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監管服務總體思路

時間:2022-06-30 04:55:00

導語:國土局監管服務總體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局監管服務總體思路

爭取在改善監管體系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八是抓好基層能力建設。進一步理順耕地維護、土地征用、礦業管理和執法監察等方面的體制關系,嚴格落實國土資源管理與保護的責任,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監管體系。積極推進基層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機構、編制、經費、人員、工作”五到位的要求,重點強化人員培訓學習,提高業務管理水平,使其切實擔負起監管一線、服務基層的職能。加強宣傳教育,依照“普法促和諧”主題思想,全面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全社會營造“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科學發展”良好氛圍。

今年我市國土資源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根據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議、全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依照“維護資源、保證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總要求,堅持從嚴管理、節約集約,不時推進自身建設和管理創新,努力提高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依照這一思路,今年要重點抓好八項工作,爭取八個方面新的進展。

爭取在耕地維護方面取得新進展。嚴格落實耕地維護責任制和目標責任考核方法,一是抓好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研究建立耕地維護和土地管理問責制。進一步健全基本農田質量維護、用途管制、監督檢查、占用審批和補充等機制,完善基本農田動態監管體系。大力推進基本農田維護示范區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監督指導,確保全市基本農田總量不減、質量不降。新設立的兩個基本農田維護示范區,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施工、高效率管理,積極爭取升格為省級示范區。繼續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依照補充耕地數量質量按等級折算的要求,嚴格落實建設用地“占一補一”政策,確保全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研究制定全市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管理方法,逐步規范項目申報、施工、驗收和監管程序。

爭取在服務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國務院31號文件和各項宏觀調控政策,二是抓好土地調控管理。進一步嚴格規劃計劃管理,強化對農用地轉用的控制和引導,嚴把用地審批的五個關口”優先保證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單薄環節建設項目用地。根據國家用地報批的新規定,研究新的建設用地申報順序和辦法,提高組卷報卷工作質量。進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征地統一年產值和區片綜合地價實施步伐,嚴格做好征地過程中測量、公告、登記、聽證等基礎性工作,依法做好彌補安排工作,積極維護被征地農民的根本利益,保證經濟建設順利進行。進一步修訂完善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開展好縣、鄉級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有針對性地調整住房用地供應規模與結構,加大對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供應量。

爭取在集約用地方面取得新進展。進一步加強土地市場制度建設,三是抓好土地市場建設。引導各行各業依法規范利用土地。研究制定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具體操作方法,嚴格實施國家核定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規范。改進現行土地出讓制度,引導實行國有土地出讓與租賃并舉,長、中、短期出讓結合,進一步活躍土地一級市場。圍繞推進大明湖、泉城廣場北側、鐵路沿線、解放閣等重點片區綜合改造,充分利用市舊城改造投融資中心這個新型平臺的力量,加大城區土地前期熟化、收購儲藏、謀劃運作、市場配置的工作力度,確保完成政府土地收益任務。啟動市區的基準地價更新工作,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分析。加快形成節約集約用地的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加大對閑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處置力度,切實盤活存量土地,促進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緩解土地資源供求矛盾。

爭取在礦政管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繼續加大礦產資源動態監管力度,四是抓好礦業整頓規范。嚴防違法勘查、違法開采行為反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全力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點礦種和重點礦區的整合,提高規模化、集約化開采利用水平。加強資源儲量登記、統計和動態管理,進一步規范建設項目壓礦審批。全面推行礦產資源有償使用,重點抓好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對礦業權依照風險水平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積極推進礦業權招拍掛出讓,逐步完善科學合理、競爭有序的礦業權市場。全面完成礦業秩序整頓規范的各項任務,確保順利通過國家和省政府的檢查驗收。做好新一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爭取年內完成市級規劃、啟動縣級規劃。

爭取在地質勘查和環境維護方面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地質環境維護責任,五是抓好地質環境工作。積極推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演講和治理保證金制度,爭取今年完成保證金繳納任務。扎實開展山石資源專項整頓工作,切實加強對已毀山體的恢復治理,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補償的多元化機制,力爭完成破損山體綜合治理率70%目標任務。加大重要礦產資源找礦工作力度,強化商河等地的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和利用管理。積極改善地質勘查行業投資環境,逐步建立政府引導,礦山企業、地質勘查單位及礦業權人等共同出資找礦的多渠道投入體系。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管理,促進地質勘查活動健康發展。加強地質災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預警體系,落實好汛期巡查和災情演講制度,確保全市地質平安。

爭取在維護國土資源秩序方面取得新進展。適應國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新要求,六是抓好執法監察工作。不時強化執法力量、轉變執法思路、改進執法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力,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證有力的國土資源行政執法體系。嚴格落實國土資源執法監察責任制,結合全國第七次衛片執法檢查,進一步完善“方格化”執法監管機制,抓好動態巡查和聯合執法。堅持“既處置事又處理人”原則,切實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有效防止和堅決打擊各種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努力鞏固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和礦業秩序整頓效果,維護好管地用地和管礦采礦秩序。嚴格落實“四定四包”責任制和信訪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信訪問題定期統計、演講、分析和排查制度,妥善處置國土資源信訪問題,有效化解各類矛盾。

爭取在提高保證能力方面取得新進展。依照國務院的要求,七是抓好各項基礎工作。認真做好第二次土地調查的各項準備工作。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地籍管理,推進實施土地登記制度,積極開展經濟適用房、房改房登記發證工作。盡快建立完善全市統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拓寬地籍效果應用領域。按期完成一期440平方公里地籍調查任務,并啟動開展二期中心城區的地籍調查工作。深入開展國土資源調查研究和形勢分析,建立完善統計數據共享平臺,研究制定統計管理方法,強化統計數據分析應用。積極推進“金土工程”建設,逐步提高國土資源信息化水平。進一步加強窗口辦文工作,不時提高辦文質量和服務水平。強化國土資源法制建設,重點抓好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方法、促進節約集約用地方法的制定工作和土地收購貯藏管理方法、礦產資源彌補費征收管理方法修改工作,不時完善依法行政的法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