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25 11:35:00
導語: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代物流產業是*著力培育和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實現“建經濟強市、創西部最佳”的奮斗目標、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物流業發展現狀
目前,*現代物流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總體規模較小,發展水平較低,但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交通運輸、倉儲和批零商業,對*經濟的貢獻(物流增加值)從1993年的16.15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億元。物流業占GDP的比重也從1993年的7.98%提高到2002年的13.5%。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帶動下,物流業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和迫使企業探索降低經營成本、開辟新的利潤源的途徑,。一些傳統物流企業和商業批發零售企業都對原有的購、銷網絡進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強化了服務社會的功能;特別是新興商業業態(如連鎖業、大型綜合超市、貨運企業等)發揮其信息傳遞快、網點分布廣的優勢,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務范圍。*石油公司、*十九糧貿公司、陜西邦家食品營銷公司還被列為“全國發展物流配送重點企業”。中儲等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專業化改造已經開始啟動現代物流的營運。現代物流產業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在的發展動力已經形成;建立以*為中心的西部地區區域性物流服務體系的時機已經成熟。
目前,*也存在一些制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因素,諸如:
1、條塊分割,自成體系,傳統的行業管理制約著現代物流業的規模發展。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物流被分割成多個部門管理,物流體系的內在聯系被人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資源重組和整合困難,物流設施社會服務水平不高,
2、觀念陳舊、自我封閉,造成物流專業化水平較低。部分企業固守傳統的思維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將物流業務委托給專業性企業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龍頭物流專業企業難以形成,參與國際競爭的主體實力無法增強。
3、設備老化,技術落后,致使現代物流業發展速度緩慢。批發零售業、倉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物流主體行業現有倉庫設施陳舊,設備老化,從事現代物流的技術含量不高,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還不能有效地運用網絡信息和電子技術進行現代企業管理。
4、人才缺乏,難以保證現代化物流業高起點和高水平發展。由于生產和流通企業中的相當企業領導層對現代物流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使物流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工作相對滯后,造成*物流業專業人才匱乏。
二、發展現代物流業是*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的必然要求
(一)*發展現代物流業具有重要意義。
1、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增強*綜合服務功能?,F代物流業作為新世紀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其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強弱的重要標志,*亟需通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來進一步提高城市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社會功能,從而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2、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整合*物流資源?,F代物流產業集倉儲、運輸、配送、信息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打破行業限制,協調部門利益,對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整合閑散物流資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F代物流企業通過物流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流通成本,實現物流運作的高效體系,取得物流資源的最佳效益。
3、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提高*社會化信息水平。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和技術保障,網絡信息技術與物流產業的緊密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網絡信息現代技術向傳統企業管理的滲透,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檔次和水平。
4、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物流業的主要優勢就是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的結合,其現代化的倉儲、運輸、分揀、包裝技術有利于企業迅速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經營成本,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高效、低耗,加快與國外先進管理技術成果的嫁接。同時,物流業的發展對于開拓市民視野、改善市民消費觀念和購物習慣、擴大市民社會交往區域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條件和優勢。
1、*地域優勢得天獨厚。*地處東西兩大經濟區域接合部,也是隴海、蘭新經濟帶核心區,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作用,同時,*又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金融、商貿、信息、人才、科研、教育和旅游中心。這種地域上強聚集和遠輻射的核心優勢,在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中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
2、*經濟的持續發展和集散功能的不斷增強,產生了對現代物流的強烈需求。1998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遞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12%的速度遞增,物流業(批發零售商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對*經濟的貢獻(物流增加值)已達到2002年的111億元,占GDP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12.97%提高到13.5%,經濟發展對現代物流的需求愈加強烈。
3、*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產業結構已從1998年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9.87:41.13:49調整為2002年的5.4:43:51.6,經濟結構日趨合理,尤其是物流業為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其占第三產業的比重到2002年達27.5%,貢獻逐年增加。
4、航空、公路、鐵路的基本建設初步構成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立體交通基礎。咸陽機場與國內50多個城市通航,并開通了東京、新加坡等多條國際航線;以*為中心的“米”字型高等級公路干線網已經建成,為*和周邊地區經濟聯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鐵路已經與東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及歐亞大陸橋形成了連接網絡,*立體交通網絡樞紐已經形成。
5、完整的信息網絡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奠定了良好的科技信息基礎。以“米”字型的光纜為基礎,微波、衛星為覆蓋的通訊、數據、計算機等公眾信息網絡已經形成了區域網絡中心。目前正在籌建的*信息港工程,將成為*信息中心的有力支撐點。
三、*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奮斗目標與指導思想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契機,按照促進物流資源的優化組合和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的發展要求,遵循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內在聯系和市場經濟規律,堅持“政策引導、打破壟斷、整合資源、擴大開放、企業為本、規范運作”的發展原則,發揮*比較優勢,多功能、多層次、多類型地發展*現代物流業,使*現代物流業在我國北方中西部地區區域經濟中發揮更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二)奮斗目標。
*物流業的發展要以培育和完善“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為目標,發揮區位中心優勢,努力構筑以政府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為主的政策平臺;以提高物流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現代化水平為主的要素平臺;以具有較大規模、較強競爭能力的企業主體平臺;積極扶持和發展產、學、研一體化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規劃建設現代物流產業園區和功能性物流配送中心;使現代物流業發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長幅度。
到2006年,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實現現代物流業健康起步,各物流中心基本建成,為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到2010年,努力構造與西部經濟強市相適應的現代物流服務環境,建成以現代物流產業園區、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層次配送中心為節點的現代物流框架,形成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樞紐。
具體目標:
2003年到2006年物流成本(倉儲費用、庫存成本、運輸費用、管理費用)占GDP的比重實現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2006年到2010年實現每年以2%的速度遞減;
2006年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10億元,2010年達到340億元;2006年物流業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15%,2010年達到17%;
2003年60%的物流企業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現代網絡技術處理用戶的物流信息;80%的企業的內部物流信息經由計算機處理;2010年100%的物流企業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處理物流信息;
到2006年扶持和建立2—4戶業務輻射整個中西部地區的大型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到2010年,做大做強5—8戶經營業務在區域范圍占絕對優勢且輻射全國范圍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集團。
四、*現代物流業發展重點
(一)構筑現代物流業發展平臺。
1、建立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為主的政策平臺。成立物流產業專門協調管理機構,加大物流業的管理力度,研究制定扶持物流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為物流業發展提供竟爭公平、運作規范、服務優良的外部環境。
(1)本著“加強領導、統一規劃、注重協調、做好服務”的工作思路,市商貿委協調規劃、計委、土地、財政、稅務、交通等政府職能部門研究制定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清除地方保護主義,統一協調各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和義務,落實規劃任務。
(2)*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指南,貫徹執行國家物流產業技術標準,建立物流設施開發運營招標制度,引導社會各種所有制成份合理投資,允許外資投資物流產業。
(3)鼓勵物流企業擴大物流經營范圍和提升服務內容,對入駐物流園區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和物流配送中心企業的建立和發展給予積極支持;物流企業開展集裝箱運輸和自有鐵路專用線裝卸業務,要依照市場經濟原則,規范運作,合理分擔相關費用。
(4)利用國家經貿委旅游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政府貼息、物流園區土地出讓金返還等,多方籌措物流業發展資金;設立*“現代物流業發展基金”,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招商引資,優化、完善*投資環境。
2、高水平、高起點的建設物流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現代化水平為主的要素平臺。
要著眼于現代物流鏈式管理系統各個環節服務功能的增強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對倉儲、運輸、分揀、加工、配送、包裝、網絡服務等物流要素運用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更新改造,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適應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的需要,進一步加快城市運輸基礎設施特別是公路建設速度,消除城市交通“瓶頸”,提高鐵路、公路、航空之間協調配合和服務社會功能。
(2)要配合*公用信息交互平臺建設,著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建立,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步伐。引導、鼓勵現代物流企業運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改造,提升物流企業信息技術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擴展、延伸物流企業供應鏈的范圍和半徑,通過電子網絡促進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的有效結合。
(3)改造、盤活、挖潛傳統物流企業閑置資產,優化、整合社會閑散物流資源。與此同時,要加強現代化物流技術的普及,推廣運用現代物流技術標準,提高物流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4)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布局要求,積極有序的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配送系統,使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設施建設均衡,功能互補。
3、建立具有較大規模、較強競爭能力的企業主體平臺。
*物流業要以提高和完善物流產業素質為目標,在抓好現有物流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重點引進國內外品牌企業,實現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積極引導原來屬于不同部門的倉儲、運輸、貨代、聯運、集裝箱運輸以及批發零售業依照市場化原則,運用改組聯合、收購兼并、股份合作、租賃承包、分塊搞活等多種形式和辦法進行資產重組,提升傳統物流企業服務功能,扶持產生一批現代物流專業公司和配送公司,并做強做大3—5家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1)重點引進國內外品牌連鎖、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物流配送中心、入駐物流園區以及與我市企業聯手開展現代物流經營;采取積極的扶持政策,鼓勵國內外品牌企業投資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2)提升一批專業商品市場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以西二環冷凍食品批發市場、美聯汽車配件物流市場、省商業儲運倉庫、北石橋地區倉儲基礎設施為重點,采取積極的扶持政策,逐步引導其向物流配送中心過渡。
(3)運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供應鏈技術對貝斯特綜合貨運市場、亞歐綜合貨運市場、華清路綜合貨運站等一批專業貨運市場進行改造,提高其現代物流業的技術含量和服務水平。
(4)積極扶持和培育第三方物流專業企業集團,以*中儲物流中心、中國(*)郵政、*物資總公司等為重點,引導其改造現有基礎設施、發揮其信息網絡和倉儲優勢,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手段,實現強強聯合。
(二)實現現代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規劃。
針對*作為東西部商品聚散中樞的地位優勢,結合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多為東進西運的流向特點,以及公路、鐵路交通運輸為主、航空交通運輸為輔的實際情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布局要求,從2006年到2010年,加快“1-6-10”即一個物流園區、六個物流中心、十個配送中心的建設布點步伐。
1、一個物流園區——新筑物流園區。
新筑物流園區位于新筑組團內,面積6平方公里,規劃為綜合性物流園區,北鄰規劃的*市鐵路北貨運站,東接*——閻良高速公路,靠近*市北三環,繞城高速路和*——銅川高速路,交通和地理位置優越。該園區是*最大的物流產業開發區和物流企業集中地,其業務涵蓋*及周邊地區物流業的口岸、貨物集散中轉、倉儲配送、國際國內貨運、國內外空運速遞、物流信息管理及服務等多個領域。2003年——2006年該園區完成土地分區規劃,2006年——2008年完成企業招標入駐;2010年完成園區全面啟動運轉。
2、六個物流中心。
(1)紡織城紡織品、服裝物流中心——依托紡織城雄厚的工業基礎,隨著*紡織學院新校區的建設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紡織業,紡織城將重新煥發生機。在紡織城西北部建立的這個以紡織和服裝類為主的東郊物流中心,占地為2平方公里,且靠近三環路、*—藍田高速路和*—安康鐵路,交通便利。該中心將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存儲、加工、批量轉運的基地。該中心2002年——2003年完成選址和企業招標入駐;2006年前實現正常運轉。
(2)韋曲科技物流中心——此中心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位于繞城高速公路以南、韋曲組團西北角,依托韋曲科技園和*市南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高新技術產品的儲存和流通服務。2003年——2004年完成該中心土地分區規劃和入駐企業確定,2006年全面完成中心建設。
(3)三橋汽車物流中心——此中心是以西部車城為主、市級機動車市場為輔的汽車物資存儲和流通中心,規劃占地2.3平方公里,位于*—寶雞高速公路后圍寨立交和鐵路南環線,交通優勢明顯,該中心將成為西部地區汽車,機電產品及其配件產品的最大的存儲、轉運基地。2003年——2004年該中心完成擴大規模、提升技術改造,2006年實現正常運轉。
(4)草灘果品物流中心——此中心依托華圣果業和*農業綜合開發區,規劃占地2平方公里,西鄰*—銅川高速公路,靠近鐵路北客站,交通優勢明顯。陜西是水果大省,蘋果、獼猴桃果業發展迅速,建立果品物流中心有利果品產業化和外銷經營。該中心將成為西部地區水果農副產品存儲、加工、分揀、包裝和轉運的基地。2003年——2004年該中心完成入駐企業認定,2006年完成全面建設投運。
(5)北石橋物流中心——此中心位于星火路西、隴海鐵路北、大興路以南區域,主要依托現有*鐵路西貨站北的大片倉儲區和*中儲公司,鐵路、公路交通聯系便捷,靠近市中心區商貿流通和生產企業,將發展成為以日用消費品、食品類等工業產品物流集散中心。2003年——2004年完成入駐企業認定、改造和提升服務功能,2006年實現全面營運。
(6)中儲物流中心——中儲是我市較大規模的物流公司,已形成集倉儲、配送、經銷、貿易、加工、貨運、信息交流、鐵路公路運輸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實體,依托現有中儲*物流公司和其方便的鐵路和城市道路聯系,將中儲現用地擴大至1平方公里,使其發展成為鋼鐵、家電產品和紙制品類為主的專業物流中心。2003年——2004年完成企業擴大規模、提升技術能力,2006年實現物流配送占企業營業總量的70%。
3、十個配送中心。
根據現有城市道路交通狀況和物流中心位置,在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資源的基礎上,在咸寧路、華清路、太華北路、大白洋路、棗園路、友誼路等處規劃劃定10個物流配送中心位置,作為聯系物流中心和生產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和最終消費者的紐帶。(2003年——2004年完成布局規劃和企業認定,2006年全面建成投運);與此同時,在現有大型超市的基礎上,分期分批在二環外的廣大城郊結合部(高新開發區、經濟開發區、曲江開發區、西郊電工城和東郊金華路地區)再重點建設8個左右大型超市,改變城市人流和物流集散格局,改善城市交通,完善*三級商業服務網絡。
五、發展現代物流業的主要措施
現代物流業是一個涉及眾多行業、需要協調各方面利益的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有針對性的實施相關政策措施,促使其穩步發展。
(一)發揮政府調控作用。建立物流業的統一協調管理機構,規范市場準入,改進市場監管,加強行業管理。要引導物流企業增強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引入激勵機制,按市場機制指導現代物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促進物流企業規范化運作。近期,要重點抓好明確部門責任、細化規劃內容、規劃園區控制、突出重點任務、強化任務時限等工作,并對地方物流法規的制定進行嘗試。
(二)加大現代物流業宣傳力度。通過開設專欄、舉辦講座、短期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推介現代物流知識,樹立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社會、有利企業的觀念,建立社會各界入世后國際競爭加劇的緊迫感,樹立和增強辦好物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信心。
(三)強化市場競爭主體。深化物流體制改革,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按照現代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臉藴?,鼓勵企業投資物流領域,通過市場運作,實現資本優化配置和制度創新,做強做大現代物流龍頭企業集團。對物流企業經營活動予以保護,在工商登記、辦理證照、交通管理、查驗通關等方面提供便利。
(四)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按照建設一支高素質、擁有現代物流專業知識隊伍的標準。有計劃的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利用*高校教育資源的優勢,設置專業,加快人才培養。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獎勵、激勵機制,吸引和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使*現代物流業實現高起點的發展;另外,鼓勵企業、學校及科研機構中的有識之士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的探索研究,注意做好科研成果的轉化銜接。
- 上一篇:電視精品思索管理論文
- 下一篇:公司管理層收購融資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