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經營規劃要點

時間:2022-06-26 05:59:00

導語:畜牧業經營規劃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業經營規劃要點

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要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實現我區畜牧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推動現代畜牧業建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

加快畜牧業現代化進程,為實現畜牧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區畜牧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出區畜牧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十一五”畜牧業完成情況

區畜牧業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十一五”期間??朔私鹑谖C影響、養殖比較效益下滑、甲型H1N1流感突襲等困難,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的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規范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積極推進高產、高效、生態、優質、平安畜牧業的發展,逐步實現了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化管理的轉變,基本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格局,堅持了全區畜牧業繼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形勢。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果。

全區牛存欄6.5萬頭,截至到2010年末。其中奶牛存欄3.77萬頭,生豬存欄37.2萬頭,出欄66萬頭,羊存欄19.2萬只,出欄21萬只,家禽存欄360萬只,出欄1020萬只;肉類總產6.5萬噸,禽蛋總產7.8萬噸,奶類總產13萬噸;全區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超額實現“十一五”發展規劃目標,畜牧業生產繼續發展,畜產品質量明顯改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二、十二五”畜牧業發展環境分析

區畜牧業正處于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當前。十一五”期間,全區畜牧業全面發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優化,逐漸步入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適應資源與環境狀況的都市現代畜牧業發展軌跡;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穩步上升,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一)十一五”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而且帶動了飼料、獸藥、食品、皮革、毛紡、生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1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民就業。

有效地改善了畜牧業生產條件。2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各項政策性資金投入增強。

良種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3科技支撐能力不時提高。市場機制作用下。畜牧科技得到廣泛應用,科技進步對畜牧業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推進了13個基層化驗室建設。有家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分別通過了獸藥GMPGSP驗收,4畜產品平安監測體系基本形成。建設并完善了區級化驗室。畜產品平安監測能力進一步增強。

動物疫病監測和控制手段明顯提高,5動物維護體系進一步完善。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初見效果。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防檢疫體系及畜產品質監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重大動物疫病有效監控和快速處置反應機制初步建立。

(二)十二五”時期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為畜牧業發展發明了公平有序、健康穩定的環境。1各項法律、法規公布實施為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平安法》等法律法規的公布實施。

補貼力度不時加大。國家近年連續在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化生產、科技應用等方面出臺了大量政策措施,2政策扶持穩步推進。有力拉動了畜牧業發展;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區委、區政府《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的出臺,進一步落實了養殖用地、土地流轉政策。這些都為推動現代畜牧業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省城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3資源基礎雄厚。一是區位優勢。區最大的市轄區。更是城區東拓的主體空間和開發開放的黃金地帶。二是科技優勢。大學、省農科院、奧克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坐落在區,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三是良好的生產基礎。全區規?;B殖比重達到90%以上,擁有各類養殖小區(場)1292個,為現代畜牧業發展夯實了根基。

各類畜牧業合作組織發展到85個,4產業化經營體系基本健全。全區市級以上畜牧業龍頭企業發展到8個。發展社員6000余人,80%養殖基地參與到產業化經營之中?;拘纬闪艘曰貫檩d體,以畜牧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保障的新型畜牧業發展格局。

(三)十二五”時期畜牧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畜牧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1畜牧業抗風險能力亟待加強。嚴重制約了區現代畜牧產業化的發展。

2畜產品質量平安監管的體制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畜牧業規范化覆蓋水平較低;濫用獸藥、飼料添加劑的行為仍然不同水平的存在畜禽產品加工、流通環節自我檢測能力較弱;養殖戶和經營者質量平安意識還比較淡薄。

動物防疫基礎設施、機制、體制建設還較薄弱。3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治污能力需進一步增強。4養殖環境需進一步優化。

成為制約“十二五”現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這些問題的存在已不能適應全社會對于畜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平安以及生態環境平安的要求。

三、十二五”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任務

以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為總抓手,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主線,以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平安畜牧業為核心,以提高畜牧業發展的規范化、規?;?、產業化水平為基準,以促進農民繼續穩定增收為目的不時調整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推動現代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實現畜牧生產水平顯著提高、養殖效益穩定增加、畜產品質量平安可靠、資源開發利用適度、生態環境友好和諧的綜合目標。

全區奶牛存欄達到6萬頭,總體目標:2015年。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8.82萬噸、9.54萬噸、27萬噸,比“十一五”末分別增長40%15%100%畜牧業產值年均增長1.5個百分點。畜牧業規范化比重達到75%畜禽糞污綜合處理利用率達到95%以上。完成對全區牛、豬、羊的良種登記管理,加大各類畜禽良種推廣力度。畜禽良種繁育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區畜牧業生產組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積極發展優質畜產品品牌基地。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平安監測體系。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體系進一步健全,建成國家級無規定疫病區。

推動畜牧生產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基本任務:以優化布局、升級改造為著力點。提升畜牧產業集中度,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裝備和管理水平,提升畜產品質量平安保證能力,提升畜牧業技術支撐和疫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對畜禽養殖的規?;?、規范化帶動能力,提升畜牧執法隊伍管理水平,加快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

――實現“三大”轉變

也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特征。根據我區畜牧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生產方式轉變。集約化生產是現代化大生產的肯定要求。規劃建設一批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現代畜牧園區和規范化養殖基地,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投入產出率,發揮人才、技術、資金的集聚效應。

統籌畜產品結構與人民群眾需求結構的平衡,經營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規?;?、集約化經營。實現產銷有機銜接。著眼消費水平提高,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品種質量,不時培育名優新產品,加大畜牧業“三品”認證力度,不時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滿足人民群眾對品牌畜產品的消費需求,靠品牌和特色推動發展。以工業化、產業化和專業化的思路進行規劃、組織和推進,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

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畜牧業,管理方式轉變。用數字化理念來管理畜牧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畜牧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畜牧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畜牧業,用現展理念引領畜牧業。

――健全“四大”體系

并按順序組織生產的過程。圍繞重點環節,一是畜牧業規范化生產體系。場址布局、欄舍建設、生產設施配備、良種選擇、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糞污處置等方面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的規定。著力于標準的實施與推廣,達到十化”即:選址合理化、畜禽良種化,生產規模適度化、設施現代化,生產規范化,防疫順序化,日常管理制度化、糞污處置無害化、養殖記錄檔案化和產品質量優質化。建立健全畜禽規范化生產體系,加強關鍵技術培訓與指導,加快相關規范的推廣應用步伐,著力提升畜禽規范化生產水平。以規?;瘞右幏痘?,以規范化提升規模化,逐步形成畜禽規范化規模養殖發展新格局。

健全完善區、街鎮、片區、示范場四級科技推廣體系。二是畜牧業技術支撐體系。緊緊依托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

三是畜產品質量平安體系。

大力推進畜牧業規范化體系建設,建設生產源頭監管機制。從生產源頭確保畜產品質量平安。

規范畜牧投入品的生產、經營、使用。建設畜產品質量監督監管機制,以規模養殖場、屠宰場、畜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生鮮牛奶收購站等為重點整治對象,建設投入品監管機制。以生鮮肉、蛋、奶等為重點整治品種,開展畜產品質量平安專項整治活動。

以區畜產品質量平安監測中心為依托,建設質量監測監管機制。健全畜產品質量平安監測機制。

完善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建設,建設質量平安預警監管機制。實現了區、街鎮、管區、村四級畜牧生產、動物疫情、產品質量平安信息常態化和網絡化傳輸,建立起突發事件和重大事件預測預警機制。

圍繞提高綜合防控能力,四是畜牧業疫病防控體系。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以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為契機,重點健全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動物疫情監測診斷、動物防疫屏障等體系。

――抓好“七大”產業

大力發展奶牛規范化飼養,奶牛產業。通過現代奶業項目的帶動、輻射作用。抓好奶牛小區建設;大力實施良種補貼項目,推廣TMR飼喂技術、推廣高產奶牛繁育技術、胚胎移植技術和高產奶牛配套飼養技術,提高單產水平;加快乳品加工企業的聯合和技術改造,創建綠色奶業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重點抓好維維、興牛等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規模擴張,以產業化帶動奶業的發展。

推廣三元雜交,生豬產業。建立健全良種繁育體系。推行自然養豬法,發展優質瘦肉型豬;擴大規模飼養比重,實施規范化生產。

調整生產結構,禽蛋產業。要在提高產蛋率的同時。增加鴨蛋生產和鵝蛋生產,實現產品多樣化。進一步推進規模飼養,實行規范化生產,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加快發展禽蛋深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

走“龍頭+基地+農戶”發展路子,肉牛肉羊產業。充分發揮合作社的作用。盡快形成肉牛肉羊產業化生產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盡快引進、對接加工龍頭企業,搞好深層次加工增值;推廣肉牛肉羊雜交改良,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肉牛肉羊生產。

培育我區種畜禽場建設,種畜禽產業。依托省農科院。不時提升優良種畜禽生產水平,為現代畜牧業繼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種源基礎。飼料和獸藥產業。不時完善飼料、獸藥企業機構人員、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建設,逐步納入“規?;l展、規范化管理、品牌化經營”軌道。

抓好國家級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區建設,牧草產業。實施優質牧草養畜工程。促進我區牧草產業發展,力爭到2015年發展優質牧草6萬畝,確保一頭奶牛一畝優質牧草。

――實施“七大”工程

積極支持畜牧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一是畜牧業產業化提升工程。積極培育引進和壯大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加快飼料獸藥工業發展,使我區飼料獸藥工業在總量、質量和品種上不斷提高;加強畜禽批發交易市場建設,推行農超對接、連鎖經營等現代畜產品交易方式和物流體系。

大力推行清潔健康養殖,二是畜牧業規范化建設提升工程。積極開展畜禽養殖規范化示范創建活動。加快建立環境友好型生產模式。今后五年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引導、示范帶動,依照每年建設改造20家規范化養殖場的速度,完成100家畜禽規?;痉讹曫B場的改擴建任務。發揮規范化示范場在規范化生產、動物防疫管理、畜禽糞污處置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進畜禽規范化規模養殖進程,推進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

通過實施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認證,三是畜產品競爭力提升工程。大力推進畜產品認證工作。進一步提高認證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全面提升我區畜產品的質量平安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鼓勵加工企業和合作組織開展品牌創建活動,打造一批畜產品知名品牌,爭創著名商標,提高畜產品附加值。

圍繞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四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提升工程。繼續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的原則。以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為抓手,健全完善動物防疫、監測、檢疫監督、防疫屏障體系,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和預警預報機制。

突出抓好機場周邊和濟青高速公路沿線區域的優質飼料作物示范帶建設。大面積推廣全株玉米青貯,五是生態循環畜牧業提升工程。大力發展優質飼草養畜。進一步提高秸稈青貯的質量和秸稈的綜合利用水平,2015年,秸稈養畜對全區秸稈的綜合利用率達到60%左右。積極推進畜牧業循環經濟發展,加強對南部山區和飲用水源地區域的養殖小區污染治理,使其盡快實現達標排放。2015年,使全區95%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小區)實現廢棄物達標排放。

推進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加強畜牧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六是畜禽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提升工程。堅持“引、選、繁、推”一體化。培育畜牧經濟新的增長點,使科技效果和先進技術盡快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加快區動物疫病監測中心監測設備的更新升級,七是畜產品質量平安提升工程。以提升畜產品質量為重點。加強街鎮畜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提高基層快速監測能力;搞好生鮮乳收購站規范化改造提升,確保乳品質量平安。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平安監管網絡,及時消除各種平安隱患。嚴格投入品監管,逐步建立畜產品質量平安追溯、質量平安認證、責任追究和問題畜產品召回等制度,全力打造“畜產品質量平安放心城區”品牌。

四、保證措施

(一)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畜禽良種工程、秸稈養畜、飼養場面源污染防治等投資。認真實施國家生豬、奶牛、蛋雞等畜禽規范化養殖場區建設項目。加大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防疫檢疫基礎設施、疫病監測預警體系、防疫屏障體系等投入。根據國家和省市規定的檢驗監測任務。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開展正常的檢驗監測活動。

(二)強化對畜牧業的財稅扶持。進一步落實強制免疫疫苗經費。積極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補貼政策。

(三)加大對畜牧業的金融支持。金融、財政、畜牧部門要加強聯絡協調。創新信貸擔保抵押模式和擔保機制。扶持畜牧龍頭企業成立擔保公司,為畜禽養殖場戶提供貸款擔保。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機制。通過畜牧企業、畜牧合作社建立會員農戶信用檔案,加強會員信用考核評估管理,并與金融機構對接,擴大信貸額度,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偨Y能繁母豬、奶牛安全的經驗,逐步擴大畜牧業平安覆蓋范圍,完善實施方法。

(四)落實畜禽養殖用地政策。把畜禽養殖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鼓勵合理利用荒山、荒地、灘涂等發展畜禽養殖。鼓勵發展不破壞土地耕作層的新型框架式畜舍建筑材料,逐步實現養殖場和農田的輪作使用。積極落實畜禽養殖用地政策,針對畜禽規模養殖的不同興辦主體和建筑性質,依照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省國土資源廳、省畜牧獸醫局《關于規范畜禽養殖用地管理的意見》魯國土資發【)等文件規定,及時料理養殖用地手續。國土資源、畜牧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合作,掌握畜禽養殖用地情況,及時化解用地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五、加強組織領導

制定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各街鎮要圍繞建設畜牧業強區和建立現代畜牧產業體系的要求。將規劃項目納入年度計劃,及時研究解決現代畜牧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畜牧、發展改革、財政、農業、科技、國土、金融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內容,明確考核指標和方法,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