大中小并舉,獨資合資合作和嫁接改造并舉,高新技術產業和有市場的傳統產業并舉,大力突破外資,努力擴大外貿,積極發展外經。
按照“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各地自身優勢,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為重點。瞄準重點地區,重點項目,全方位開放,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
把推進農業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完善流通體系、民營經濟發展、資本市場運作與發展開放型農業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掘我省開放型農業資源潛力,最大限度地拓展開放型農業的效益。
加大宣傳力度,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把增強環境綜合競爭力作為開放型農業工作的關鍵環節和著力點。
二、發展開放型農業的目標、工作重點
1、目標
完成全省農業行業招商引資任務14億元。其中:糧油行業1億元,經作行業2億元,畜牧行業5億元,水產行業3億元,農機行業1億元,廳屬農場企業1億元,農業外資行業1億元。
完成全省農產品出口1.5億美元。
2、工作重點
①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是發展開放型農業的重點。農業上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致富為主題,以充分利用*農業綠色環境優勢和資源豐富優勢進行招商引資,力爭取得突破。在工作中要把握六個結合,突出注重實效。即國內與國外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省與市縣相結合,大團組與小分隊相結合,全面招商與重點招商相結合,網上招商與會展招商相結合。
招商引資重點地區:對外招商的重點地區是港澳臺、東南亞、日韓,同時兼顧歐洲、美加等地。對內招商重點瞄準浙江、廣東、福建、上海、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
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當前要著重圍繞建設10大優質農產品基地、培植20個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100家省級龍頭企業,以及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精心準備好主動爭取外商投資的項目庫。
招商引資重點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宣傳媒體,大力推進網上招商、媒體招商,并借此推動農業信息化和網上農業的發展,改過去以大型招商引資展示展銷活動為主為網上招商媒體招商為主,并配以經常性的小分隊、小團體出擊,適時舉行大型會展招商活動。
精心組織好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政府舉辦的各項重大招商引資和展示展銷活動。活動期間各市縣要組織小分隊分赴有關城市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宣傳推介活動,廣泛發動客商參加。
②建設好農業科技示范園
把農業科技示范園建成招商引資的窗口和主戰場。根據省里的統一安排,各市縣均應建設好一個科技型、外向型、規模型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園區的項目應立足以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應用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園區的投入以招商引資為主,園區的產品立足高消費區域市場和國外市場。
③努力建設優質農產品出口基地,積極發展創匯農業
加大對100家農業省級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出20個優質農產品品牌。
加快10大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啟動標準化綠色大米、優質水果發展、草食畜禽發展,鄱陽湖資源深度開發計劃。主抓贛南臍橙、贛北早熟梨、標準化綠色大米、以及水產、肉牛、肉羊、奶牛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項目,擴大出口創匯能力。
支持和幫助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農業企業以技術、管理、勞務等多種形式開展對外農業合作。允許有條件的農業企業通過多種渠道在海外籌集資金。加強對國外農產品市場的調研,確定我省開拓國際農產品市場的重點和方向
④抓好農業利用外資項目的管理
繼續抓緊國際金融組織貸、援款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
認真實施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項目”。
三、具體措施
1、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體系。省農業廳已成立發展開放型農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廳利用外資辦
公室內,具體負責農業招商引資和展示展銷工作。各市農業局也應成立相應機構,配備專職人員,明確責任,制定招商引資工作計劃,分工負責,精心組織,強力推進發展開放型農業工作。
2、以加強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和增強信息服務功能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省農業信息網的建設。今年省廳在*農業信息網上建立農業招商引資和農產品展示展銷兩個平臺,把*農業信息網建成宣傳*農業、推介*農業招商項目和優質農產品的精品工程。要組建一支農業信息隊伍,建成一個招商引資項目庫,及時在網上招商引資項目,交流各地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情況。編輯制作《*農業》大型宣傳畫冊及光盤、《*農業投資指南》,對外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介。各級農業部門都要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組織好招商項目,不斷收集并完善項目資料。要按照統一下發的項目申報表及時進行申報,提前包裝、儲備好項目。各設區市農業部門應積極配合,提供相關的圖片資料。同時也應設計制作本地區的招商引資宣傳資料。
3、各設區市要在所轄縣市區內組織一批骨干力量,建立若干個強有力的、特別能戰斗的招商引資專業小分隊,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開放戰略,分赴沿海重點地區,主動出擊進行招商引資,做好客商邀請和項目洽談準備工作。
4、建立招商引資的各項制度。一是重大項目信息報告制度,屬重要信息和急信息立即上報;二是定期報告制度,各市局對招商引資的動態,要及時傳送,各類招商引資月報表于下個月5日之前報送廳外資辦。廳發展開放型農業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農業招商引資工作調度會,交流招商引資任務完成進度、項目落實督辦情況,協調研究階段性的工作。各市局對所轄縣、市、區也應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
5、建立和健全考核制度。根據《2年設區市農業部門考核評比獎勵辦法(試行)》的要求,省農業廳對各市局的招商引資和創匯農業的具體考核指標為:
(1)招商引資5分:根據各地意見,省廳對各市政府已下達給市局的招商引資任務進行了綜合平衡。此次考核評分,將以平衡數為基準,完成60%加1分,完成80%加2分,完成100%加3分,完成110%加4分,完成120%加5分。
(2)創匯農業5分農產品出口每達到300萬美元加1分,其余的市農產品出口每達到200萬美元加1分。依次類推,最高加至5分。各市局對所轄縣、市、區也應制定相應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