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事業改革總結與計劃

時間:2022-04-13 05:21:00

導語:養老事業改革總結與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事業改革總結與計劃

2011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市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努力營造有利于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政策環境,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多渠道的養老服務機構資金投入機制,建立與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相適應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格局。

一、繼續深入貫徹執行《市關于動員社會力量加快發展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市關于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市動員社會力量加快發展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意見的實施細則》和《市社會辦養老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努力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事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從2011年1月1日起,修改完善了原有的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政府資助制度。一是修改了社會辦養老機構資助制度。對社會力量新建的養老機構,按照床位50張以下、50—100張和100張以上三種情況,分別以每張床位1000、2000和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資助。2011年以前資助標準均為每張床位1000元。二是修改了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社會辦養老機構每收住1名本市戶籍老人,每人每月給予50元補貼。2011年以前標準為20元。三是修改社會辦養老機構供養“三無”老人供養補貼制度。每收住1名本市戶籍的“三無”老人,每月給予405元補貼。2011年以前標準為300元。四是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每收住1名本市戶籍低保家庭老人,每人每月給予200元補貼。同時,繼續執行其他對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扶持政策。到2011年11月,全市八區十縣(市)登記注冊的養老機構床位總數12744張,同比增加1172張。

二、經過兩次全市城區范圍內摸底調查,掌握我市現存無照養老機構準確情況,在2010年邦尼和比家好老年護養院對小型社會辦養老機構進行了連鎖改造的基礎上,又動員了凱峰、民眾老年公寓等8家具有一定規模的社會辦養老機構參與今年的小型養老機構連鎖改造。同時,今年在我市社會辦養老機構中“開展標準化建設年”活動,自6月1日起,通過實施老年公寓升級達標、助老家庭連鎖改造、精品助老家庭建設“三個工程”,通過建立三個驗收指標體系:市社會辦養老機構達標升級改造驗收標準、市小型養老機構連鎖助老家庭改造驗收標準、市小型養老機構連鎖精品助老家庭改造驗收標準,完成30個標準化社會辦養老機構、187個社會辦小型養老機構和20個精品助老家庭“三個一批”改造任務,快速提升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到2011年11月,我市小型養老機構連鎖改造已經完工。2011年全市連鎖改造小型民辦養老機構171家,床位2323張。加上2010年連鎖改造的58家小型養老機構,累計改造了229家,床位2998張。

三、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全省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的要求,于7月份啟動試點建設工作,11月底前十縣(市)各在1個鄉鎮、1個村(社區)全面完成了試點的建設任務。為確保試點建設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在建設任務展開前在區組織召開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建設工作現場會”,區向各縣(市)介紹了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成功經驗,參觀學習了區大、中、小三類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使全市學有榜樣、做有樣板、干有方向,為試點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1年9月由市民政局副局長帶隊,福利處有關人員參加,對十縣(市)試點建設工作實地檢查、現場指導、糾偏提速,推動了各縣(市)的工作進度;12月下旬市民政局還將按照省民政廳的要求組成檢查組,對各縣(市)的試點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確?!霸圏c”為全面展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起到示范引路作用。

四、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一是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要繼續保證服務對象、服務方式、運行機制、資金補貼等規定落實執行到位。將居家養老服務資金列入政府年度預算,為65周歲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90元以下的獨居老人,每人每月補貼100元購買服務,從2011年提高到沒人每月160元。二是在去年基礎上,哈市主城區繼續建設11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在各區、縣(市)的中心鄉鎮建立1個居家養老服務點。三是哈市城區的鄉鎮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2012年的工作安排

一、強化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宗旨,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二是要創立自己的品牌,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機構示范作用,三是抓好創新管理,把現有的政策落實好,實行績效考核。

二、加強社會辦養老機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打造升級達標示范性養老機構,引導社會辦養老機構按照我市養老需要發展布局發展,培育助老家庭連鎖管理機構科學管理模式,創新管理經驗。

三、完善社會辦養老機構規章制度。一是以政府令的形式出臺《市社會辦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增加獎懲和處罰內容,提高執行力度,更好地規范養老機構服務市場;二是認真落實省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與市財政局共同研究補貼方案,制定政府補貼標準,將政府鼓勵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的工作落到實處。

四、創新工作模式。重新啟動社會福利行業協會工作,對社會辦養老機構實行行業自律管理,對養老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對養老機構進行等級評定等工作。

五、籌劃我市養老機構老人意外傷害保險,為入住機構的老人享有一份人身保障,降低養老機構行業風險;規范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市場,解決養老服務行業培訓內容、標準混亂等問題。

六、繼續開展十縣(市)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重點培育2-3個示范點,典型引路,帶動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