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特色經濟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01 04:38:00

導語:農業特色經濟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特色經濟發展工作計劃

加快全區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抓好“雙十百萬”工程建設,實施“雙十百萬”工程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大舉措。需要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鎮街要切實加強對實施“雙十百萬”工程的領導,農業部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雙十百萬”工程上,共同推動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要按照扶優扶強的要求,認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推動“雙十百萬”工程的順利建設。對于特色村的創建,區政府將采取實施“回引工程”聯系鎮街的區級部門幫、企業扶、項目投等措施加以扶持,確保盡快建成一批特色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區委、區政府每年根據檢查驗收結果,對實施工作有力、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創建達標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由區政府命名為“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按府辦〔〕106號文件給予獎勵;對驗收合格的村,由區政府命名為“特色村”并給予一定獎勵,主要用于獎勵村支兩委負責人;對達標的農村專業大戶頒發證書。

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為加快我區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提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全區啟動實施“雙十百萬”農業特色經濟工程(以下簡稱“雙十百萬”工程)即從年起,用35年時間,全區培育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個,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特色村100個,發展農村專業大戶10000戶?,F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抓好“雙十百萬”工程的重要意義

區農業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經濟整體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全區農業發展明顯滯后于工業、農村發展明顯滯后于城市的問題十分突出;農業結構調整項目布局散、規模小、檔次低、效益差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低,龍頭企業的整體帶動能力不強。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區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有利于適應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要求,實施“雙十百萬”工程。探索特色農業、生態休閑農業、高效農業發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把龍頭企業的培育、特色產業的發展、鎮村戶三級示范片和鎮級農業科技示范園的建設融為一體,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化經營上檔升級,提高農業規模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引導農業農村工作方法由過去單獨抓生產轉到重點育龍頭、跑市場、抓銷售上來,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抓好“雙十百萬”工程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做好規劃,認真實施,抓出成效。

二、實施“雙十百萬”工程的總體要求

優秀龍頭企業、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特色村和農村專業大戶的創建標準如下:根據我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十一五”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

一)優秀龍頭企業的創建標準

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1.發展目標。區級及其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步伐,努力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2012年,力爭一批優秀龍頭企業達到年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3000萬元,帶動區內農民增收5000萬元;一批優秀龍頭企業達到年銷售收入1億元,利稅1000萬元,帶動區內農民增收1000萬元;一批優秀龍頭企業達到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500萬元,帶動區內農民增收500萬元。全區十大優秀龍頭企業實現“225目標,即年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億元,帶動區內農民增收5億元。

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二是企業效益較好。企業連續三年盈利,2.創建標準。一是企業規模較大。企業固定資產1500萬元以上。年利稅500萬元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小于60%產品轉化增值能力強,銀行信用等級在AA級以上(含AA級)有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無偷漏稅記錄,當年上繳稅金完成95%以上;按時發放職工工資,足額繳納社會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三是項目示范帶動性較強。建立“公司+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集中連片建立生產基地1000畝以上,帶動區內種植農戶5000戶以上或養殖農戶200戶以上;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過程中,通過訂立合同、入股或合作方式采購的原料或購進的貨物的50%來自區內。四是企業產品競爭力較強。市內同行業中企業的產品質量、產品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居領先水平,主營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區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環保政策以及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產銷率達93%以上;企業采用先進標準化生產、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連續三年無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二)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建標準

獲得法人資格,1.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有完善的章程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和風險防范機制明確規范。

實行“五統一”即統一供種供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防疫防病、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2.開展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

產品獲得“三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按標準化要求建立生產基地。有一個以上注冊商標,有統一包裝和品牌。

其中農民成員80%以上,4.入社成員100戶以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1000戶以上,年盈利及二次返利50萬元以上,成員人均純收入高于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20%以上。

三)特色村的創建標準

包括農業項目和農村二、三產業項目,1.支柱項目不超過2個。不含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若為種養業,其在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達到40%以上;若含有二、三產業,其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季節性作物單項品種(如榨菜等)種植面積占全村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建有100畝以上的高標準示范園。2.種植業支柱項目常年性作物單項品種播種面積占全村耕地總面積的50%以上。

行業特色明顯,3.從事二、三產業支柱項目的從業人員人數占在家勞動力的50%以上。其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50%以上。

四)農村專業大戶的創建標準

以一個項目為主,農村專業大戶是指農村從事農、林、牧、副、漁、工、商、建、運、服等生產經營活動。達到一定規模并成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戶。支柱項目收入占家庭年總收入的80%以上。種植業支柱項目的種植面積在5畝以上,收入2萬元以上;養殖業支柱項目年收入5萬元以上;二、三產業支柱項目年收入20萬元以上。

三、雙十百萬”工程的實施管理辦法

綜合審定,雙十百萬”工程的實施管理辦法是自愿申報。動態管理,達標驗收。

一)申報。每年12月份申報(年為6月底前申報)次年1月份驗收。

根據條件自愿向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申報,1.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建申報。區級及其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交創建方案和創建申報表一式兩份(見附件)

提交創建方案和創建申請表一式兩份(見附件)2.特色村的創建申報。鎮街根據條件自愿向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申報。

報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備案。3.農村專業大戶的創建申報。由鎮街提出發展計劃。

二)由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采取實地查看、調查走訪等形式進行綜合審查后,審定。優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模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特色村申報備案后。報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批創建單位資格,并下達年度創建目標。

三)由各創建單位對照年度創建計劃進行自查,管理。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對“雙十百萬”工程的創建單位實行動態管理。每年12月底前。將自查總結報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由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牽頭組織對各創建單位進行督查,對實施不力、效果不佳的創建單位,報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取消創建資格。

每年12月底前,四)驗收。規定創建期內。各創建單位對照創建目標進行自查,若自查達標,于次年1月10日前向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申請驗收,經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報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同意后,由區政府給予表彰獎勵。農村專業大戶每年驗收表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