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廳科技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23 11:36:00

導語:衛生廳科技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廳科技教育工作計劃

20**年的衛生科教工作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構建民本衛生,和諧衛生,按照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以“增強能力、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推進“科教興衛工程”和“素質提升工程”為載體,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增強衛生創新能力和科技惠民能力

(一)以民生科技為導向,做好重大科研項目的創新工作

圍繞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根據我省衛生事業發展實際需求,在醫療衛生重點研究領域,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集中力量爭取承擔國家各級科研計劃任務,做好我省主持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和示范應用課題的督促實施與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我廳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力爭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解決臨床防病、治病工作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提升衛生科技創新能力。20**年爭取承擔并實施“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綜合示范區”研究等重大專項研究任務,并望獲得國家科技資金3億元以上。

(二)加強重點學科和學科群建設,增強科技支撐能力

加強對省醫學重點學科群建設的指導和管理,注重科技內涵建設,凝練重點特色和發展方向,按照《**省醫學重點學科群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積極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升衛生創新創業的科技支撐能力,增強我省衛生競爭實力。20**年爭取新建醫學重點學科群3-5個;同時,加強對20**年新建的13個省醫學重點學科和20個扶植重點學科的全過程管理。在前三批醫學重點學科建設成果回顧總結的基礎上,修訂完善學科建設評估指標體系,提出我省醫學重點學科進一步發展策略和建設思路。

(三)培育城鄉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基地,提升科技惠民能力

根據衛生部文件要求,加強農村、社區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建設衛生適宜技術庫,調動全省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積極性,探索建立城鄉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應用長效機制。啟動實施“衛生適宜技術下基層”項目,以市、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聯合鄉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同建設衛生適宜技術推廣應用示范基地,20**年針對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特點,分類培育適宜技術應用示范基地10-15個,推廣衛生適宜技術30項以上。通過基地建設帶動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引進、消化、吸收、應用衛生適宜技術的動力和能力,促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惠民服務。

(四)開展縣級龍頭學科建設,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

為強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推進“衛生三強行動”,從20**年開始,在全省范圍內選擇有條件的縣(市、區)啟動“強龍頭學科發展計劃”試點工作,圍繞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功能,以“學科發展、骨干培養、新技術應用、適宜技術推廣”為核心,面向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和發展一批龍頭學科,培養一批縣級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隊伍,帶動縣級醫療衛生服務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促進面向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技術輻射和指導,發揮其在城鄉公益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架構中的基礎作用和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中的龍頭作用,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增強基層衛生人員技術服務能力和基層培訓能力

(一)認真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提高基層衛技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

根據“素質提升工程”實施中期調研工作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認真研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基層衛技人員教育培訓的新內容、新方法和新模式。借鑒當前已取得的有益經驗,認真梳理基層衛技人員的主要期盼和實際需求,適時更新有關培訓項目的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技能培訓,提高基層衛技人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爭取全科醫師培訓突破18000人,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累計實現6000人,同時做好17000名注冊鄉村醫生兩年一次的知識更新教育,進一步提升全省基層衛技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重要人力支撐。

(二)促進醫學院校教育為農村基層衛生人才需求服務

進一步加強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推動醫學教育與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相結合。一是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合作,開展全省醫學院校教育機構、專業、教學點設置、招生情況、教學能力的調研,采取措施引導和調控醫學專業設置、招生規模按需發展,促進教育與醫療衛生準入制度的銜接。二是積極引導醫學院校教學課程改革,面向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功能,優化課程設置,增加社區實踐的教學環節,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社區衛生和全科醫學服務,調整就業期望值,使之能成為農村衛生隊伍的新生力量。三是根據各地財政的投入力度,積極促成**醫學高等??茖W校、湖州師范學院醫學院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面向全省農村定向培養社區醫生。

(三)提高市縣級醫療衛生單位面向農村社區的培訓能力

20**年在做好“**省農村衛生人才招聘”項目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市、縣臨床培訓基地的建設,做好招聘醫學生的規范化崗前培訓工作,為全省欠發達地區輸送高素質醫學人才。進一步規范臨床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健全城市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互動交流機制,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送教下鄉”活動,加大市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對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力度,使農村基層衛生人員能在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得到長期的幫扶提升。

三、增強衛生科技教育管理和服務能力

(一)進一步完善衛生科教發展政策環境

召開全省衛生科教工作會議,總結交流全省衛生科技教育工作經驗,研究分析面臨的改革發展形勢,統一思路,部署安排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根據衛生科教事業發展戰略需要,加大國家科技管理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力度,加強與科技、教育、人事、財政等行政管理部門的協調與溝通,進一步完善科教支撐平臺和業務管理體系,以“衛生強市”、“衛生強縣”創建為契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調動全省衛技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衛生科教發展與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需求密切結合,為衛生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是我國醫療救治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應急體系、監督執法體系和科學研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年要重點支持和指導**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P3實驗室認可、實驗活動資格申報等工作;制定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驗收管理辦法,加強實驗室師資再培訓,完善全省實驗室生物安全崗位培訓制度,進一步做好全省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備案工作;加強對各級實驗室工作的監督指導,在全省開展二級生物安全示范實驗室建設,促進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規范化運行。

(三)進一步完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準入管理

根據衛生部有關文件精神,修訂《**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和《**省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嚴格我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準入和監管。進一步加強對全省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16家醫療機構及1家人類精子庫的日常監督管理和2年一次的技術校驗,并做好我省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培訓基地承擔的教育培訓工作,促進生殖醫學在我省的科學發展和合理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衛生技術服務。

(四)抓好衛生科教管理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做好衛生科技教育工作,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科教管理隊伍。20**年要在總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基礎上,針對當前衛生科技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重點學科建設、在職衛技人員教育管理、醫學倫理規范、醫學實驗動物應用等方面開展專題研討與專項培訓,提高全省衛生科教管理人員的政策理解能力和管理協調能力,為全省衛生科教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