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17 09:08:40

導語:工業區安全生產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區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1、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強化安全生產“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落實和強化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為重點,以事故預防為方向,以規范生產秩序為保障,以科技進步為支撐,抓好企業安全防范、應急救援、培訓教育、專項整治、安全監管隊伍建設等環節,以促進園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目標,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

二、明確目標

實現園區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規范有序;實現企業安全生產“零死亡”。

三、強化責任

1、從嚴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各類企業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建立安管機構,配備專、兼職安管人員,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嚴格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層層簽訂責任狀。

2、進一步提升標準化工作質量。組織開展達標企業“回頭看”與“抽查”工作,在達標企業中深入開展現場規范管理和“反違章”活動,力爭新增10家企業達到三級標準。

3、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力爭5家以上規模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4、嚴格事故調查處理。及時掌握與定期分析園區安全生產形式及趨勢,發生事故,嚴格事故調查處理,積極協助縣安委會相關組成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及上報工作。

5、加強部門協調溝通,做好日常工作。積極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做好各項工作,跟蹤相關職能部門下發企業的各項整改落實情況。

四、強化檢查

1、督促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完善隱患排查工作機制,繼續在7月份開展“隱患排查月”活動,建立和規范隱患報告與跟蹤督辦等相關制度,明確隱患“零報告”、“一案一檔”、“跟蹤督辦”和“自查自糾”等操作規范,全面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體系。

2、重點加強危險源管控安全。實行重大事故隱患、重點危險源管控,危險源備案制和臺帳制,確定專人,完善措施,嚴密監控,嚴格管理,配齊配足相關安全防護設施和防護器材,要時刻重視每一個環節,高度關注每一個隱患疑點,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防早、防小、防患于未然,確保重點危險源安全可控,不出事故。

3、協助開展專項整治和檢查。協助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職業病、消防、危化品、特種設備、供電等方面或領域的專項整治檢查活動。

4、牽頭開展園區各項檢查。牽頭開展春節元旦期間、“兩會”期間、安全月、汛期、中秋國慶期間、冬季等特殊敏感時期的安全大檢查。

5、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6、牽頭開展2次以上入園企業將生產部分廠區、廠房、車間、辦公樓等外租生產經營方面的專項檢查。

五、強化監管

1、完善企業基本信息數據。按照“一企一檔”的原則,年內完成所有入園企業企業基本信息數據登記工作,并結合企業變更和日常監管情況,及時更新、調整數據庫內容,切實保障各類企業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有效。

2、嚴格開展執法檢查。積極協助、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組織開展工傷事故單位的專項檢查,建立暗訪抽查制度。

3、切實規范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繼續完善執法聯動機制,自覺接受廣大企業和群眾監督,做到監管與服務相結合、執法與疏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4、公布“12350”安全生產舉報電話,通過獎勵的方式,鼓勵民眾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重大安全隱患、非法違法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案件,拓寬預防安全生產事故舉報渠道。

5、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完善安全生產各類應急預案,依托區內重點生產建立1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修訂救援預案,強化物資儲備,建立健全應急響應、聯動互動、指揮協調機制。7月份,組織園區1-2個達標企業開展實戰應急演練,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實戰技能。18、協助各類保險機構擴大企業安全責任保險覆蓋面。采取市場運作、政府引導的方式,引導和督促保險機構規范服務,為投保企業提供優質的風險管理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抵御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風險的能力。

六、強化宣教

1、強化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加大對企業三項崗位人員法定培訓與考核力度,力爭全年培訓各類人員不少于200人次。

2、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開展全國第十三個“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開展現場咨詢,普及安全生產基本法律知識,推進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建設活動。

七、強化隊伍

1、大力提升安監效能。堅持以增強隊伍能力為核心,以提升工作績效為重點,以優化隊伍作風為抓手,加強對園區監管人員“依法監管能力、隱患治理能力、應急救援能力、研判預警能力、文明執法能力。

2、加強機關內部建設。理順機關內部職責,按照“方便企業、方便群眾”的原則,整合優化資源,提升管理效率。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思想理論建設。開展安全生產理論、管理、執法檢查等業務培訓,加強業務建設能力。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加強廉潔自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