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局融資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17 09:18:57

導語:企業局融資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局融資發展工作計劃

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大力開展“中小企業服務年”活動,深入實施“四項計劃”,強化“一個基地、六個平臺”建設,從企業最急需的事情入手,以扶持企業為基礎,大力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抓服務,干實事,為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而努力。主抓五個方面、20項重點工作。

一是抓融資,抓企業最急需的事情。(一)與商行、中行、浦發、民生、招行等合作,采取互聯互保、集中擔保等模式,推行專題式的小微企業集合貸款。(二)繼續推行中小企業過橋還貸,全年預計為家企業實現過橋還貸額億。(三)探索區域集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爭取設立風險緩釋基金,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四)推行144個重點中小企業貸款項目銀企對接和跟蹤落實。(五)政策引導擔保機構向小微企業擴大擔保貸款。(六)搭建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網,建立優質企業客戶向銀行和擔保公司推介、銀行新型融資業務向企業和擔保公司推介、擔保公司業務向企業和銀行推介三項新制度,為企業、銀行、擔保機構、投資機構搭建信息共享、信用共享、互聯互通的融資對接平臺。上半年將144個重點中小企業貸款項目、3個“30”企業信息、特派員企業信息、協會企業信息、省融資庫企業數據和銀行信息、擔保機構信息及投資機構信息輸入建庫,下半年與中小企業服務指南》實現信息共享,逐步將全市中小企業信息納入數據庫。

二是抓創新,抓中小企業的生命力。(七)加強中小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培育工作,大力提升已認定研發中心的科技創新能力,年內認定一批省、市級研發中心,開展“一企一技術”建設活動示范單位評選;(八)推進中小微企業“30+30+30”培育工程。在重點中小企業“30+30”培育工程的基礎上,增加對30家重點微型企業的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中小微型企業梯度推進發展的新格局。開展五個重點專項服務:項目申報、融資對接、學習考察、素質培訓和人才用工。舉辦90家入選企業“新技術、新成果、新項目”現場觀摩交流活動。(九)組織企業申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和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推進工程,參加各類產學研合作洽談會,鼓勵引導企業與有關科研院校建立合作研發和成果轉化機制,推動技術進步。(十)培育重點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鎮創新能力,扶持產業集群物流倉儲包裝、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關鍵環節,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三是抓扶持,杠桿引導中小企業發展實體經濟。(十一)積極跑省進京,用足用好中小企業11項工作手段的11個扶持政策,做好固定資產項目儲備、信用擔保中小微業務日常管理、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業務日常監管,從結構調整、專業化發展、節能減排、增加就業、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小企業創業環境改造等固定資產建設項目及提升管理能力、研發能力、專利申請等企業提高素質補助項目上實施重點傾斜,鼓勵引導企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四是抓創業服務,深化保護中小企業發展行動,營造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創業環境。(十二)召開全市中小企業工作會議,表彰發展先進典型,出臺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十三)編制2012《中小企業工作手冊》,收錄我市中小企業最新情況、服務手段和扶持政策,發放企業、銀行及擔保機構。(十四)開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篩選創業輔導、素質培訓、融資擔保、信息化、管理咨詢及行業協會等優秀服務機構入駐,賦予配套政策,實現“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網、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網、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三網有機融合,為全市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務。(十五)加強中小企業素質培訓等服務體系建設,與優秀服務機構合作,創新培訓模式,開展企業現實需要的專題培訓活動。

五是抓市場開拓,增強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十六)組織企業參加中博會及各種行業展會。(十七)引用直郵服務中小企業等手段拓展品牌宣傳力度。(十八)大力推廣中小企業產業集群電子商務推廣工程,完善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健全海參、海洋食品、漁具、家紡四大產業集群電子商務銷售網絡,探索地理標志連鎖加盟授權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加強B2B2C分銷直銷平臺推廣應用,不斷增加服務產業集群和企業數量。(十九)聯合市郵政局編印《中小企業服務指南》,將全市重點中小微型企業的企業簡介、地址電話等全部收錄其中,并提供道路交通、餐飲住宿、列車航班、公交出租、銀行網點、設備維修等全方位的服務指南,做到“將企業推向社會、讓社會了解企業”,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知名度、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二十)做好“中國釣具之都”授牌工作,承辦全國釣具行業聯席會議,借助媒體加強宣傳推介,提高“中國釣具之都”集群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