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醫療服務工作打算
時間:2022-07-03 10:34:52
導語:衛生局醫療服務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市衛生系統將按照市委“七個牢牢把握好”和市政府“加速、提升、增效”的要求,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中心任務,實現衛生改革和創新“雙突破”,不斷提高整體醫療衛生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
一、繼續鞏固和完善新農合制度,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將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標準不低于240元;在衛生室全面實行門診費用報銷;全市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達75%左右,提高支付限額。二是市內全部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住院即時結報,全市統一開展總額預付、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三是完善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擴大覆蓋病種范圍,提高在二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減輕重大疾病負擔。四是加強基金運行情況分析和監控,保障基金安全。
二、健全和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在七區新建居民區和五市建成區增加布點,逐步達到每個街道有1所符合標準化建設的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是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實行一般診療費制度,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廣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模式,建立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機制,提高基層服務利用率。三是加快我市農村衛生改革步伐,鎮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率達到95%以上;建立村衛生室網絡平臺,普遍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方便群眾就醫。四是健全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制度,完善和落實鄉村醫生養老、補償等配套政策,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五是進一步完善強化“衛生支農”和“衛生強基”工作。
三、穩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切實減輕群眾負擔
一是繼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納入統一規劃的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進一步提高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在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基本藥物。二是嚴格基本藥物的配備使用、零差率銷售、集中采購配送,確保基本藥物足額及時供應。三是總結藥房分離經營管理模式試點經驗,并在全市逐步推開;探索建立獨立的藥品供應、藥房管理運行和藥品使用監管機制,引導合理用藥,減輕機構運行成本負擔。
四、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增強公共醫療衛生競爭力
一是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扎實開展即墨、膠南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引導其他區市公立醫院圍繞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分級診療、支付方式、信息化建設等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等綜合改革。二是積極推進醫療技術服務價格、政府投入、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三是加快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機構分工合作機制,繼續實施對口支援工作,加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制度;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促進全市醫務人員合理流動。
五、加強醫療服務管理,保障醫療安全和質量
一是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和創建人民滿意醫療機構活動。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實施規范服務、優質護理、預約診療、臨床路徑等十項措施,完善行風綜合評價體系,加強社會監督,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二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推進臨床路徑管理、規范化診所建設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創建臨床重點專科,加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醫療救治能力體系建設,完善院前急救網絡建設,加強臨床合理用血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和安全水平。三是通過推廣臨床路徑、規范藥械采購、嚴格費用監管、改革支付制度等措施,把醫藥費用控制在合理水平。
六、全面落實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是加大對各區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考核指導力度,提高重點人群的規范管理率和達標率。二是繼續實施好貧困白內障復明工程、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償、農村婦女“兩癌”檢查、農村改廁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三是實施中醫體質量化辨識與調養指導項目,擴大公共衛生項目覆蓋面。
七、做好疾病防控、衛生應急和愛國衛生工作,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一是有效控制艾滋病、結核病、霍亂、手足口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等重大傳染??;完善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癥狀監測網絡,提高疾病預警預測的及時性。二是大力開展以預防傳染病、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為主的全民健康促進行動;推進防治結合型公立醫院創建工作,爭取國家級試點。三是深入實施“健康”行動,鞏固和發展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提高城鄉環境衛生水平。四是重點推進區(市)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繼續開展創建衛生應急管理示范縣(區、市)活動,提高衛生應急水平。
八、創新中醫養生保健舉措,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一是實施養生保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工程,建立養生保健基地和養生保健指導門診,對全市老年人開展一對一的中醫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導服務,改善居民體質狀態。二是創建中藥服務示范單位、中醫傳統特色療法繼承保護點、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三是開展名中醫帶徒活動,加快優秀人才成長,建設一批省級中醫重點專科。
九、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健全和完善基層衛生監督網絡,推進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全面實行衛生管理員制度,實施衛生狀況信譽度分級管理,指導公眾健康科學消費。二是繼續深入衛生執法“藍盾行動”,開展公共場所、學校衛生、集中餐飲具消毒等專項執法整治活動,夯實醫療市場規范、職業衛生整治、生活飲用水安全等三項工程。三是加強監督執法學科建設,抓好專業技能培訓和專家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提高衛生監督執法水平。四是完善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網上規范運行制度,依托信息技術,組織開展電子稽查,規范衛生行政執法行為;做好衛生立法和“六五”普法工作。
十、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增強區域衛生綜合實力
一是穩妥推進市第三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市婦女兒童醫院遷建項目(二期);開工建設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市精神衛生中心遷建等工程。二是繼續抓好國醫堂、市婦兒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市中心醫院擴建項目(一期)啟用后的基礎設施運行工作。三是抓好衛生擬建項目前期工作。
十一、加快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衛生科教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學科建設布局規劃,年內爭取創建1個國家級重點???,新建1-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提高醫療衛生綜合能力。二是制定實施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優秀后備人才培養規劃,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和學科帶頭人20名。三是加強衛生交流與合作,推進市立醫院、市中心醫院等國際合作項目。
十三、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實用共享的醫療衛生信息平臺
加快推進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實現新農合基金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實時結報和居民健康檔案的實時動態管理和查詢;在市級公立醫院全面完成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實現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的共享互認。
十四、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黨風行風建設
一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開展爭創“文明窗口”、爭當“文明服務明星”活動,不斷增強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二是以“講文明,促和諧”為主題,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豐富管理內涵和特色的衛生文化。三是進一步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對重大衛生工程、醫療設備和高值耗材的集中招標采購的監管,扎實推進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四是建立健全行風綜合評價體系,完善和擴展醫德醫風電子檔案管理,改進社會評議第三方測評方法,加大行風稽查力度,努力提高衛生行風總體評價水平。
2012年是“十二五”攻堅之年,也是實施新一輪深化醫改四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黨和政府對衛生工作要求高,人民群眾期望大,任務繁重而艱巨。全市衛生系統將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衛生事業的能力和水平,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與時俱進,努力開創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新局面。
- 上一篇:電力檔案信息管理
- 下一篇:審計局履職職責工作打算