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局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

時間:2022-02-25 11:30:33

導語:教體局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體局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

一、“十三五”時期工作成效及舉措

2017年5月省體育局授予區教體局為“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18年9月省人社廳、省體育局授予區教體局“省體育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授予區為“2018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區域”;2019年12月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省教育廳授予區“2018年度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核”優秀等次;2019年12月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授予區教體局“省衛生先進單位”;2020年3月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省教育廳授予區“2016-2018年度省教育強縣”。

1.2016年至2020年間,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投入累計達到43.20億元。

2.全區學前教育投入累計156000萬元,新建幼兒園21所,新增幼兒學位數5850個。2015年以來,投入資金2.6億元,新建市區小學6所,改擴建城鄉中小學5所。圓滿完成二中南擴一期工程,大力推進三中改擴建工程。

3.全區創建省級以上社區教育示范街道6個,市級以上示范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3所,26個鄉鎮辦事處的社區教育示范鄉鎮(街道)覆蓋率達73%。2019年11月成立“金嘉吳宣”終身教育聯盟。區“科技大講堂”項目榮獲2019年省全民終身學習品牌。

4.通過交流上掛、進城選調等方式為城區學校補充了600余名教師;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和公開招聘方式補充590名教師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通過“師德師風”建設年、提升年、深化年系列活動,通報表揚師德師風先進集體60個、先進個人近500名。積極推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校長選任辦法,實行校長職級制和任期目標制。全面推行無校籍管理改革。

5.近三年來,15人榮獲了省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90位教師教科研論文在省級和國家獲獎。2項課題獲省級立項,59項課題獲市級立項,其中15項課題已結題。我區共有752人次榮獲的省級“優課”、59節獲部級“優課”,居全省前五,全市第一。近三年來,我區共有62節“微課”獲省一等獎,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2018年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推進會上,區作了《創新機制、有力推進》的典型發言。

6.全區中小學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投入6000萬,一鍵報警系統投入近200萬元。全區所有中小學全部建成標準化實驗室,2所學校擁有數字化實驗室,10所學校建立了創客實驗室。3所學校圖書館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最美校園書屋”。全區信息化投入1.5億元,建設“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1930套,28所學校建成精品錄播教室,3所學校建成校園電視臺,14所學校82個班級開展智慧課堂試點,教育信息化逐步邁進2.0時代,信息化整體水平位于全省的前列。

7.2016年以來,全區為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幼兒8989人次發放補助資金189.53萬元;為義務教育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2821人次發放困難補助1255.53萬元;職高和普高有55272人次享受資助,資助金額6026.95萬元。

8.累計投入6725萬元,用于改擴建、新建40塊學校運動場場地。每年不少于50萬元的投入用于全區26個鄉鎮辦事處健身場所建設。統籌開放校園場地設施,完善15分鐘健身圈。我區共獲批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4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0所、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4所;省、市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各4所。

9.我區創建了9家市體育產業基地,依托“基地”帶動體育產業的良性發展的模式逐漸形成,“體育+旅游”的體育消費模式持續推進。

二、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1.扎實推進教育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

一是保障城鄉義務教育經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撥付5407.5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0%,受益學生數65504人。公用經費撥款向農村小規模薄弱學校傾斜,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學點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經費。免費為義務教育學生提供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全年撥付資金669.2萬元,受益學生數65504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4368人次,發放資金164.9萬元,其中建檔立卡發放學生2459人次,發放資金85.04萬元。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完成資金1080萬元,任務完成率100%。二是加快“兩類”學校建設。落實義務教育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2個,其中開工22個,完工22個,投入資金1180萬元。三是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2020年全區學前教育、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1432.58萬元,受益學生11797人次。其中:學前教育補助資金47.34萬元,受益幼兒789人次;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303.35萬元,受益學生3052人次;免除學雜費37.44萬元,受益學生496人次;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83.1萬元,受益學生837人次;中職學校免學費961.35萬元,受益學生6623人次。各學段學校發放建檔立卡學生補助3354人次,發放助學金和免學費合計241.954萬元。四是接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學前教育促進工程。2020年新建舟基幼兒園、同曦燕園幼兒園、敬亭新苑幼兒園、御林河畔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市第一幼兒園澄江園區、市第九幼兒園東方燕園園區、市第十一幼兒園、市第八小學茂盛錦苑幼兒園等4所公辦幼兒園開園招生;區編辦批準設立市第十二幼兒園,計劃2021年開園招生,相關裝修等工作全面啟動。夯實義務教育基礎。啟動東湖小學建設,由區國資集團代建,建成后作為市第九小學東湖校區;市第四小學中梁校區全面建成,于2020年秋季開班招生,緩解了西南片區入學壓力。實施2019-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作,安排區養賢中心小學教學綜合樓新建、區寒亭初中食堂重建、市第五小學教學樓維修改造,區寒亭中心小學活動場地維修改造、信息化更新改造,區黃渡初中運動場新建等項目,區黃渡初中運動場建成使用,實現我區無運動場地鄉鎮清零;2020年區實施義務教育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31個,涉及30所學校,總投資1180萬元,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高中普及攻堅、提質。市第三中學綜合體育場新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市第二中學田徑運動場改造完成,區新增2塊中國田協二類田徑場地。

2.全面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一是推進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完成市第一幼兒園澄江園區等5所幼兒園園內裝潢、人員配備等工作,預計兩年內將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數1620個。2020年普惠性民辦園由37所增加到42所。出臺了《區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2020年秋季招生工作方案》,規范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招生工作。二是統籌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出臺了《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意見》,堅持按戶籍“劃片、免試、就近、足齡”入學、嚴格執行招生計劃,確保學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三是推進中職質量提升工程。市生物工程學校及市信息工程學校申報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中央補助資金514萬元,提升學生實習實訓條件和學校辦學條件。四是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完成了2020年8所鄉村學校智慧學校設備招標采購、設備安裝和教師培訓工作。疫情期間,共有4803名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參與“在線學習”學生數69573人。29位骨干教師主講了60個復習專題,近10萬學生收看了授課直播。完成了60節視頻課錄制工作。

3.校園安全衛生水平持續提升

組建了13個督導組全面督促指導全區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全區97所中小學校、121所幼兒園(含看護點)及104所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返校復學評估驗收。強化安全教育,組織專項活動,結合實際開展防火、防溺水、防滑防凍、禁毒等專題教育。強化與公安、司法、檢察等部門的合作,建立完善法治副校長制度,開展法治安全進校園活動,重點開展防欺凌、防性侵、交通安全等教育。聚焦安全隱患,全力做好排查治理。2020年聯合多部門開展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專項大檢查,共檢查中小學校食堂110家次、托幼機構食堂71家次,檢查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7戶,排查并整改食品安全隱患3處。實施校車使用許可審核和網絡化校車安全管理,建立校車安全管理工作例會制度。2020年各級校車安全檢查400余次,下發校車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函件32份,建立學生交通安全保障體系。

4.體育教育成績斐然

2020年,市籃球傳統項目學?;@球賽,榮獲初中男子組第二名、女子組第二名,小學男子組第三名,小學女子組第二名;市傳統項目學校籃球賽,獲4個冠軍、2個亞軍;市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獲小學男子組第二名、小學女子組第二名、初中男子組第一名、初中女子組第一名、高中組男子第一名;市田徑錦標賽暨第十屆競技體育人才選拔大會,獲二等獎;省青少年各單項錦標賽,市第五小學女子手球隊、市第六中學足球隊等7所學校的8支代表隊,手球、足球、籃球均進了前八名。

5.全面抓實重點工作

一是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做到了“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盤棋”抓統籌,“一竿子”抓到底。二是嚴格規范辦學行為。開展了培訓機構規范辦學行為及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整治工作,嚴格教學常規,堅持立德樹人,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三是配合做好了區委巡察工作。對巡察組巡察出的問題,召開了專題黨委會,堅持立行立改,進一步嚴肅了黨風廉政工作紀律。四是有力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354+N”突出問題以及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排查整改工作,打好脫貧攻堅翻身仗。五是持續抓好教育督導工作。開展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落實情況自查,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三年目標”落實到位。

三、2021年工作思路、預期目標、重點任務及推進措施

工作思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總目標,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加快推進體育強區建設工作,培塑干事創業新風貌,打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教育生態,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推進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預期目標:抓均衡,夯基礎,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抓內涵,提質量,提升辦學水平;抓培訓,重師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抓文體,強素質,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抓扶貧,促攻堅,確保教育惠民精準到位。

重點任務及推進措施:

(一)加強重點項目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市三中改擴建工程;加快東湖小學、明鏡湖小學建設,重啟市五中建設工作。

(二)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普及和普惠發展。推進學前教育促進工程,力爭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85%和50%以上。完成學前教育“985”任務。統籌實施“國培計劃”、鄉村教師(園長)培訓團隊研修、送教下鄉培訓、鄉村教師工作坊研修、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和鄉村園長培訓項目。

(三)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發展質量,統籌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推進“全面改薄”工作,大力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建立部門聯控聯保工作機制。

(四)進一步規范普通高中辦學行為??茖W合理地推進普通高中改革,促進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區第二中學升學預備型,三中藝體特色型教育發展模式。

(五)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質量提升。大力實施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參與長三角和“金嘉吳宣”終身教育聯盟活動,力爭在國家第一批“區域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實驗點項目建設上取得優異成績。

(六)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擬選調一定數量教師補充城區擴校、擴班需求;公開招聘一定數量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滿足教育事業發展需求;促進超編學校富余學科教師轉崗交流和城區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

(七)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繼續辦好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力爭將“水陽馬拉松賽”升級為省級品牌賽事。

(八)著力推動競技體育發展。抓好各中小學“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體育特色發展。備戰省十五運會和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