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時間:2022-07-16 06:27:55
導語:市政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政公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發揮省城優勢,發展省會經濟”總體工作思路,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公共服務為核心,進一步加強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市政公用事業實現了新發展,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較好保障作用。
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2011年,對市區45條主次干道進行了整修;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60%;水質綜合合格率100%;城市萬元生產總值新水量21立方米,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2.5%,城市節水總量2200萬立方米;城市燃氣氣化率達到97.2%以上;新購公交營運車輛445部,公交車保有量達3500臺,新辟公交營運線路10條,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和2011年我市創建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各項指標。
(二)提高市政設施建設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城市承載能力
1、道路施工推行精細化管理。根據市政府統一安排,2011年對緯二路、英雄山路、經十一路、省府前街等市區45條主、次干道進行了改造、整修。道路施工推行精細化管理,落實文明施工各項措施,實行夜間施工,錯時錯峰施工,現場設置安全圍欄和警示標志,控制揚塵,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做到少擾民、不擾民,得到了市政府和廣大市民充分肯定和贊譽。負責緯二路、英雄山路改造施工的局屬市政建設企業受到市政府表彰。建立了道路快速施工機制,在省府前街、緯一路等改造整修中嘗試快速施工,工期大大縮短,質量明顯提高。結合道路整修,以“拆、清、透、綠、亮、美”為整治方針,進行了道路環境綜合整治,市區道路狀況明顯改善。
2、加快實施河道截污,城市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實施了東、西洛河和工商河北園大街以南河段截污工程,對黃臺南路、羊頭峪東溝、西圩子壕等7條河道進行了清淤及河岸修復,完成了全市33條排洪河道的“雙?!比蝿眨_展了“創模杯”河道管理評比活動,通過系列河道整治工程,河道功能大大提高,河道水質由污濁變清澈,水環境明顯改善。同時,將河道截污與城市防汛、河道綜合整治相結合,建設中水處理站,完善沿河污水管網,進行防汛排澇整治,解決了部分河段滯洪、低洼地區易澇問題,改善了市民居住生活環境。
3、建立完善市政設施發現機制,市政設施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根據我市市政設施建設與管理實際,認真解決群眾多年來對道路不平、維修不及時,井蓋井箅丟失、損壞不能及時更換等熱點問題,創新市政設施管理機制,建立完善市政公用設施發現機制,組建了3000人的市政設施志愿者隊伍,聘用環衛工人擔任市政設施信息員,強化人工巡查;成立了快速搶修隊;及時發現、嚴厲打擊非法盜賣收購井蓋雨箅行為,建立了井蓋井箅數據檔案,強化長效管理;路燈“三率”達到100%,完成了16條主次干道路燈改造任務,對全市238條主次干道和106個居民小區路燈設施進行了安全普查。
4、積極發揮城市運轉保障功能,不斷提高公共產品的保供能力。加快完善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提高基礎設施質量,基礎和先導作用不斷增強。完成了歷時3年的市區19個低壓片區改造工程,較好地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水壓的、吃水難問題;自來水戶表工程改造安裝12萬余戶,解決了貿易結算總水表與居民戶內套表水量差額均攤水費的問題;全市新建中水工程13處,日增加污水處理7.7萬立方米;完善公交線網,加快裝備更新,全市公交車保有量3377臺,人車比2.56,居全國前列;積極做好BRT車輛和相關道路設施及運營管理等準備工作,美國能源基金會將我市確定為國內首家“BRT項目推廣示范合作城市”;新增供熱面積140萬平方米,累計達到3682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43%,居全省首位。優先發展天然氣,合理發展焦爐煤氣,不斷優化天然氣供氣結構,科學發展燃氣用戶,城市氣化率達97.2%。
5、強化快速反應能力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信息調度管理系統建設,提高了統一調度、監控、指揮的現代化水平。不斷完善12319熱線服務中心、基層工作站、快速反應隊伍“三級服務網絡體系”和落實受理人、責任單位、回訪制度“三落實”制度,進一步推動了行風建設,打造了市政公用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熱線全年受理來電30余萬件,處結率95%以上。市政公用企業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落實服務制度,提高了服務效率。
6、引入市場機制,穩步推進市政公用企業改革。根據市政府安排,供水行業初步實現了原水、制水、供水的分離,水源、制水、供水分別移交市水利局和國資委,我局由管理企業轉變為行業監管,實現了政府職能轉變;完成了兩個水質凈化廠與光大集團的資產轉讓工作,光大水務()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組織了公交總公司與威立雅公司關于BRT合資洽談,成立運營公司,并準備簽訂特許經營授權書;積極穩妥地推進供熱體制改革,制定了公共建筑、住宅供熱分戶控制改造試點工作意見,并在76個單位進行試點工作;探索東部城區供熱運營新模式,組建新管網公司,我局予以授權經營;完成了龍力熱電、黃河路橋改制和北郊熱電債轉股的前期準備工作。
2011年,經過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二是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改制步伐還需加快,體制、機制性問題亟待解決;三是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揚成績,總結經驗,立足長遠,著眼當前,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協調解決市政公事業改革發展中的問題,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
二、2012年主要工作打算和安排
(一)排水截污(防汛)。2012重點對興濟河、北全福河、柳行河實施部分河道截污。開工建設污水凈化三廠。加強城區排水系統改造,結合河道截污,繼續調查城區排水管網現狀,建立排水管網檔案。加大污水管網配套建設,完善現有管網系統,逐步將背街小巷排水管道全部接入主管網,實現日處理污水萬立方米;加強防汛調度系統建設,強化市、區、街三級城市防汛職能,完善應急搶險機制;實施低洼地區改造工程,解決排水不暢和積水問題。加強排水泵站改造工程,提升城區排水能力。探索排水管理機制,理清市、區排水管理職能及主、次干道排水管理范圍,制定落實措施和責任,進一步強化排水管理體制。
(二)市政設施維護管理。改造整修道路條;加強市政設施科學管理,組織實施城區市政設施普查工作,建立完善市政設施檔案;繼續開展城區井蓋、井箅專項整治,完善井蓋、井箅數據庫;加快井蓋井箅防盜、防破損、防噪音改造;建立、完善市政設施破損、丟失發現機制和市政設施快速搶修機制,逐步實現管理科學、運行高效、技術先進、程序規范、職能協調的市政設施管理機制;探索研究市政設施維護市場化,推行以費養事試點;推行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引入質量管理體系,提高市政設施管理水平。
(三)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根據北園大街工程進展,做好BRT車輛和相關道路設施及運營管理等準備工作,適時開通我市首條BRT線路。對具備條件的公交專用道探索采用物理隔離措施,實行封閉或半封閉管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專用道路和公交優先使用道路系統的規劃和管理,增設公交車專用導向車道,試行公交車輛信號優先??茖W規劃建設公交路網,加快建設停車場站和樞紐站。新增公交車部,萬人擁有公交車達13標臺;加強車輛技術管理和維修管理,從嚴治理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杜絕公交車冒黑煙現象;完成1699輛出租車營運到期車輛更新工作。繼續深入開展以“爭當星級駕駛員、爭創星級線路”和“星級管理、星級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優質服務活動,打造公交優質服務品牌,以公交優秀促公交優先。
(四)推進供熱體制改革。聯合有關部門調研論證,制定我市供熱補貼“暗改明”實施意見;制定我市供熱分戶計量改造方案及實施辦法,報請市政府批準后逐步推開;建立適應供熱商品化的收費體系,依法建立供、用關系。加強供熱經營運行監管力度,對符合供熱經營許可條件的供熱單位實施特許經營;協調市物價、財政等部門,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適時調整供熱價格;推進國有供熱企業改革。按照市長辦公會要求,做好供熱企業移交市國資委的相關工作。同時,建立和完善供熱市場準入、定價和安全運行機制,整頓和規范供熱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強供熱企業的監管。
(五)加快信息化體系建設。完善信息調度系統,拓展12319快速發現能力,探索建立12319公共服務熱線與城市照明、公共交通及供水、供氣、供熱監控管理和城市防汛等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聯動機制,實現對市政設施部件、事件的實時監控、調度、處理及內部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反饋,提高12319快速發現和有效處置能力,健全城市管理信息化體系;編制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以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為目標,認真借鑒上海、杭州等城市“數字城管”管理運行模式,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科學編制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
(六)實施特許經營,強化市場監管。一是加快特許經營的授權工作。盡快出臺《城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條例》,力爭第二、三季度對供水、供氣實施特許經營授權。二是健全市政公用行業監管體系,制定市場準入與退出、安全運行,服務質量等監管標準,對市政公用市場實行全過程監管。三是完善監管方式,實施監管派駐制度。制定政府與運營方式聯席會議制度,探索有效的監管方式。四是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探索建立以行業內控為基礎,以提供合格的公共產品質量、數量為核心,以加強檢查為重要手段,以資金運用監管為關鍵環節,以風險抵押為屏障的五道風險防線,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公共安全。
(七)全面加強行風建設。行風建設緊緊圍繞“轉變作風、規范行為、改善服務、多辦實事”的要求,逐步由“事后評議,有錯就改”轉向“事前控制,系統規劃”,組織力量認真編制市政公用行業行風建設規劃,使行風建設進入科學發展軌道。繼續加強優秀服務品牌建設,發揮品牌帶動效應,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針對熱點、焦點問題組織專項治理,著力解決好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進一步完善承諾服務制度,繼續加強服務窗口建設,探索建立市政公用系統綜合服務平臺,以方便用戶。
- 上一篇:市委勞動保障工作匯報
- 下一篇:房管局工作總結與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