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中醫藥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06 10:36:00

導語:衛生局中醫藥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中醫藥工作要點

2012年,全市中醫藥工作將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緊緊圍繞衛生強市和醫改工作這條主線,以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為中心,推進中醫“名院、名科、名醫”和“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建設,優化中醫藥發展環境,努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注重中醫藥人才梯隊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能力的可及性,使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一、全力抓好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工作,著力提高中醫院服務能力建設

開展第三輪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繼續加強現有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建設,今年,全市4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要接受省局組織的等級復評工作,年底啟動二級乙等中醫醫院和二級甲等中醫??漆t院等級評審,同時,重點抓好3所第一批省級中醫名院,3個省級綜合醫院示范中醫科建設力度,加大“名醫館”、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努力為名中醫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服務環境,以“三名”建設來提升中醫藥的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中醫質控建設,進一步提高中醫醫療質量

一要進一步推動中醫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實施中醫藥單病種拓展計劃,今年,二級甲等以上(含二甲)中醫醫院要在原有開展的10~15個單病種管理工作基礎上,繼續挖掘潛力,遴選和推廣應用若干個療效確切,技術規范,水平先進的中醫(中西醫結合)單病種,強化單病種質量控制,規范中醫診療行為,促進中醫藥臨床特色優勢標準化建設;二要繼續抓好4個中醫質控中心建設,組織相關專家,修訂完善標準,形成中醫院間相互幫扶、交流分享、共同提高醫療質量的新機制,更好地體現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

三、以創建示范單位為載體,全面推進中醫藥“三進”工程

鞏固我市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成果,認真抓好椒江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期滿復核工作,抓好玉環縣創建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抓好第二批省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示范基地市中醫院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建設,爭取天臺縣中醫院、仙居縣中醫院列入國家2012年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能力建設項目單位并具體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同時,要進一步推進城鄉社區中醫藥工作,建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和中醫藥設置率達95%以上,鼓勵在城鄉開展中醫坐堂醫門診,并對去年開展創建的19家中醫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市級示范單位進行驗收。通過創建平臺,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努力提高為基層群眾解決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建設好中醫藥人才隊伍

實施中醫藥“人才強業”計劃,實施各類中醫人才培養項目,加強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各級名中醫每3年應帶教2~3名青年中醫藥人員,其中1名以上必須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人員,各地要切實制訂基層醫療單位對中醫藥傳承工作的優惠鼓勵政策,培養基層中醫藥業務骨干人才。結合中醫跟師帶徒特點,認真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開展城鄉社區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爭取到2015年,全市全科醫師和鄉村醫生的中醫藥知識培訓率達到100%。同時,依托市中醫藥學會舉辦多期中醫藥學術交流活動。

五、加強組織領導,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要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一是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要把中醫藥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并建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及時研究解決中醫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二是要切實完善中醫藥財政投入機制。努力爭取政府切實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力度,確保對中醫藥投入的增長比例不低于對衛生投入的增長比例。通過公共財政投入結構的調整優化,逐步使市本級和各縣(市、區)經常性中醫事業費占經常性衛生事業費的比例達到10%以上。同時,各級財政應保證國家級、省市級中醫藥建設項目配套資金的落實,加大對中醫藥“三名三進”工程建設的經費支持力度。三是要完善中醫藥服務醫療保障政策。凡符合定點醫療機構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都應列為基本醫療保險(含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下同)定點機構,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藥診療項目、中藥品種和門診煎藥費納入報銷范疇。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參保人員在縣及縣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中藥飲片、針灸推拿等傳統中醫藥服務項目補償比例原則上應高于西藥、西醫診療項目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