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全年工作打算
時間:2022-07-03 10:21:28
導語:農委全年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市農委將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和“加速、提升、增效”的要求,全面實施“雙百雙千”工程,加快推進四大基地建設,著力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深化農村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努力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繁榮發展。主要目標: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20萬噸以上,農機總動力達到830萬千瓦。
一、毫不放松抓好農業生產,努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一是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嚴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實好種糧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繼續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實現小麥、玉米應保盡保,減少農民因災損失。二是深入推進糧油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1個市和2個鎮高產創建試點,建設萬畝高產創建示范方57個以上,著力提高單產水平。三是大力發展規模化設施農業。積極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重點支持發展一批日光溫室蔬菜小區、鋼架結構大棚果品小區、茶葉越冬防護栽培小區和食用菌栽培小區,爭取新建100個設施蔬菜小區。四是全面完成花生和果茶兩個百萬畝示范區建設。新建11萬畝優質花生良種繁育基地,良種純度達到96%以上,實現示范區內花生良種全覆蓋。積極推進精品果園和茶園建設,新建30個精品果園、30個精品茶園和5個苗木繁育基地,全面提升果茶標準化生產水平。
二、全面實施“雙百雙千”工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四大基地建設。
一是加強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重點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帶建設,加快推進平度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完成萊西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扶持建設20家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二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開展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經營規?;?、管理規范化的“四化”合作社創建,重點扶持60家示范性合作社,新培育市級示范性合作社200家、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強社10家,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提高輻射帶動能力。三是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集中,2012年,新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爭取經營規模在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達到500家。四是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完善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用貸款貼息、信用擔保等形式,支持一批有特色、有潛力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爭取全市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達到85家以上。
三、加強農業科技裝備建設,增強農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堅持用現代物質技術條件裝備農業,全面提高農作物良種化、技術集成化、生產機械化和經營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提升農科院科技創新能力,大力引進高層次科研領軍人才,抓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和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圍繞良種培育、有害生物防治、農產品安全等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科研攻關項目。二是加快提升農業科技推廣能力。扎實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完成區域性農技推廣、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任務,實施好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改善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條件。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分層分類定期培訓,搞好送科技下鄉活動,實施重大農業科技制度,新引進繁育農作物新品種300個以上。三是加強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為核心,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綠色證書、實用技術、遠程教育等培訓工程,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全年培訓10萬人次。四是加強農業科技“110”建設。規劃建設“12316情系三農服務熱線”指揮中心,完善12316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百萬農民信箱服務系統、12316遠程農技視頻診斷系統、12316手機短信服務系統等三大系統,及時為農民提供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養殖技術等科技服務。
四、強化全程質量安全管理,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繼續按照“突出一個重點、強化兩個基礎、完善三個體系”的要求,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監管能力。一是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力度。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擴大農產品質量檢測范圍,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產地批發市場100%納入檢測范圍。圍繞種子、農藥、化肥等重點,嚴厲打擊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秩序。認真落實高毒高殘留農藥定點經營制度,大力推廣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新型化肥農藥。二是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和追溯體系建設,在所有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立二維QR碼農產品身份識別系統,扶持新建3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新制訂地方農業標準10項,五市全部建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三是大力發展高端品牌農業。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鼓勵農產品商標注冊和產品認定,深入開展農產品品牌創建活動,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穩定、信譽良好、市場占有率高的名特優農產品,爭取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20個。
五、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以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村莊為目標,以治臟、治亂、治污、治林、治水、治路為重點,加快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一是加快培育生態文明示范鄉村。重點培育20個生態文明示范鎮,加快構建農村“五化”常態機制,整體提升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水平。加大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工作力度,力爭全市50%以上的村莊開展一事一議,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以果品、茶葉、食用菌、旅游觀光等特色產業為重點,重點扶持10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規范提升10個一鎮一業示范鎮,推動鎮村特色經濟加快發展。三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強農村新能源建設,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6處、農村戶用沼氣1600戶、鄉村服務網點20處,推廣一批生物質爐。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減少面源污染。
六、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一是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認真落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繼續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換發補發工作,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制度,妥善處理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保障農民土地合法權益。二是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積極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發展社區股份合作社,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探索有效實現形式,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三是積極鼓勵農民自主創業。進一步完善補貼辦法和農村融資擔保機制,運用貸款擔保、財政貼息等手段,支持2萬名農民自主創業。四是加強農村扶貧開發。堅持生產性扶貧方針和整村推進的原則,重點扶持30個經濟欠發達村莊,培育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條件,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提高集體經濟自我發展能力。五是積極促進農產品市場流通。推進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升級改造,支持交易場所、電子結算、信息處理、檢驗檢測等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農超對接,支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城市社區建立穩定的直供直銷網點。積極擴大農產品出口,辦好2012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組織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參加國內外農產品交易會,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促進農產品出口穩定增長。
- 上一篇:互聯網站體育信息推廣特點
- 下一篇:交通委全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