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企局煤炭行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22 11:33:00

導語:鄉企局煤炭行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企局煤炭行業工作計劃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煤炭資源整合全面進入礦井基本建設的一年。目前,我市“抗凝凍、保民生”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十分艱巨而繁重,煤炭行業保證電煤和群眾生產生活用煤供應的任務十分緊迫。全市煤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要按照市委“千方百計抓重建,盡心竭力保民生”的工作要求,在認真落實好煤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的前提下,搶時間,想辦法,抓進度,盡快恢復煤礦生產,為緩解我市工業用煤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煤的困難盡心盡力。

(一)主要工作目標

1、進一步提高我市煤炭供應自給能力。加快煤炭資源整合進度,全面啟動技改、整合礦井的基本建設,增加煤炭產量,逐步減緩或解決貴陽市季節性電煤和民用煤緊缺的被動局面。

2、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全市煤炭百萬噸死亡率力爭控制到4以下,實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標。

3、“兩湖一庫”廢棄煤礦廢水治理工程進入實質性治理階段。

(二)主要工作安排

1、抓好煤礦災后重建,全力做好煤礦復產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抓重建、保民生”的要求,全力做好煤礦災后供電恢復、煤礦井下整改等工作,在政策允許、具備安全條件的前提下,多出煤,出好煤,增加煤炭產量。要加快推進煤礦復產工作進度,各煤礦在整改期間,要制定整改方案,交縣級安監、煤炭管理部門審批后,才能下井開展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由鄉、縣安監、煤炭部門聯合驗收,才能復產。煤礦復產要按照“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高標準、嚴要求,嚴把復產關。

2、加快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提高煤礦自身抗災水平

20*年,全市整合、技改礦井基建工作全面動工,要以煤炭資源整合為楔機,全面提升煤礦安全裝備科技水平,要在煤礦基建的過程中,督促煤礦在采、掘、機、運、通各環節上規模、上檔次。

(1)大力推進小煤礦“三推行”工作(即在小煤礦推行專用回風井、壁式采煤方法和支護改革,簡稱“三推行”)。

一是逐步推行專用回風井,減少煤礦瓦斯事故的發生。在高瓦斯和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小煤礦,應推行布置專用回風井(同時具備特殊情況下人員升井功能),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穩定和人員在新鮮風流中通行。新建、改擴建、整合煤礦中的高瓦斯和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必須布置專用回風井。

二是強制推行壁式采煤方法,保障通風安全、提高生產效率。采煤工作面必須形成全負壓通風系統,至少保持兩個暢通的安全出口,一個通到進風巷,另一個通到回風巷。對現在的生產礦井,目前仍未采用壁式采煤方法的,必須在20*年底前實現壁式開采。

三是積極推行支護改革,減少頂板事故的發生。小煤礦應當積極推行支護改革,巷道應推廣使用錨桿、錨噴、錨網、錨索、砌碹或金屬支架等支護;采煤工作面應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懸移頂梁液壓支架或綜采液壓支架等穩定性和可靠性較高的支護。

對煤層開采條件極復雜的小煤礦,確因煤層賦存條件限制不能采用壁式采煤方法和采煤工作面不能淘汰木支護的,由有煤礦開采方案設計資質的中介機構論證,提出依據,經縣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初審,報地(市)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批準,并抄送同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各產煤區(市、縣)要按照“環境優美、工業廣場規范、井下設備先進、安全管理能力強”的要求,督促企業建設本質安全型樣板煤礦。

(2)全面推動“三條生命線”建設,增強煤礦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預防體系。

一是通訊系統。煤礦井下主要工作地點及主要硐室必須安裝通訊設施,并能與煤礦調度室等部門直接聯系。二是所有礦井必須安裝壓風系統,在事故應急救援時保障新鮮空氣供給。三是建設煤礦防塵灑水系統,在事故應急救援時保障營養供給。要監督煤礦企業認真繪制煤礦通訊系統圖、壓風管線路圖和防塵供水管路系統圖,圖紙繪制要實事求是,與井下實際吻合,情況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補圖。

(3)全面開展煤與瓦斯突擊防治工作,預防突出事故的發生。一是做好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工作。由于我市被國家劃入煤與瓦斯突出區域,所有礦井原則上必須做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如果企業自愿按照突出礦井來管理的,可以不做突出鑒定。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工作必須在20*年7月底前完成。二是對有突出危險的礦井,一律按照“四位一體”的防突措施及有關要求,上設備、上設施、上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等級。

3、提高煤礦安全監管監測監控科技水平、預防煤礦事故發生

(1)全面開展煤礦電法探水工作,預防煤礦透水事故。我市煤礦開采歷史悠久,老窯、采空區分布較廣,由于近年來煤礦業主更換頻繁,煤礦老窯水、老空水分布不清,這是近幾年來我市發生較大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雖然全市煤礦配備了探水鉆機,但對老窯水、老空水的分布狀況不清,探放水目標不明確,盲目性較大。因此,查清煤礦水文地質情況,成為當前我市預防煤礦透水事故的當務之急。我市煤礦要有計劃地開展山地電法探水工作,加大煤礦水害排查力度。對有水害危險的生產礦井,20*年8月底前必須完成電法探水工作;新建、改擴建和資源整合礦井在動工之前,必須完成電法探水工作。

(2)建立煤礦安全生產三大監測監控系統。一是在部份正常生產的煤礦安裝井上下生產視頻監控和稅控產量監控系統,實時監控井下生產、出入井安全管理和保障煤炭稅費的征收。二是啟動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試點工作,探索監控煤礦下井人數的科技手段。三是完善煤礦瓦斯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煤礦瓦斯管理科技水平。新建、改擴建和資源整合礦井在峻工驗收前,必須安裝三大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對積極主動開展電法探水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建設的煤礦企業,我局將從資金政策方面給予鼓勵扶持。

4、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煤礦從業人員素質

嚴格督促煤礦從業人員100%持證上崗。加大各產煤區(市、縣)煤炭部門礦工培訓中心的建設投入力度,完善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配置,將礦工技能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各級煤炭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煤礦安全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要有計劃地安排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參加提升學歷教育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考察學習。

5、實施人才興煤戰略,提高煤礦安全監管專業化水平

在全市煤礦安全戰線持續實施“315”人才工程。即:

(1)縣級煤炭部門必須各配備3名以上煤炭相關專業管理人員;

(2)產煤鄉鎮必須配備1名煤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

(3)強化煤礦現場技術管理力量,9萬噸(含)以上規模礦井必須至少配備5種專業技術力量,即必須至少各配備1名地質、采煤、通風、機電、測量專業技術人員。

6、認真開展“兩湖一庫”廢棄煤礦廢水治理工作

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印發的《貴陽市“依法治理兩湖一庫,確保市民飲用水安全”工作方案》,完成“兩湖一庫”廢棄煤礦現場填圖、污水取樣化驗等調查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完成《“兩湖一庫”廢棄煤礦廢水治理規劃》的編制,指導相關區(市、縣)開展治理工作。要加大工程治理資金籌措力度,20*年內完成部份廢棄煤礦的治理工作,為2009年全面完成“兩湖一庫”廢棄煤礦廢水治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