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科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計劃

時間:2022-04-09 08:48:00

導語:社團科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團科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計劃

上半年,全市民間組織管理工作在省廳的大力指導和局黨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社團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以及《湖北省發展和規范行業協會暫行辦法》的規定,按年初制訂的工作目標,積極穩妥地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較為圓滿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依法做好各項登記工作

截至6月底,市管社團共計有203個,市管民辦非企業單位共有80個,元-6月份我們依法登記新的社團組織6個,民辦非企業單位8個,注銷登記8個,辦理登記法人變更、地址變更等變更事項26個。在登記新成立的民間組織時,我們做到嚴格依法辦事、嚴把材料審核關和現場調查關,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我們一律不予登記,對有必要成立但條件不具備的我們均予以明確告知并暫緩登記。據統計,20*年上半年因不符合法律規定未獲批準的民間組織3個,暫緩登記的9個,告知停止活動的1個。

二、加強規范化管理,促進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

實現規范化管理是民間組織健康發展的最基本前提。今年上半年,針對去年全市整頓規范社團組織遺留問題,我們分別到經委所屬的鄉鎮企業協會等8個社團組織、市教育口所屬的8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市科協所屬的安全技術學會等問題組織進行檢查,對到期不換屆、名稱不規范、組織機構不健全、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和督辦檢查。市經委非常重視所屬社團的規范化管理工作,今年3月份,當我們上門督辦檢查時,市經委周永勝主任等經委領導班子所有成員一起聽取了我們關于加強經委所屬社團的規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并表態逐項落實。市安全技術學會不按時換屆、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通過我們上門督辦都得到了解決。市教育口所屬的8個民辦非企業單位未依法進行登記、名稱不規范等問題,通過我們與教育部門聯系和逐家上門宣傳,過去沒有登記的5個單位均補辦了登記手續,3個名稱不規范的均予以更正。

三、社區民間組織蓬勃發展

全市社區民間組織886個,根據20*年的工作思路,各社區民間組織以加強自身建設為主要突破口,堅持實行“活動創新、服務創新”。上半年,104個社區民間組織建立并完善了各項制度;263個社區民間組織通過換屆民主選舉了負責人,通過選舉,把社區一致公認的有一定思想覺悟、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有一定專業特長、社區黨組織信得過、居民認可的同志選為負責人;各社區民間組織明確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廣泛開展了以社區服務、完善自治、豐富居民生活為目標的各類活動共計6000余次。除此以外,由于社區民間組織結構完善、公認力高,社區民間組織的凝聚力得到逐步提高。上半年,社區民間組織根據各自特點,拓新思路,大力開展特色服務,如每個社區科普協會分期分批在社區開展學術講座,大力宣傳疾病預防知識500余場次,社區衛生協會為社區特困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免費送藥上門近1000戶(人)次。社區老年人協會每個月均要有計劃的組織老年人開展形勢多樣的健身活動。社區服務志愿者隊伍為社區居民噴灑藥水、消毒、幫助社區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搞好環境衛生,共計出動2600人次,有效地進行了防范。

四、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工作有了新突破。

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發展工作是今年民間組織管理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為了推進這項工作,一方面我們積極主動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并與市農業局取得聯系,達成共識,形成合力。5月12日,市政府辦公室專門下文成立了*市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強化了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另一方面,我們認真履行民政部門職責,注重在培育發展上下功夫,上半年,經過我們大力指導和培育,已有3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條件成熟,我們予以了依法登記,還有15個被我們納入重點培育對象。在重培育發展的同時,為避免流于形式和存在空殼社團的現象發生,我們還對已成立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進行跟蹤指導,全市已成立的11個專業經濟協會組織通過我們指導,基本上達到了機構健全、章程規范、制度完善、定位和目標明確,在促進農民致富、農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五、其它工作

1、年檢工作。根據黃民社[20*]6號《*市民政局關于開展20*年度社會團體檢查工作的通知》和黃民社21號《*市民政局關于開展20*年度民辦非企業單位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截止6月底止,完成年檢的社團189個,民辦非企業單位57個,有9個社團和4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因特殊原因申請延遲年檢時間。年檢完成率達94%。

2、根據《湖北省鄉鎮綜合配套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北省民政廳關于鄉鎮事業單位轉制為非營利性服務組織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20*]3號)文件規定,我們于元月份組織召開了相關縣(市)、區民政局長、分管局長和社團科長會議,認真學習了省文件精神和省廳會議精神,會議強調要求切實提高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轉制登記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截止6月底,陽新縣作為省試點單位已將1*個事業單位合并后轉制登記為64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各項工作按省要求提前兩個月完成(省要求6月底完成),西塞山區已轉制登記8個單位,較好的全面完成了各項轉制登記工作任務。大冶市的轉制登記工作我們已作多次促辦,大冶市民政局的轉制登記工作方案已報市政府,但大冶市政府一直未動,影響了我市轉制登記工作的整體進程。

3、根據省廳和市委的要求,我們分期分批組織全市社會團體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湖北省發展和規范行業協會暫行辦法》進行了學習和培訓,參加培訓的社團負責人計180余人。通過培訓學習,增強了社團負責人的法律意識,提高了規范化管理水平。

4、做好全市社團整頓規范的各項迎檢工作。根據市紀委、市整規辦的工作安排,我們于4月21日組織召開了部分社團組織負責人工作會議,專題部署了迎接省檢查組來我市檢查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省檢查組來我市檢查之前,我們于5月份組織專門人員對26個社團進行了重點初查,通過檢查,我們進一步規范了社團的各項管理,為迎接省檢查組的檢查提供了基礎。

5、根據省廳和市委組織部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我們于6月份完成了全市民間組織的黨建調查摸底工作,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277份,收回251份,將調查問卷統計匯總后上報了市委組織部,為市委在民間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提供了真實的基本情況,受到市委組織部的肯定。

>6、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成效明顯。按照民政部和省廳的工作安排,我們繼去年以來在全市進一步深入開展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截止6月底,各民非單位分別按我局制訂的方案開展了自律與誠信建設。80%以上單位完成了章程條款的重新修訂和規范工作,90%以上單位建立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自律與誠信檔案,100%的單位對收費依據、標準及相關政策規定及服務對象進行了公開并履行了服務承諾制。在開展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中,由于成績顯著,我市華人泰邦聯合學校榮獲全國先進稱號,市廣場路英才學校、市中英文學校榮獲全省先進稱號,我局社團科和武漢市民政局社團處等全省4個單位被評為全省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