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計劃五
時間:2022-01-16 06:10:00
導語:德育工作計劃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發展”為主旋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法治教,切實貫徹省教育廳素質教育的十條要求,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加強師德建設,夯實理論業務素養,與時俱進,提升學校人文品位,為爭創市一流學校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思路
本學年學校將按照“全面整合、夯實雙基(基本的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基本的行為規范教育)、加強管理、創新特色”的工作思路,突出“零距離、重中心、有載體”的工作策略,扎實開展形式多樣、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確保德育活動學生參與率100%、學生行為規范合格率95%、文明學生比例在99%以上、家校溝通率100%、家長受教率95%、學生違法犯罪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不斷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健全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抓好班級管理,發動全體科任教師參與思想政治工作,強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共同做好育人育心工作。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研討交流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在學校構建的“一個中心、三條主線”的德育管理模式下,(即圍繞培養學生“如何做人”這一中心,通過德育領導小組、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為主線的正面思想教育;以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任課教師為主線的學科滲透教育;以團委、學生會為主線的學生自主教育。)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水準教育,不斷提高德育實效。
2、樹立德育科研意識,重視德育創新,積極開展德育課題研究,定期舉行德育課程、主題班會,健全德育研究成果評選交流制度。
3、密切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形成社區教育網絡,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力量,加強綜合管理,強化德育效果。不斷完善學校、家長、班主任三點一線管理網絡,通過家長學校,定期對“家委會”學員進行培訓,每學期分年級召開一次家長會,使家長明確學校管理措施,共同商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設立特殊學生檔案,加強對特殊學生的幫教,以保證后進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不斷提高,糾正錯誤的觀念。進一步開發德育資源、豐富德育內容、拓寬德育途徑,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做到定時間、定地點,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4、堅持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文化底蘊。切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以抓學生禮儀禮貌教育為抓手,繼續深化以“讀名著、聽名曲、唱名歌、背名詩、看名篇”為主要內容的“五名工程”,廣泛開展各類“十佳學習標兵”、“十佳讀書之星”、“十佳進步之星”、“十佳小書法家”、“十佳文明標兵”評比,創新育人理念。把學校文化建設與學校特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學校文化建設帶動學校特色建設,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
5、以活動為載體,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校將進一步嚴格執行升國旗儀式制度,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學生統一穿著校服,團員戴團微,少先隊員行隊禮,師生齊唱國歌,并選派優秀學生進行國旗下講話,使學生在國旗下,在國歌聲中,增強愛國愛校的莊重感和實現人格的逐步升華;充分利用廣播、櫥窗、板報、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宣傳國內外大事。本學期,我們將開展以“創建文明城市”、“感恩系列”等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誠信、感恩、愛國、友愛、合作、文明等良好品德。逐步形成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校園”打下堅實基礎。
6、從常規管理著手,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奠基工程,我們要把學生日常行為的養成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注意從小事做起,從點滴著手,加大常規管理的力度,在上學期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目標制度、行政值班監督制度,突出衛生保潔、不吃零食、文明禮貌等方面的檢查和抽查,加強文明學生、文明班集體的評比工作,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校容校貌不斷得到改善。同時通過主題班會、競賽、講座、結對子建立愛心助學基金等形式對學生強化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扶貧濟困教育。樹立“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的觀念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堅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責任不落實不放過,工作不到位不放過,隱患不排查不放過,并要在“四個提高”上下功夫,即要在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要在提高處置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能力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安全檢查的針對性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創建工作的實效性上下功夫。
7、通過板報、講座、觀看錄像等形式,在全校師生中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主任工作、校團隊工作及學科教學等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做好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改進家長與子女的溝通方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倡導廣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積極主動地關心、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引導學生做好心理調節,促進完善、健全人格的形成。對于部分“特殊生”群體,更要多關注他們的思想、心理、學習和生活,通過建檔、分析、疏導、跟蹤等環節,把工作做細做實。
8、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月”活動時機,進一步加強以憲法為核心內容的法制教育,大力宣傳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校園意外傷害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與法同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邀請共建單位領導來校作法制講座,協助學校開展對不良行為學生的幫教。落實和強化幫教轉化責任制,嚴格執行“四定”,即定人、定時、定內容、定職責,在工作中多給后進生一份理解、一份關心、一份愛護,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轉化環境。力爭確保在校學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同時有效控制違紀和偶發事件的發生率。
四、工作、活動安排
八月份開學準備工作
1、制定德育工作計劃。
2、召開班主任、年級組長會議。
3、做好開學準備工作。
4、出一期以“新學期打算”和創建文明城市等內容為主題的黑板報(9月1日前完成)
九月份
1、開學第一天上午舉行集體升旗儀式,宣傳文明禮儀。
2、召開五項評比考核工作會議。
3、各班級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政教處組織考核。
4、班主任工作計劃于9月10日前交德育處。
5、各班級組建、調整充實班(隊)干部隊伍。
6、召開班主任、年級組長會議。
7、慶祝教師節活動,感謝老師。
8、以“慶國慶”為契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9、各班開展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班會。
十月份
1、各班完成以“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為主題的黑板報。
2、召開班主任、年級組長會議。
3、組織開展主題班會評比活動。
4、社會實踐活動
5、開展感恩尊老、敬老實踐活動。
6、“十佳小書法家”、“十佳文明標兵”、“十佳讀書之星”評比活動。
十一月份
1、根據教育局工作部署,開展“法制教育月”活動。
2、與法制教育共建單位聯系,開展法制教育共建活動。
3、各班完成“法制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
4、召開班主任、年級組長會議。
5、。家長學?;顒印?/p>
6、“十佳學習標兵”、“十佳進步之星”評比
十二月份
1、禮儀教育的深化檢查
2、“文明學生”評比。
3、各班辭舊迎新聯歡活動。完成以“辭舊迎新”為主題的黑板報。
4、召開班主任、年級組長會議。
09年一月份
1、班主任完成學生思想品德評定工作。
2、優秀班級評比。
3、各班完成校級“三好”學生初評和單項積極分子推薦工作,并按時上交德育處。
4、班主任完成德育論文或工作總結,與班主任工作手冊在放假前一起上交德育處
5、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
6、完成本學期校德育工作總結,部署寒假工作和社區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