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年度工作要點

時間:2022-11-01 03:35:58

導語:文廣局年度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廣局年度工作要點

2012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一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今年我們文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和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著力營造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完善覆蓋全社會的文化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扎實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和大繁榮,為我縣奮力躋身全省發展第一方陣,建全省經濟強縣和全國旅游名城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為此,我們要致力于做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致力于在“打好新聞宣傳主動仗”上下功夫,進一步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1、牢牢把握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這一宣傳工作主線,全面做好十八大勝利召開會前成就、會中動態、會后落實等系列報道工作,積極在內宣和外宣上取得良好宣傳效果。

2、對內新聞宣傳緊扣我縣“奮力躋身全省發展第一方陣,建設全省經濟強縣和全國旅游名城”這一奮斗目標,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強選題策劃、研究和落實,開辦好“進園區、看工業”、“創建在行動”、“人口”、“轉變作風促進發展提升”等專欄;全年力爭對內新聞宣傳發稿2400篇,比上年增加150篇,其中選題策劃新聞力爭突破600篇;對內新聞宣傳在質量和數量上有新的突破。

3、對外宣傳繼續圍繞在市臺用稿實現“爭一保二”的目標,力爭在市臺新聞上稿850篇、專題用稿150分,全年在大要稿和高層主流媒體用稿數量和質量上有新突破,參評節目等級得獎數確保在全市排名位居前三名。

4、堅持“新聞立臺”和“品牌強臺”策略,辦好《新聞》和《視點》,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自辦品牌節目,積極創造條件開辦民生類專題節目《民生》,完善制片人制度,辦好《平安》、《文化》、《旅游》、《教育》、《噯敲喲天》等一系列制片人欄目。加強選題策劃、精細采訪、精心制作、節目評比等,將上述節目辦成群眾滿意的知名品牌節目。加快推進節目采編播審發稿局域網建設,實現節目采編播全程局域網操作,使新聞宣傳真正上水平上臺階。

(二)致力于在“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下功夫,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1、積極開展農村文化三項活動,按照2012年民生工程下達的任務,完成送戲下鄉79場,指導鄉鎮自辦文體活動79場,送電影下鄉3301場,建農家書屋68家。不斷提高送戲、送電影下鄉的服務質量,充分發揮農家書屋作用,不斷提高鄉鎮自辦文體活動的水平,擴大影響面和農民群眾享受文化服務范圍,使民生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2、實施好“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國家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實施好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以及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的免費開放工作。

3、聯合有關部門組成督查組,深入各鄉鎮調研文化站建設情況,以了解人員在編在崗、人頭工資及費用、文化站基礎設施建設、宣傳文化活動開展等各方面情況,針對問題,有的放矢提出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可行性意見,舉辦鄉鎮文化站人員培訓班,組織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及《文化站管理辦法》,提高文化站人員素質進一步完善縣、鄉、村文化網絡。

4、全力以赴完成新博物館建設工程,抓緊新館陳列布展,招聘博物館講解員等相關人員,進行上崗培訓,爭取早日開館。實施好縣文化館建設改造工程,力爭新建青少年宮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創建文明城市打好基礎。

(三)致力于在“繁榮文藝精品創作和演出”上下功夫,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1、傾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活動,增強以縣文化館為龍頭、鄉鎮綜合文化站為骨干、社會藝術團體和各類文化藝術協會為基礎的全縣文藝活動組織指導網絡,配合縣里重大節慶活動,分期分部門舉辦文藝匯演,在縣電視臺推出評比大賽及文化講壇活動,調動全縣人民的參與積極性,打造品牌文化活動,精心打造一批少兒作品、音樂舞蹈作品參加省藝術節。

2、抓好文藝創作精品工程,組織優秀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采風,創作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優秀作品,成立和完善各類協會組織,通過協會每年組織1-2次創作會,大力培養歌曲、舞蹈、書畫、攝影等創作人才。

3、加強、、三山邊界文化交流合作,探索浙贛邊界文化藝術交流新路子,創作編排文藝節目,參加第27屆“三山”藝術節,協助辦好第六屆三清山旅游文化節。

(四)致力于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上下功夫,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編輯出版文化遺產畫冊。通過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資料,展示我縣多彩的民俗風情、悠久的歷史文化。上半年征集圖片資料,下半年完稿付印。

2、做好樟村板燈、“班”演藝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羅紋硯雕刻、臨湖串堂班、橫街茅楂會申報省級非遺項目工作。

3、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展示活動,鼓勵和支持樟村板燈、“班”演藝和下塘提線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機制,傳習非遺技藝,引導非遺技藝展演融入我縣“一河兩岸”旅游綜合體大開發格局中,讓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新的生機。

(五)致力于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上下功夫,推出和實施一批文化產業招商項目

認真研究制定《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探索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完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建立文化產業項目庫和項目跟進制度,建立縣級文化產業示范點、示范基地,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按照“創意為先、項目為王”的發展思路,扎實推進文化產業集群建設,重點扶持一批文化與科技互補,文化市場與旅游消費品相結合的文化產業項目,大力培植廣播影視業、演藝娛樂業、文化旅游業以及工藝美術品創意等產業群,重點推出一批文化招商項目:

1、考棚項目---維修清代考棚,建造科舉制度館,展示歷史悠久的“考”文化。全面進行修繕考棚,建立科舉制度陳列館。

2、閻立本墓項目---整修開發閻立本墓。新建祭祀享堂,牌坊、閻立本雕像,碑記。搜集閻立本書畫資料,生平事跡,向世人展示其人、其事、其畫。

3、《三清山之夜》大型歌舞劇項目---積極籌建“三清山之夜”演藝公司,圍繞自然三清山,打造文化三清山,把三清山的道教文化、自然風光、民間傳說和信江源文化化通過文藝的形式加以詮譯,使之成為自然三清之后可供游客品味的人文三清。

4、懷玉書院重建項目----重建懷玉書院,在書院旁新建全國著名高校名校校訓碑林石刻,以及朱熹在懷玉書院講學時的《講義》,重現朱熹懷玉書院講學時的情景,豐富“原始懷玉、浙贛儒山”的旅游內容。打造懷紅色文化旅游園項目。

5、懷玉硯雕刻博覽園開發項目----充分利用豐富的懷玉硯系列資源,做好以懷玉硯文化為主題、三清茶文化為依托的融合硯臺雕刻、木雕、碳雕、三清茗茶、奇石觀賞等文化旅游工藝品為核心的懷玉硯雕刻博覽園。

6、山頭淤生態文化休閑綜合開發項目----維修清代考棚、古城墻、大東門、南門門樓及女墻,建設城墻外環城市交通線路,整休閻立本墓、恢復端明書院,維修冰溪第一樓,還有整合即將竣工的武安樓、博物館等,結合山頭淤自然秀美的田園風光,傾力打造山頭淤綠色生態文化休閑綜合開發項目。

(六)致力于在“提升廣播電視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上下功夫,進一步順應三網融合大格局

1、積極推進“村村通”工程不放松,全力以赴推進廣播電視向20戶以下自然村延伸,解決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的問題。2012年全縣城鄉力爭新增有線電視用戶5680戶以上。

2、加大管網建設力度不放松,運用橫街、白云桿線搭掛改造的成功經驗,逐步做好網絡搭掛改造工作,以期在三網融合的竟爭中占據有利先機。

3、加快推進數字化進程不放松,實施縣城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啟動光結點后分配網的改造,配合省公司做好網絡整合工作。

(七)致力于在“規范行業管理和促進發展并舉”上下功夫,營造統一開放、竟爭有序的文化發展環境

1、加強文化市場監管,以黨的十八大召開及暑期、國慶為重點時段,以網吧、游藝娛樂等市場為重點區域,以交叉執法、明查暗訪等開式,部署開展系列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歌舞娛樂場所管理,加強網絡文化內容建設,規范網吧經營業主守法經營行為。

2、培育繁榮文化市場,全面開放演出市場,讓優秀演出團體和演員更多地登陸演出市場,進一步扶持民營藝術院團發展,大力培育建立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

3、打擊侵權盜版出版物,查處取締非法報刊,堅決掃除兇殺暴力、低俗文化、封建迷信及偽科學內容的音像制品、游戲軟件、圖書、卡通畫冊,查處違法違規出版、印制有害出版物的出版單位和印刷、復制企業,搗毀制售有害出版物的窩點和網絡。

4、強化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銷售、安裝和使用衛星電視接收行為,完善境外衛星電視設施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全力保障黨的十八大期間安全播出。

(八)致力于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上下功夫,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1、推進文化市場稽查大隊綜合執法改革,打造一支文化市場、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綜合執法隊伍。

2、推進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加快推進電臺、電視臺兩臺合一,做到資源、結構合理優化。

3、根據文化體制改革有關精神,穩妥推進劇團體制改革,以及電影院、劇院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鼓勵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文藝院團的改革。

4、進一步深化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施崗位設置聘用制和績效工資制度,突出公益屬性,強化服務職能。

(九)致力于在“加強文廣隊伍建設”上下功夫,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1、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有計劃的對有潛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開展跟班學習、重點培訓、名家指導,提高人才隊伍的專業水平。開展戲曲、歌曲、舞蹈、文博、群文等專業學科帶頭人的磷選工作,大力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

2、大力加強鄉鎮文化站人才建設,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間文化藝術人士,建立特色文化促進會,組成文化志愿者協會,使之成為專業文化隊伍的有益補充。

3、以全縣集中整治影響發展環境發展環境的干部作風突出問題為抓手,促進全局廣大干部職工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努力使我們從事的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為全面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