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蔬菜田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08 09:17:55
導語:全縣蔬菜田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大棚蔬菜管理技術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產獲得高產、高效的關鍵時期,加強此期管理至關重要。目前,大棚內蔬菜已進入旺盛生長期,同時也是黃瓜、番茄、辣椒等作物病蟲害多發期,管理技術如下:
1、溫、濕度管理。要做好大棚通風,調節棚內溫度與濕度,滿足瓜菜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二月中旬以后,光照充足,氣溫回升快,蔬菜進入旺盛生長階段,棚內溫度易出現超過35℃的情況,嚴重影響授粉、結實,并使植物長勢衰弱。同時水肥需求量加大,澆水次數增多,棚內濕度加大,病害加重。大棚內溫度宜保持白天25℃至30℃、夜間15℃至20℃。若遇到冷空氣侵入,要蓋好薄膜保溫。
2、肥水管理。此期蔬菜作物生長旺盛,肥水需求量加大,應及時追肥澆水,一般間隔10至15天追肥一次,每次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15公斤或畝追施尿素6—10公斤、鉀肥5公斤,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在藥液中加0.2%磷酸二氫鉀或其它葉面肥進行噴霧,施用有機肥時注意肥料要充分腐熟。要保持土壤濕潤,表土見白時要及時澆水,可采用滴灌或人工點澆。黃瓜一般4天至5天澆一次水,茄果類(番茄、辣椒、茄子)一周左右澆一次水,注意澆水應掌握在晴天上午進行,以便中午放風時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3、病蟲害防治。搞好農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此期危害大棚蔬菜的主要病害為: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葉霉病、病毒病等。要做好各項培育管理措施和病蟲預測預報,選準對口農藥,在安全間隔期限進行藥劑噴霧防治,采用廣譜性殺菌劑,做到以防為主。注意噴藥時應在上午進行。遇陰雨天氣提倡用煙霧劑薰棚。危害蔬菜的主要蟲害為:蚜蟲、白粉虱。防治時要采用噴霧與煙熏相結合的方法。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20克或5%吡蟲啉乳油20—40毫升,加水30—40公斤噴霧,或用蚜虱螨一熏凈于傍晚閉棚后熏棚,噴霧與煙熏同時進行效果最為理想。
二、日光溫室蔬菜管理技術
重點做好肥水、增溫與補光等管理措施,要據品種、生育期情況進行相應管理。由于栽培品種和播種時期不一樣,所用肥料種類和數量也不一樣,瓜果類蔬菜如番茄、辣椒、筍瓜、黃瓜等,因需鉀量較大,在施好N、P、K復合肥的同時,應注意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同時注意要采用清除棚膜上的灰塵、張掛反光幕及各種補光措施等以加強棚室的管理。
三、露地蔬菜管理技術
對菠菜、大蒜、甘藍等露地越冬蔬菜,根據基肥施用情況,結合澆水,適時追施一次肥料,促進生長,對基肥比較足的可每畝追施45%復合肥20斤。對基肥不足的可多補施有機肥和復合肥,供給根系營養,使根生長健壯。
四、蔬菜育苗管理技術
早春大中小棚育苗,據各種蔬菜作物栽培計劃的需要,及早落實好苗床用地。及時了解氣象信息,抓住冷尾暖頭,搶季節,抓農時,早定植,促早發。及時做好春黃瓜、西瓜、春馬鈴薯、春蘿卜、春菠菜、春早熟菜豆、豇豆等蔬菜的播種育苗工作。采取各種保溫增溫措施,力爭早育苗,早出苗,提高育苗質量,為春季蔬菜生產打好基礎。對已出苗苗床要抓好溫濕度管理,要及時施肥復壯,對早春定植的葉菜類和果菜類蔬菜要適時調溫控濕,合理肥水,適時調整植株,采取?;?、保果等措施加強管理。
五、病蟲害防治技術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春季氣溫回升后,病蟲害開始活動,要加強監測,積極預防,針對不同病蟲害發生情況,對癥下藥,適時選用粉塵劑、煙霧劑、生物(植物)制劑等高效、低(無)毒藥劑防治病蟲害。
- 上一篇:農委黨風建設指導意見
- 下一篇:全縣菜籃子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