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

時間:2022-08-05 09:03:05

導語: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我縣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編制和實施縣“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對更好地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設想

以黨的十八大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主線,全面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進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共建和諧勞動關系,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努力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規劃與具體措施

(一)統籌城鄉就業更加充分。一是實施發展經濟與促進就業并舉的戰略。加強就業政策與產業、貿易、財稅、金融等政策的協調,開展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拉動就業評估,推動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與擴大就業規模、優化就業結構相結合,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就業質量。二是完善市場化就業機制。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落實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機制,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比例達7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整合培訓資源,擴大校企合作范圍和規模,大力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積極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活動,重點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引導企業建立技能勞動者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四是完善就業困難群體幫扶機制。進一步落實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大力開展部門結對幫扶活動,采取有效幫扶措施,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五是推動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緊緊圍繞我縣“一主四輔”發展格局,以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引領,結合特色工業、高效農業、生態旅游等重點產業,開發編制創業項目,培育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點,打造特色創業園區,落實并出臺更加優惠的創業政策,重點針對農村轉移勞動力、退伍軍人和大學生這三大群體,加強創業服務引導,掀起全民創業熱潮,以創業帶動就業。

(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大力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以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加快實現參保人員全覆蓋,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嚴格規范基金征繳行為,強化依法征收。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互轉移接續。根據上級部署,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水平。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十三五期末達到98%以上,2020年社會保障卡普及率達90%以上。落實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75%以上。落實工傷預防、康復與補償相結合的現代工傷保險制度。發揮保險基金保障作用,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率。

(三)勞動關系更加和諧。深入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重點推進農民工和小微企業勞動合同擴面提質,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完善落實勞資矛盾快速聯動調處和預警機制,預防為主,協同調處,維護勞動者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等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聯動平臺舉報投訴動態錄入率95%以上,仲裁委立案處理案件結案率94%以上,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控制在98%以上,已建工會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94%以上。

(四)公共服務能力得到穩步提升。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施基層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工程,通過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加大縣、鎮、村三級平臺軟硬件投入,完善“四個不出村”建設,加快構建“15分鐘服務圈”,逐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全方位服務平臺。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完善人社知識庫系統建設,打造“智慧人社”品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整合門戶網站、12333、自助一體機等電子服務渠道,增強網絡服務功能。完善社會保險費“四方聯網”征管模式,發揮系統功能,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配合上級部門做好“金保工程”系統升級,通過改進后臺運作,進一步簡化業務經辦流程,提高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