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發展土地調控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22 03:25:00
導語:國土局發展土地調控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我們工作的指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嚴格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切實加強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盤活存量土地,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做好“保護、保障、挖潛、維權”工作,努力為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一、扎扎實實做好新一輪規劃修編工作,嚴格耕地保護。
要從保護糧食安全這一關系國計民生的高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耕地保護。
1、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各項基礎工作。按照省廳即將出臺的政策,當前首先要做好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的編制工作。并按相關要求,在確保各項規劃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做好鎮內空間置換和局部調整的準備工作。其次,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村莊集鎮規劃、*產業帶規劃以及重點基礎設施規劃的相互銜接。
2、完善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度。要按照31號文件精神中關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應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的要求,完善和落實縣、鎮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責任制度。并按照“組織上有保障、行動上有措施、工作上有成效”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和落實耕地保護措施,對耕地保護進行量化考核,將*縣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新增建設用地等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鎮、村,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3、加強用地年度計劃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用地計劃體系。完成全縣20*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的編制工作。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預計全年下達的計劃指標及土地整理折抵指標使用額度與上年基本持平。
二、千方百計保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地的合理需求。
千方百計拓寬思路、用足、用好政策,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同時組織批次報批,提高報件質量,搞好供地服務。
1、用好省市下達整理折抵計劃指標。根據20*年情況,預計今年省、市安排到我縣的建設用地折抵指標計劃數在800畝左右(耕地560畝),我們將按要求早計劃,早安排,早報批。
2、積極爭取省重點計劃指標。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縣社會事業項目用地,積極爭取省重點項目,落實省計劃指標。
3、強化土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工作,爭取更多的建設用地復墾指標。對還未立項的項目,抓緊搞好立項材料的編報審核。完成3個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與驗收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好已立項的10個建設用地復墾項目,力爭獲取建設用地指標1500畝以上。同時,結合新農村社區建設,將土地整理的重點從農地整理向農村宅基地和廢棄工業地、磚瓦窯采石場等建設用地整理復墾轉移。
三、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做好“挖潛”這篇文章
采取有力措施,盤活各類轉而未供土地和閑置、空閑土地。
1、以處置閑置土地和空閑土地為抓手,盤活存量。根據閑置、空閑土地清查情況,區別不同類型,抓緊處置,對21宗面積為86.2公頃閑置土地,將采取與政府簽訂交還土地協議書交還土地、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以及適當延長開發時間等方式進行處置。對于21宗面積為41.2公頃的空閑土地,采取與政府簽訂交還土地協議書交還土地、限期追加投資開發建設等方式處置,以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
2、以兩部“限制、禁止劃撥用地新目錄”和“雙控”指標為門檻,嚴把項目準入關。對所有供地項目,嚴格實施土地投資強度、行業綠地率、建筑容積率等控制指標管理,協同有關部門做好“選商引資”工作,把好項目準入關。確保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好的項目能入戶*。
3、以土地出讓合同為依據,強化建設用地批后管理。根據縣政府文件精神,按土地出讓合同條款規定的建設周期、雙控要求,督促用地單位切實執行。建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合同條款管理制度以及違約用地責任賠償制度,引導市場主體集約利用土地。同時加強項目竣工驗收管理工作,做到不達標不發證,限期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將按合同條款加以處罰。
四、完善征地安置補償制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
要按照國務院提出的“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要求,在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征收、征用時,努力做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蓋和即征即保,要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同時嚴格控制征地規模;堅決制止“以租代征”、“違規預征”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完善征地程序,在土地征收征用報批前,嚴格執行“告知、確認、論證、聽證”程序;并將有關材料作為土地報批的必備材料,充分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疏通被征地農民訴求渠道,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五、繼續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推進土地市場規范化建設。
通過治理整頓,土地市場各項制度進一步貫徹落實,全縣土地市場進一步得到理順。土地資產得到進一步顯化。
1、加大對經營性用地招拍掛的力度。全年計劃出讓經營性用地350畝(其中:*中學北側地塊105畝、威康地塊80畝、棉紡廠南側地塊20畝、絲織廠地塊19.61畝、城東新區110畝)。同時繼續做好國有土地收儲工作。
2、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年要切實貫徹浙政辦[20*]150號文件精神,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當前,一是要加強對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的領導,通過學習宣傳,充分認識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的重要意義。二是要建立健全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各項制度。包括嚴格工業用地供應政策、編制工業用地年度供應計劃、工業用地供應信息公示制度、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制度以及建設用地供應結果公示制度等。三是會同發改、經貿、外經貿、建設、環保等有關部門根據各鎮、開發區工業項目投資情況,分階段將工業用地年度供應計劃細化落實到區塊、地段、地塊,明確相應的工業產業結構、產業類型、投入產出標準、規劃控制及環保指標,分批制定具體工業用地供應信息。
3、加大工業用地開發利用監管力度。要通過土地出讓合同補充協議及附件條款形式,對工業項目開竣工期限、投資強度、利用強度、閑置標準、整體或分割轉讓條件、違約責任和賠償標準等事項進行約定,嚴格工業用地開發利用管理,建立土地開發利用動態管理機制。
六、探索維護礦產資源開發正常秩序的長效機制。
健全完善各項規劃管理制度,切實抓好規劃實施工作。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市場,全面完成國有礦山采礦權有償取得工作,實現采礦權有償取得的“單軌制”。深入推進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完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開展綠色礦山創建試點工作。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嘉興市局統一部署,搞好地面沉降GPS固定站網建設,實現地面沉降實時監控。
七、大力夯實業務基礎,不斷提高支撐保障能力。
1、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以實施“金土工程”為鍥機,開創信息化建設新局面,做好與省、市聯網,保障網上審批工作順利實現。做好門戶網站和OA的開發應用,保障在線咨詢、網絡運行等應用和日常維護。
2、認真做好地籍工作,切實加強土地權屬管理,加快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大力推進城鎮數字地籍調查,切實抓好地籍數據庫建設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升地籍管理現代化水平。
3、繼續加強地價、測量、統計、財務、檔案等各項基礎業務工作。
八、深化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是國土資源部作出的帶有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決策,是使國土資源工作能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重大舉措,我們必須把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基礎工作長期抓下去。并力爭取得更大成效。要不斷提高對深化完善體制提高素質的認識。明確深化完善體制提高素質的要求和途徑。一是要堅持以提高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為主線;二是要堅持以推進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三是要堅持以建設一支“政令暢通、嚴格執法、優質服務、廉政勤政”的干部隊伍為落腳點,以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為歸宿。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加強基層國土所建設、分級培訓干部、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構建“廉潔國土”以及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和權力監督等機制和途徑,把深化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作為經常性工作不斷深入向前推進。
- 上一篇:經商委主任先進事跡
- 下一篇:縣經商委抗災保供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