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總結暨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30 09:44:41

導語:生態環境保護總結暨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環境保護總結暨工作計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黨全國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自覺性顯著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尤其在“8·8”地震震后三周年之際,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進一步加強“兩地一典范·美麗新”建設進程,全面落實生態文明“進校園”活動,縣教育系統各校(園)以《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為綱開展生態環境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共識,化為教育人的行動。2020年教育系統開展了如下工作:

一、全縣教育基本情況

目前,縣共有各類學校24所,其中:普通高完中1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18所、幼兒園4所(公辦幼兒園2所、公建民營幼兒園1所、私立幼兒園1所)。目前,全縣中小學師生10931人,全員參與生態環境教育實踐活動。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強化領導,提高認識,扎實推進校園環境整治工作

結合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局黨委成立以局黨委書記、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股室負責人和校園長為成員的縣教育系統生態環境整治“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召開教育系統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專題會議,認真學習相關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文件,著力推動生態環境整治“進校園”工作,全縣中小學師生全員參與校園及周邊環境衛生清理打掃,參與率達100%,讓師生真正做到了自覺講衛生、講文明、愛環境。

(二)堅持“四個結合”,營造和諧優美校園環境

1.堅持集中整治與常規管理相結合。把生態環境整治“進校園”活動與創建園林式校園、節約型校園等活動有機結合,進行常態化管理,本年度3所學校成功創建生態環境友好型和節約型校園。

2.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把生態環境整治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課堂教育與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開展文明宣傳,文明勸導等活動有機結合,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強化學生愛護環境的認識。

3.堅持環境整治與養成教育相結合。把健康教育、環保教育、禮儀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有機結合,清除校園垃圾,規范校園廣告多處,達到知行合一。

4.開展校園整治與助推社會整治相結合。通過教育的育人功能,帶動促進社會形成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在校學生全員參與。

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共創干凈舒適的宜居環境

1.組織教育系統教職員工志愿服務隊2000余人次參與社區、村莊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教育系統結合縣創建省第五屆文明城市工作,開展“小手拉大手”主題教育活動,帶動家長及社會成員積極參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利用愛國衛生月、節水宣傳周、植樹節、勞動節等時機,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3.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縣各校園全面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在線上加強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整治和生態文明思想宣傳教育,家長學生共同線上觀看倡導清明文明祭掃視頻10000余人次,各校園值守人員加強做好校園消殺及周邊環境衛生工作。

4.全縣各校園秋季學期開展了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學生繪畫作品等主題活動,促進學校引導師生主動傳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把節約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5.教育系統各校園堅持厲行節約辦學,把節約資源的綠色理念貫穿到學校教育、管理各項工作之中,培養中小學生的憂患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和發展觀﹐促使他們從關心身邊的環境問題入手﹐積極采取行動﹐共同創造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和可持續的未來。

四、2021年工作計劃

1.繼續加強生態文明意識宣傳教育,讓全縣師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意識。

2.常態化開展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綠化、凈化、美化校園環境,給師生營造和諧優美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達到環境育人的目標。

3.在各校園中持續開展環保公益性實踐活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光盤行動等活動,讓學生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低碳節能的高尚情操,培養學生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從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責任意識。

總之,根據上級部門的安排,教育系統對“兩山”理論重要思想知之愈明,志之于堅,行之愈篤。教育系統各校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理論教育實踐活動,努力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人人都是主角,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