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項目建設發展安排
時間:2022-06-17 10:07:00
導語:城市項目建設發展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堅定不移地抓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以深入實施“老城提升、新區開發”戰略為引領,加快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載體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依托“兩路、一街、一河”和舊城舊村居改造,著力發展房地產、商務、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推進老城區改造提升。進步加強大街沿線地塊招商推介力度,重點抓好、、、、等村居和運輸新村地塊的開發改造。在全面完成小一期工程,加快二期工程拆遷,繼續搞好沿線環境整治和施工保障的同時,對小沿線進行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策劃,堅決杜絕無序、低層次、低水平建設,盡快實現梁府片區動工和、、等沿線片區改造。高度重視商業地產的開發,在重點區域策劃打造富有吸引力的商務、商貿中心。深入推進棚戶區改造,著力抓好已簽約房地產項目的落地和已動遷片區的開發運作,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官扎營、片區的拆遷改造,啟動寶華片區開工建設,確保完成街西片區、、、、南片區的安置房建設,加快、、、、片區的開發項目落地,盡快實現土地招拍掛。
以“一園、一湖”為帶動,加快新區開發。以化工產業園為載體,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就近吸納農村轉移人口,加快小城鎮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堅持科學規劃、整體策劃、系統建設,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推進開發步伐,努力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力做好建邦黃河大橋的建設服務保障工作,力爭年10月底前竣工通車。積極協調穿黃隧道的立項審批,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為進一步推動北跨發展創造條件。
著眼于長遠拉動、產業集聚和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搞好片區功能及產業定位的策劃論證,以帶動城市發展的大項目為重點,強力打造、片區、以及片區為核心的小沿線和寶華、官扎營片區四個城市綜合體項目,確保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堅定不移地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努力增強綜合競爭力
把發展工業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實施“工業興區”戰略,切實把工業經濟做大做強,重振工業雄風。
強力推進園區經濟發展,抓住土地利用規劃修編的機遇,擴大園區規模,加快項目落地速度,為兩大園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全面完成化工產業園主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基礎配套設施水平,盡快實現裕興遷建改造項目投產達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大項目入園,努力把化工產業園建設成為以化工產業為主導、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科技園區產業升級步伐,抓好康橋發展中心、時代總部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大力發展高科技、外向型、投資強度高、稅收貢獻大的新型工業,努力把科技園區打造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總部經濟基地、高級職業人才培訓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大對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扶持力度,改善融資環境,打造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對機械制造、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汽車改裝、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積極引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效益。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確保各項約束性指標圓滿完成。
(三)堅定不移地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繁榮活躍
繼續堅持以片區開發、市場提升為突破口,堅定不移地把房地產業作為全區招商引資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點,促進第三產業持續繁榮。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依托(北)路、濟濼路、大街、小等載體,大力發展金融、保險和高檔次的餐飲、住宿、娛樂業,盡快構筑起功能齊全、競爭力較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依托小和,大力發展旅游業,盡快實現全區旅游業“零”的突破。圍繞大街、小沿線片區、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和國有困難企業的“騰籠換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抓好簽約房地產項目的落地建設,適時舉辦房地產項目招商推介會,全力推動房地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外貿增長方式轉變,鼓勵支持低能耗、環保型、自主產品出口,充分發揮轄區招商載體豐富的優勢,全力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全面提升改造傳統三產。按照“招商引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拆遷轉移一批”的思路,結合、地區舊城改造的開展,實行新的拆遷與整合,改造提升服裝城等知名市場,把大街、濟濼路沿線逐步打造成商業氛圍濃郁的現代商務區,加快推進小沿岸連片開發與項目引進,逐步將沿岸打造成集防洪排澇、旅游觀光、娛樂休閑、商貿服務于一體的特色景觀長廊和服務業發展帶。拓展發展空間,對小以北、二環以南地區和黃河北地區進行統一規劃,引導專業市場群向北輻射發展,打造全區新的商貿發展隆起帶。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業引導,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實現良性發展。
(四)堅定不移地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打造城市新亮點
按照鞏固、完善、提升的要求,確?!芭K亂差”現象不反彈、不回潮,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區精細化管理,打造城市亮點,優化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魅力新。
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搞好無影山路、濟齊路、路及、、地區主要道路改造工程,借助小片區開發,對周邊道路進行拓寬改造,打通斷頭路,改造“卡脖子”路,構建起更具現代化、人性化、快捷高效的中心城區交通網絡。
繼續加大環衛設施投入,完成9座下沉式垃圾轉運站的建設和40座三類以下公廁的改造提升,新購置清洗掃路車6部,擴大機械化作業范圍,并對全區主要道路實行清洗作業。加強保潔隊伍建設,強化日常管理,確保所有道路達到一日兩普掃、全日揀掃、定時灑水沖刷的作業要求。扎實開展好“無視覺污染街居”創建活動,健全完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力爭全區環衛工作達到全市一流水平。
堅持“力度不減,工作不松,標準不降”,繼續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堅持“疏堵結合”,徹底清除主干道的占道經營。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嚴查渣土亂倒行為,有效遏制渣土灑漏和揚塵污染。突出重點,打造靚點,對小一期工程等實施重點環境整治。在鞏固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在每個街道辦事處打造精品路和示范社區,進一步提升轄區人居環境。做足做好“水”文章,利用兩年的時間,對城區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重點完成工商河補水工程、鳳凰島拆遷、節點建設提升,完成等河道的綜合整治。按照小、河等不同區域的水文特征和文化內涵,對區域發展和片區開發進行功能定位,將水文化充分融入城市亮點中,把每條河道都打造成靚麗的城市風景線和城市新名片,把打造成具有水城特色的生態宜居的省會城市中心城區。配合河道整治與重點道路建設,打造園林精品,提升城市品位和環境形象,確保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5%。進一步加大對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高架路北口、鐵路沿線等窗口、出入口的環境整治,改善環境面貌,提升城市形象。
充分發揮區、街兩級城管委和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作用,加強戶外廣告、道路刨掘、環衛保潔、占道經營、綠化和河道的管理,嚴查非法營運“摩的”,高度重視井口、井蓋缺失和化糞池外溢問題,明確責任人,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嚴格落實問責制,確保全運會時做到的事情,全運會后也一樣做到。加大土地管理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用地,嚴懲違法違章建設行為,有效維護城市建設秩序。
(五)堅定不移地統籌城鄉發展,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豐富新農村建設“十項重點工作”的內涵,拓寬“四位一體”幫扶機制的領域和范圍,創新投入機制,整合支農政策資金,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向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立足城郊優勢,實施現代農業特色品牌戰略,積極組織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鞏固和提高沙李、三官廟等蔬菜生產基地的規模,推動特色農業上水平。挖掘畜產品加工的品牌優勢,扶持壯大畜牧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全區畜牧養殖業發展。依托旅游生態農業項目,以點代面,加快都市型農業園區建設。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建設,培育壯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干龍頭企業。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農村自來水廠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按照全區農村住房與危房改造三年規劃,分步實施舊村改造計劃,分批搬遷整合化工產業園和內的部分村莊。
(六)堅定不移地加快各項事業發展,全面建設和諧社會
圍繞“六有”目標,著力加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加注重社會建設,更加突出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高度重視改善民生。加大教育資源整合力度,推動教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著力做好棚改片區、、、地區學校的規劃建設,爭取再引進一所優質高中。提升農村地區教學條件,確保完成農村學校標準化改造升級任務。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鼓勵支持以創業帶就業,努力鞏固和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成果。不斷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抓好城區46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兩鎮衛生院和農村71所村級衛生室規范管理。進一步擴大城市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力爭實現全覆蓋。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新農合參保率和籌資水平。健全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搞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不斷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在村居集體資產改制中,把完善社會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徹底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努力提高養老服務社會化水平。認真落實城鎮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努力緩解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問題。加強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物業管理,努力使棚改回遷居民“住得上、住得起、住得好”。健全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應保盡保。建立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切實加強困難群體救助,確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組織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廣場文化,著力塑造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節慶文化,大力實施群眾所求、農民所需的農村文化。努力培育全民健身意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做好統計、審計、計生、物價、雙擁共建、檔案、史志、人防、殘聯、民兵等各項工作,爭先創優,再上新臺階。
提高社會管理服務水平。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規范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廣泛聽取派和社會各界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促進社會管理法制化和行政執法規范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完善居民自治,推進基層社會民主,搞好第十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改善人居環境,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社區。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宗教、對臺和僑務工作,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深化“平安”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信訪穩定基層網絡建設,認真解決群眾信訪訴求,妥善處理各類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依法防范和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和邪教破壞活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加強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提高防汛救災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能力,保持全區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在當前形勢下,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必須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發展經濟、管理社會、服務人民的能力,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團結帶領全區上下勵精圖治,銳意進取。
(一)堅持奮發有為,科學務實。不斷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堅持以一流工作標準和創新的思路方法謀劃發展、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完善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建設,健全行政決策反饋糾偏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運行機制。強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引導,科學編制好“十二五”規劃。大力踐行真抓實干的作風,對重要決策、重要工作,做到反應迅速,推進有力,一抓到底。
(二)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理順部門職責關系,積極穩妥地推進機構改革。立足固本強基,適時進行區劃調整,深化區街財政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屬移交企業、區屬工商企業的改革改制,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村居集體資產產權改革,增強基層綜合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重點放到為市場主體服務、營造發展環境上,把政策的著力點更多地放到解決民生問題上,將財政資金更多投向事關民生與社會和諧的公共服務領域。
(三)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效能。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權限履行職責,接受監督。強化依法行政意識,促進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四)堅持從嚴治政,勤廉為民。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增強公仆意識和宗旨意識,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公務費實行零增長,嚴禁“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全面落實廉政責任制,加大對公共支出的監管和重點工程、專項資金的執法監察,加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嚴肅查處各種腐敗行為,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銳意進取、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時代賦予我們重任,人民寄予我們厚望。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牢記使命,扎實工作,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省會城市中心城區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加快經濟轉型會上的發言
- 下一篇:縣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專題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