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體育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3 16:48:46
導語:文化旅游體育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文體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實施文體設施提升工程。做好農村應急廣播、村史館、農村文化禮堂、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項目建后管養,做好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等工作;推進體育設施區級“五個一”,鄉鎮“三個一”的建設,統籌推進體育公園、健身步道、足球場、籃球場、智慧體育設施等項目建設,完善全民健身網絡。二是持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根據《省縣級以上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績效評價標準》加強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借助智能監測設備加大文化站免費開放力度,廣泛開展送戲進萬村、戲曲進校園、鄉村振興演出、文明城市月月演、免費開放培訓班、少兒故事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三是加強基層文體隊伍建設。持續推進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工作,為基層配備一定的文化專干;強化體育單項協會管理,積極做好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合力提升基層公共文體設施服務效能。四是廣泛開展群眾賽事活動。舉辦第七屆農民運動會暨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市第十六屆“巖寺杯”社區門球邀請賽、市第27屆“松杯”暨第十一屆“古行”門球賽、省“四球一舞”區業余聯賽;舉辦青少年校園足球、乒乓球聯賽等青少年賽事活動。
(二)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深入推薦非遺項目、傳承人、傳習基地逐級申報,開展非遺展示展演活動;組織我區非遺傳承人參加全國各地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加強非遺傳承人的管理和培訓;同時以項目為支撐,積極申報文物項目資金,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積極配合住建、規劃部門申報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等工作,有效推進文物保護開發利用。
(三)文旅市場綜合監管。一是強化旅游安全監管。繼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文化旅游行業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秋冬季疫情防控等工作,督促旅游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加大景區景點、星級酒店、旅行社、民宿客棧等旅游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力度,注重檢查實效,抓好整改落實。二是規范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大旅游市場秩序監管和聯合執法力度,扎實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查“黑車”、“黑導”、“黑社”、“黑店”,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消費和欺客宰客等各類違法行為;及時妥善處理涉旅投訴和糾紛;加強文旅行業執法案件的辦理工作。三是強化文化市場監管。繼續推進“非衛”專項整治工作,聯合開展“掃黃打非”五大行動,進一步加強居民、民宿業主等對非法出版物的認識,強化基層“掃黃打非”和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四是推進民宿產業發展??茖W規劃布局,村莊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中要處理好農民建房與民宿集聚、產業布局的銜接,在發展上掌控好生態保護和環境承載能力。開展接待禮儀、客房服務、餐飲服務及民宿產品設計、經營管理模式等專業培訓,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質量。五是加大執法人才培養。加快推進我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工作,完善綜合執法隊伍配備;積極組織干部參加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資格認證考試,進一步充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力量;加強執法業務培訓,組織開展相關法律知識、旅游執法相關業務知識培訓,進一步提升執法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四)文旅融合產業發展
1.緊抓企業培育。產業發展方面重點緊盯市場培育,2022年擬定完成限上住宿業入庫1家、規上文化產業入庫1家的任務目標。持續開展《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激勵辦法》《區促進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激勵辦法》企業獎勵資金兌現工作,強化政策引領,豐富文旅業態,激勵文旅企業做大做強。
2.注重文旅項目合作。繼續做好二輕集團考察接待,就西溪南運營進行深度合作,做好跟蹤服務;落地四川自貢燈彩集團與呈坎景區、新華聯麗景等地夜經濟深度合作,點亮夜。
3.加強新媒體營銷宣傳。積極發揮“嗨!”文旅體抖音官方平臺和“微旅游”微信微博雙微作用,依托合福高鐵和合肥地鐵等載體,通過“多彩”城市形象宣傳,為游客即時提供區旅游資訊、旅游攻略和優惠政策,不斷擴大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4.持續開展文旅體品牌活動。創優提升“相約 樂享山水”品牌,發掘各地特色文化內涵,持續開展好一鎮(鄉)一節品牌活動;繼續開展好花田跑、綠水青山運動會等特色品牌活動。
5.持續做好品牌創建。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全面對標“旅游+”戰略的重點任務,科學謀劃一批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發展前景好的全域旅游項目,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引入有實力、有情懷的大企業實施或參與投資、建設、管理。結合“文旅名區”戰略,于2022年度啟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并逐步完成由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到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品牌塑造。
6.做靚鄉村旅游業態。一是堅持精品示范引領。以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鄉村旅游四級聯建 、“A級景區村莊”等品牌為指引,進一步按照民宿客棧、休閑農莊、采摘籬園等業態相關服務標準,加強典型引路,引領帶動鄉村旅游品質提升。二是強化鄉村旅游微景區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微景區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用好微景區體驗線路手繪地圖、宣傳視頻等成果,加強微景區講解員培訓和管理,繼續做好微景區對外宣傳推廣,持續開展區鄉村旅游微景區要素評選活動、區鄉村旅游微景區推介會等活動,保持鄉村旅游微景區品牌熱度。三是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持續舉辦鄉村旅游管理人員、帶頭人、從業人員專項培訓,加大鄉村旅游人才培養力度。四是加大對鄉村旅游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做好新安江綜合治理項目后續資金對接,在《區促進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激勵辦法》等扶持政策上向鄉村旅游項目給予傾斜。
7.推進創意下鄉和創意景區建設。一是打造新型示范文旅景區。推進古文化旅游區3處核心景區——唐模、呈坎、潛口民宅品質提升,注重文化業態植入,推出國樂、非遺、紅色等研學游產品,建設新型文旅示范景區。唐模景區從國樂研學課程產品、優化研學旅游營地推、設計精品課程等方面提升;呈坎景區用好全國研學基地,從非遺傳承“九絕”品牌方面提升;潛口民宅利用“五徽展示館”,從伴手禮體驗、銷售業態打造、傳統徽式生活體驗等方面提升。二是鼓勵文創產品開發和特色伴手禮宣傳。在扎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打好IP,發揮文化軟實力,做好文化的活化傳承,通過激勵我區文創企業加快文創產品、旅游商品的設計、開發,組織文創企業參加各種博覽會,推廣“把一份徽情帶回家”等創意伴手禮品牌宣傳。三是抓好創意小鎮發展,加大生態文旅業態培育。推動“綠野仙蹤”向全域旅游發展。針對凌云書記對西溪南提出的全域帶動,“將全鎮48平方公里全部變為‘綠野仙蹤’的田園”的明確要求,抓住與浙江二輕集團合作契機,明確“綠野仙蹤”西溪南經營主體,探索以創意微空間和全域動線規劃為切入點,共同實現西溪南創意微景區和全域旅游新突破。依托西溪南各村主題線路設計,實現全域旅游突破。圍繞楓楊林濕地開發專屬研學產品,豐富“綠野仙蹤”主題產品。創意農業助力文旅農體深度融合。開展農業景觀化利用,持續發展蜀源、虹光、靈山等地的創意種植、賞花攝影寫生,擴展鄉村農業采摘園,打造蜀源向日葵、東山蓮藕、靈山西瓜等田園綜合體,壯大謝裕大、花之韻水榭花香等特色農業園,推進田園建設。潛口現已形成“田園澄塘”、“藕遇東山”及“花田蜀源”創意農業發展格局。以鄉村旅游微景區串聯小鎮、夢潛口民宿群、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等構建旅游小閉環。
8.差異化發展攝影產業。以文化為內涵,以攝影為載體,以旅游宣傳為出發點,推動山水增值、生態變現。圍繞“更加主題”唱響主旋律;“更加”做深做活徽文化影像文章;“更加專業”回歸攝影藝術本真;“更加融合”實現跨界共享、蝶變迭代;“更加重視”完善攝影產業領導小組議事機構體系;“更加國際化”讓影像故事“走出去”;“更加網紅”推出一批網紅打卡地;“更加有效益”讓影像的文化公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品牌樹立形成良性互動;“更加融入”深入推進“攝影+”, 在融杭接滬背景下,加強與都市圈城市友好交流;“更加規范”合法合規使用攝影作品。
- 上一篇:文旅體局工作總結
- 下一篇: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